本義是“界”和“限”。
根,漢字,讀作gèn、gěn,本義為“界”、“限”。
1,讀作gèn時,常用作《易經》八卦中的六爻。又稱方位,指的是東北方向。也指時間。
2.發音為gěn時,表示食物不易咬碎或咀嚼,也形容不靈活、笨拙、太認真、不靈活。
二、艮字組:
1,根頭:指淳樸誠實坦率的人。
2.根森:東北部的壹座高山。
3.角:指東北;東北角。
4.根域:指中國東北。
造句:
1.按照歷史學家的傳統觀點,東京根月以北宋末舊封丘門南北線為界。
2.宋訪艮嶽時,打開布袋,頓時山中雲霧彌漫,給人壹種置身福地的錯覺,宋稱之為“貢雲”。
3.再加上大氣被壹些遇水冒煙的石頭襯托,使得整個根月籠罩在雲霧中,終日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真的讓人感覺置身仙山瓊閣!惠宗在這裏更加奢侈和魯莽。
4、根月雲,壹山夕陽紅,晉亮蕭月,紫生熏風,白崗冬雪,江春波,吹秋雨,開晨鐘。
5.通過對這壹誤解的糾正和其他相關史料的考證,表明建於北宋末年的艮嶽是在舊封丘門向東越過馬行街,到達歷城東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