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植物》是汪曾祺寫的散文集,有老人故事、旅行經歷、風土人情、花鳥蟲魚等。有人說,過著有趣生活的人寫出有趣的書。
的確,他的文字有溫度。他像往常壹樣,用簡單而優美、親切而平實的語言,生動地講述著生活中的故事。
剛開始讀書的時候,讀到小米和狗尾草、葡萄、爬山虎長得很像。我被逗樂了,多麽有趣的聯想啊!很有道理!多麽有趣的人啊!
還有那個葡萄枝,我不知道怎麽控制,簡直瞎了眼!太生動了,我不禁想到,曾經長滿我家整個院子的藤蔓,可以簡單的坐下來乘涼了。但後來我把它砍了,因為我瘋了,吃膩了。現在看《葡萄月令》這篇文章,感覺很親切。
更貼心的是昆明果裏的胡蘿蔔。我也喜歡生吃胡蘿蔔。但是胡蘿蔔好吃,新鮮,甜,脆。現在想在異鄉吃飯。我想去菜市場。壹點都不新鮮。我不吃!
《昆明的雨》壹文寫道,他看到壹株開花的仙人掌倒掛在門上。門上倒掛的仙人掌是我家鄉家家戶戶種的平鉆!記得小時候貪吃,摘了扁鉆吃!雖然危險,但是很甜。
在描述學校食堂的飯菜時,他抱怨魔芋難吃。這讓我也有同感。作為壹個從小吃到成人的人,我也對這道菜的味道深信不疑。如果不拌辣椒,這道菜的味道在方言裏叫“淡出鳥”。這不是詛咒,作者解釋的很形象:飯後不要張嘴——我怕壹只鳥飛出來!
我寫了幾百字,都是關於美食的。妳在想我是不是跑題了?不是,看完這本散文集,我唯壹的想法就是汪曾祺先生是個資深吃貨!去哪都吃,鼓勵大家去嘗試。我羨慕妳多得吃不下。
夏天吃西瓜形容,用繩子吊在井裏,“排西瓜”也是我最喜歡的吃法。用井水潑的西瓜,清涼爽口。但是冰西瓜太涼了,奶奶壹般禁止我們吃。現在外面夏天,西瓜只能直接吃。
家鄉雨季的楊梅真的很多汁,但我沒吃過《昆明的雨》裏的“炭梅”。楊梅微酸,吃多了牙齒軟。壹般煮成冰糖楊梅湯。冷卻後,我可以吃東西,喝壹大碗。
寫到這裏,說說我喜歡這篇短文的根本原因。這本書的三分之壹是在雲南昆明寫的,關於那裏的風土人情。我的家鄉在雲南,我為家鄉的美食和風景感到驕傲。
出來工作的時候帶了壹本書《地球上的植物》,想家的時候就看壹本書。透過書中生動的風景和事物看自己的家鄉。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章節,壹定是《傳記》。我讀著讀著仿佛能聞到和嘗到木耳的美味。上個月看的時候,我都流口水了。之前也寫過壹篇關於家鄉野生蘑菇的文章。打住,說起木耳,那真是沒完沒了。
家鄉的美食絕不僅限於王先生寫的。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美景還是美食,看完都頗有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古樸恬靜風格,平淡中見真情。
最後,讓我用老先生寫的那句話來結束——如果妳來拜訪我,而我不在,請妳拿著花在我門外坐壹會兒。它們很溫暖,我已經觀察它們很多很多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