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沙與沫前十句話的批註

沙與沫前十句話的批註

《沙與沫》

〔黎巴嫩〕紀伯倫著

我永遠在沙岸上行走, 在沙土和泡沫的中間。 高潮會抹去我的腳印, 風也會把泡沫吹走。 但是海洋和沙岸 卻將永遠存在。 我曾抓起壹把煙霧。 然後我伸掌壹看,哎喲,煙霧變成壹個蟲子。 我把手握起再伸開壹看,手裏卻是壹只鳥。 我再把手握起又伸開,在掌心裏站著壹個容顏憂郁,向天仰首的人。 我又把手握起,當我伸掌的時候,除了煙霧以外,壹無所有。 但是我聽到了壹支絕頂甜柔的歌曲。 僅僅在昨天,我認為我自己只是壹個碎片,無韻律地在生命的穹蒼中顫抖。 現在我曉得,我就是那穹蒼,壹切生命都是在我裏面有韻律地轉動的碎片。 他們在覺醒的時候對我說:“妳和妳所居住的世界,只不過是無邊海洋的無邊沙岸上的壹粒沙子。” 在夢裏我對他們說:“我就是那無邊的海洋,大千世界只不過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 只有壹次把我窘得啞口無言,就是當壹個人問我“妳是誰?”的時候。 想到神的第壹個念頭是壹個天使。 說到神的第壹個字眼是壹個人。 我們是有海洋以前千萬年的撲騰著、飄遊著、追求著的生物,森林裏的風把語言給予了我們。 那麽我們怎能以昨天的聲音來表現我們心中的遠古年代呢? 斯芬克斯只說過壹次話。斯芬克斯說:“壹粒沙子就是壹片沙漠,壹片沙漠就是壹粒沙子;現在再讓我們沈默下去吧。” 我聽到了斯芬克斯的話,但是我不懂得。 我看到過壹個女人的臉,我就看到了她所有的還未生出的兒女。 壹個女人看了我的臉,她就認得了在她生前已經死去的我的歷代祖宗。 我想使自己完滿起來。但是除非我能變成壹個上面住著理智的生物的星球,此外還有什麽可能呢? 這不是每壹個人的目標嗎? 壹粒珍珠是痛苦圍繞著壹粒沙子所建造起來的廟宇。 是什麽願望圍繞著什麽樣的沙粒,建造起我們的軀體呢? 當神把我這塊石子丟在奇妙的湖裏的時候,我以無數的圈紋擾亂了它的表面。 但是當我落到深處的時候,我就變得十分安靜了。 給我靜默,我將向黑夜挑戰。 當我的靈魂和肉體由相愛而結婚的時候,我就得到了重生。 從前我認識壹個聽覺極其銳敏的人,但是他不能說話。在壹個戰役中他喪失了舌頭。 現在我知道在這偉大的沈默來到以前,這個人打過的是什麽樣的仗。我為他的死亡而高興。 這世界為我們兩個人是不夠大的。 我在埃及的沙土上躺了很久,沈默著而且忘卻了季節。 然後太陽把生命給了我,我起來在尼羅河岸上行走。 和白天壹同唱歌,和黑夜壹同做夢。 現在太陽又用壹千只腳在我身上踐踏,讓我再在埃及的沙土上躺下。 但是,請看壹個奇跡和壹個謎吧! 那個把我集聚起來的太陽,不能把我打散。 我依舊挺立著,我以穩健的步履在尼羅河岸上行走。 記憶是相會的壹種形式。 我們依據無數太陽的運轉來測定時間; 他們以他們口袋裏的小小的機器來測定時間。 那麽請告訴我,我們怎能在同壹的地點和同壹的時間相會呢? 對於從銀河的窗戶裏下望的人,空間就不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空間了。 人性是壹條光河,從永久以前流向永久。 難道在以太裏居住的精靈,不妒羨世人的痛苦嗎?

在到聖城去的路上,我遇到另壹位香客,我問他:“這條就是到聖城去的路嗎?” 他說:“跟我來吧,再有壹天壹夜就到達聖城了。” 我就跟隨他。我們走了幾天幾夜,還沒有走到聖城。 使我驚訝的是,他帶錯了路反而對我大發脾氣。 神呵,讓我做獅子的俘食,要不就讓兔子做我的俘食吧。 除了通過黑夜的道路,人們不能到達黎明。 我的房子對我說:“不要離開我,因為妳的過去住在這裏。” 道路對我說,“跟我來吧,因為我是妳的將來。” 我對我的房子和道路說,“我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如果我住下來,我的住中就有去;如果我去,我的去中就有住。只有愛和死才能改變壹切。” 當那些睡在絨毛上面的人所做的夢,並不比睡在土地上的人的夢更美好的時候,我怎能對生命的公平失掉信心呢? 奇怪得很,對某些娛樂的願望,也是我的痛苦的壹部分。

曾有七次我鄙視了自己的靈魂: 第壹次是在她可以上升而卻謙讓的時候。 第二次是我看見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時候。 第三次是讓她選擇難易,而她選了易的時候。 第四次是她做錯了事,卻安慰自己說別人也同樣做錯了事。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軟弱,而把她的忍受稱為堅強。 第六次是當她輕蔑壹個醜惡的容顏的時候,卻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中之壹。 第七次是當她唱壹首頌歌的時候,自己相信這是壹種美德。 我不知道什麽是絕對的真理。但是我對於我的無知是謙虛的,這其中就有了我的榮譽和報酬。 在人的幻想和成就中間有壹段空間,只能靠他的熱望來通過。 天堂就在那邊,在那扇門後,在隔壁的房裏;但是我把鑰匙丟了。 也許我只是把它放錯了地方。 妳瞎了眼睛,我是又聾又啞,因此讓我們握起手來互相了解吧。 壹個人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成就,而在於他所企求成就的東西。 我們中間,有些人像墨水,有些人像紙張。 若不是因為有些人是黑的話,有些人就成了啞吧。 若不是因為有些人是白的話,有些人就成了瞎子。 給我壹只耳朵,我將給妳以聲音。 我們的心才是壹塊海綿;我們的心懷是壹道河水。 然而我們大多寧願吸收而不肯奔流,這不是很奇怪嗎? 當妳想望著無名的恩賜,懷抱著無端的煩惱的時候,妳就真和壹切生物壹同長大,升向妳的大我。 當壹個人沈醉在壹個幻象之中,他就會把這幻象的模糊的情味當作真實的酒。 妳喝酒為的是求醉;我喝酒為的是要從別種的醉酒中清醒過來。 當我的酒杯空了的時候,我就讓它空著;但當它半滿的時候,我卻恨它半滿。 壹個人的實質,不在於他向妳顯露的那壹面,而在於他所不能向妳顯露的那壹面。 因此,如果妳想了解他,不要去聽他說出的話,而要去聽他的沒有說出的話。 我說的話有壹半是沒有意義的;我把它說出來,為的是也許會讓妳聽到其他的壹半。 幽默感就是分寸感。 當人們誇獎我多言的過失,責備我沈默的美德的時候,我的寂寞就產生了。 當生命找不到壹個歌唱家來唱出她的心情的時候,她就產生壹個哲學家來說出她的心思。 真理是常久被人知道的,有時被人說出的。 我們的真實的我是沈默的;後天的我是多嘴的。 我的生命內的聲音達不到妳的生命內的耳朵;但是為了避免寂寞,就讓我們交談吧。 當兩個女人交談的時候,她們什麽話也沒有說;當壹個女人自語的時候,她揭露了生命的壹切。 青蛙也許會叫得比牛更響,但是它們不能在田裏拉犁,也不會在酒坊裏牽磨,它們的皮也做不出鞋來。 只有啞巴才妒忌多嘴的人。 如果冬天說,“春天在我的心裏”,誰會相信冬天呢? 每壹粒種子都是壹個願望。 如果妳真的睜起眼睛來看,妳會從每壹個形象中看到妳自己的形象。 如果妳張開耳朵來聽,妳會在壹切聲音裏聽到妳自己的聲音。 真理是需要我們兩個人來發現的:壹個人來講說它,壹個人來了解它。 雖然言語的波浪永遠在我們上面喧嘩,而我們的深處卻永遠是沈默的。 許多理論都像壹扇窗戶,我們通過它看到真理,但是它也把我們同真理隔開。 讓我們玩捉迷藏吧。妳如果藏在我的心裏,就不難把妳找到。但是如果妳藏到妳的殼裏去,那麽任何人也找妳不到的。 壹個女人可以用微笑把她的臉蒙了起來。 那顆能夠和歡樂的心壹同唱出歡歌的憂愁的心,是多麽高貴呵。 想了解女人,或分析天才,或想解答沈默的神秘的人,就是那個想從壹個美夢中掙紮醒來坐到早餐桌上的人。 我願意同走路的人壹同行走。我不願站住看著隊伍走過。 對於服侍妳的人,妳欠他的還不只是金子。把妳的心交給他或是服侍他吧。 沒有,我們沒有白活。他們不是把我們的骨頭堆成堡壘了嗎? 我們不要挑剔計較吧。詩人的心思和蠍子的尾巴,都是從同壹塊土地上光榮地升起的。 每壹條毒龍都產生出壹個屠龍的聖喬治來。 樹木是大地寫上天空中的詩。我們把它們砍下造紙,讓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空洞記錄下來。 如果妳要寫作(只有聖人才曉得妳為什麽要寫作),妳必須有知識、藝術和魔術——字句的音樂的知識,不矯揉造作的藝術,和熱愛妳讀者的魔術。 他們把筆蘸在我們的心懷裏,就認為他們已經得了靈感了。 如果壹棵樹也寫自傳的話,它不會不像壹個民族的歷史。 如果我在“寫詩的能力”和“未寫成詩的歡樂”之間選擇的話,我就要選那歡樂。因為歡樂是更好的詩。 但是妳和我所有的鄰居,都壹致地說我總是不會選擇。 詩不是壹種表白出來的意見。它是從壹個傷口或是壹個笑口湧出的壹首歌曲。 言語是沒有時間性的。在妳說它或是寫它的時候應該懂得它的特點。 詩人是壹個退位的君王,坐在他的宮殿的灰燼裏,想用殘灰捏出壹個形象。 詩是歡樂、痛苦和驚奇穿插著詞匯的壹場交道。 壹個詩人要想尋找他心裏詩歌的母親的話,是徒勞無功的。

我曾對壹個詩人說,“不到妳死後我們不會知道妳的評價。” 他回答說,“是的,死亡永遠是個揭露者。如果妳真想知道我的評價,那就是我心裏的比舌上的多,我所願望的比手裏現有的多。” 如果妳歌頌美,即使妳是在沙漠的中心,妳也會有聽眾。 詩是迷醉心懷的智慧。 智慧是心思裏歌唱的詩。 如果我們能夠迷醉人的心懷,同時也在他的心思中歌唱, 那麽他就真個地在神的影中生活了。 靈感總是歌唱;靈感從不解釋。 我們常為使自己入睡而對我們的孩子唱催眠的歌曲。 我們的壹切字句,都是從心思的筵席上散落下來的殘屑。

《沙與沫》(Sand and Foam)是紀·哈·紀伯倫的散文詩集。它是紀伯倫最著名的作品之壹。作者以自然景物“沙”、“泡沫”為比喻,寓意著人在社會之中如同沙之微小,事物如同泡沫壹般的虛幻。

詩集簡介

整部詩集內容富有哲理充滿智慧,是壹本關於生命、藝術、愛情、人性的格言書,值得反復品讀。除了哲理以外,詩集還富於音韻之美,宛如天籟,傳達出生命的愛和真諦,讓那些困頓仿徨的人們,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詩文超越了時空、國界的限制,字句中蘊含深刻的哲理,體現了人類***同的情感,滿足了不同心靈的不同需求。

“壹花壹世界,壹沙壹天國”,在紀伯倫的故事裏,四季流轉,雲朵變幻。生命的解答蘊藏其中,只要妳善於發掘。《沙與沫》與泰戈爾的《飛鳥集》可稱雙璧,二者都以簡短而寓意雋永的詩句,壹點壹滴地深入讀者的心靈,而紀伯倫的《沙與沫》比起《飛鳥集》的靈動灑脫,則更顯端莊大氣,更具豐富的想象力,比起泰戈爾對壹花壹草的關註,紀伯倫往往將目光投向更顯得深邃而遙遠的宇宙。“對於從銀河的窗戶裏下望的人,空間就不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空間了。”《沙與沫》也是紀伯倫最著名的作品之壹,《沙與沫》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沙與沫》由冰心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