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蘇東坡中秋賞月詩的故事

蘇東坡中秋賞月詩的故事

蘇東坡十七歲那年的中秋節,他邀請弟弟蘇轍和同學賈定國、賈安國、賈到梅山以西八十裏的連嶴山遊玩。

他們壹路看著山,看著風景,有說有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連嶴山。白天,我到處訪古,談詩談論文。飯後,月色如水。東坡建議去山頂賞月,大家都同意了。到了山頂,蘇東坡把月餅放在石桌上,大家壹邊品嘗壹邊賞月。

這時,藍色的夜空中,壹輪圓月緩緩露出了她皎潔如玉的臉龐。賈定國激動地說:“今晚在蓮澳相聚,真是難得。這麽好的山,這麽好的月,這麽親密的學弟學妹相聚。我們壹起來首詩助興吧!”大家拍手叫好。老郭芹站起來說:“讓我們請郭頂兄弟先開始壹句話。”賈定國很難拒絕。他說:“好吧,我就從第壹句開始,‘登鰲頭,望明月,近在咫尺’。誰願意加入下壹句?”賈安國自告奮勇說:“我是來出醜的,‘寂寞嫦娥迎客’。不知如何,請不要笑!”他們也鼓掌。

這時,郭芹站起來說,“還有兩句話,只剩下我們三個了。我覺得我弟弟不稱職。這最後兩句請聯系蘇家兄弟吧?”就這樣,我們兩家各有兩個人。但蘇氏兄弟學問出眾,句句必有匠心。"

當蘇哲聽到郭芹說的話時,他感到有點尷尬。他看著弟弟蘇軾說:“弟弟沒有才華,對結句的要求高。讓我把它留給我的大哥。讓我加入第三句,‘四海將美。’“此後,請接蘇東坡。

蘇東坡笑著說:“余兄比妳們都長壹點,論才論才還是膚淺的。好像每個人都要逼我出醜。我的總結句是‘蘇嘉實立誌勤政’,湊合。”大家聽著,拍手!原來,這句話巧妙地把連嶴山上的“兩個蘇維埃”和“三個房子”安排得月影斑斕。

這時,賈定國發揮了興趣,把早已準備好的文房四寶放在石桌上說:“蘇兄書法不凡,文筆雋永。請寫下我們的對聯留作紀念!”蘇東坡無法拒絕,欣然壹揮拿起筆。蘇東坡正要落筆,賈忙說:“蘇兄的筆真好。鰲山的石壁上已經沒有墨水了,請妳給他看幾句,好讓我們的兄弟們再欣賞壹下墨寶!”

蘇東坡只好應大家的要求答應了。他拿起沒滿腳的筆,來到壹個懸崖坡上畫畫。過了壹會兒,只見山崖上寫著“聯嶴山”三個大字。字蒼勁有力,內空外剛,字大如屋。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後來有個石匠聽說崖壁上的“聯嶴山”三個大字是蘇東坡題寫的,他花了7749天才刻完,壹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