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
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釋義:
大鵬總有壹天會和風飛起,憑借風力直上九霄雲外。即使待到風停下來,它的力量猶能簸卻滄溟之水。時人見我好發奇談怪論,聽了我的豪言壯語皆冷笑不已。孔聖人還說後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少年人啊!
2、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水調歌頭·遊覽》
瑤草壹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裏,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釋義:
瑤草多麽碧綠,春天來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無數桃花,花的上面有黃鸝。我想要穿過花叢尋找出路,卻走到了白雲的深處,彩虹之巔展現浩氣。只怕花深處,露水濕了衣服。
坐著玉石,靠著玉枕,拿著金徽。被貶謫的仙人在哪裏,沒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為了尋找靈芝仙草,不為表面繁華,長嘆為了什麽。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仿佛在驅逐我回家。
3、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
出自宋代史達祖的《滿江紅·中秋夜潮》
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偏只到、涼秋半破,鬥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凈,何人拏攫銀河決?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沈冤雪。
光直下,蛟龍穴;聲直上,蟾蜍窟。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折!
釋義:
滔滔江河歸大海,而海水的潮漲潮落,皆與月亮的圓缺有關。偏偏只等到,過了半個秋天的時候,拼成明亮的圓月和壯觀的潮水。這時,月亮好像經過什麽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後,越發顯得明亮澄圓。江潮到來就像銀河被人挖開了壹個決口那樣,奔騰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宮中的嫦娥。
月光普瀉,直照海底的蛟龍窟穴。潮聲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月夜太空素光皓潔,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廣闊天地間潔凈澄澈,猶如用刷子刷洗了壹般。壹腔激氣直沖雲霄,似乎能驅走月中的粉黛。
他舉杯酌酒,似乎壹口氣就能吞下吳越兩國。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觀潮所見之奇景與所生之豪情說與兒輩聽聽,那他們也會為之心膽驚裂啊!
4、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
出自宋代嶽飛的《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釋義:
黃鶴樓上遠望中原,荒草煙波的地方,有著許多的城池。遙想當年,城中花團錦簇遮住了視線,柳樹成蔭掩護著城墻,樓閣都是雕龍砌鳳。萬歲山前、蓬壺殿裏盡是壹派宮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如今,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著京師郊外,塵沙彌漫,戰勢兇險。
士兵在哪裏?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百姓在哪裏?他們在戰亂中喪生,屍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壹如往昔,但千家萬戶流離失所,田園荒蕪。自己何時才能請纓殺敵,率領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收復中原。然後歸來,重遊黃鶴樓,以續今日登臨之興。
5、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釋義:
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妳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壹懷美酒振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