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煙即將收,天輕星小。殘月有壹張明亮的臉,所以不要在黎明哭泣。
話很多,還是有感覺的。回想起來,還是強調壹句:記得青絲裙,處處憐草。
春山上的煙霧即將散去,蒼白的天空中星星稀疏而渺小。把落下的月亮照在我們的臉上,流下離別的眼淚,天已接近黎明。說了很多,但是感情是沒有止境的。回過頭來,他還是說:記住綠絲裙,走到哪裏都憐惜草。
這首詞的主題是“春草藍,春水流,送妳去南浦好心痛”(江淹《別府》),意思是戀人傷心。但是,分手的地方不是在河邊,而是在青草茂盛的古道上。第壹部寫不壹樣的場景,下壹部寫不壹樣的感覺,把句子寫完特別好。
分離的序幕在黎明的景色中揭開:遠處起伏的春山上,白霧開始退去,隱約出現壹個如畫的黑色剪影;東方漸漸露出曙光,露出魚的白肚皮,為數不多的晨星漸漸黯淡。天很快就要亮了,美好的春日即將開始,但無情的離別時刻即將來臨。用“渴望收到”、“輕”、“疏小”等動態詞,文字描述天空從朦朧逐漸明朗的過程,暗示戀人仰望天空,心情逐漸緊繃。《春山》壹句突出了季節、時間、環境和戀人早起的場景,為送別奠定了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想象空間。接下來,文字從天而降,落到人物身上:在清朗的晨光中,女主角臉上的壹串淚珠不停地流淌,西方的殘月照亮了她的臉龐,映出壹串晶瑩的淚珠,格外動人。壹張臉的特寫,用天上彎彎的殘月襯托出女子的鵝月形臉,把人物帶入春曉畫面。寫風景真的更好。“不哭”這個詞提醒了主題,結合上壹部電影中的其他內容,暗示了他們晚上在室內揮淚告別,直到天亮。所以俞碧雲先生認為:“第壹部(片)明確表示要告別,第二部就寫了,類似於片玉詞中的‘淚僵於頸,棉涼’二字。”(唐五代宋詞選釋)
接下來的片子是從場景到情感。牽著手,小心翼翼的告訴我。不要擦幹眼淚,不要喋喋不休,有個愛人說再見,意義重大。“話多了,感情也沒了。”就算妳說壹千個字,也很難表達妳有多少好感。花前月下的快樂日子已經成為過去,隨之而來的是閨房孤燈,梧桐細雨,夢裏的鄉愁。“就算有千千萬萬個海關,我又能跟誰說呢?”“未完成的感情”,感情難。電影《把所有人的感受都講出來,為了善於表達感情》。(《徐莊·姬滿》)小品就像口語,但它高度概括和簡潔。時間過得真快,分手的時候終於到了。馬很長,嘶嘶作響,他匆匆趕路,兩眼朦朧,在堅持。女子狠著心轉身告別,忽然道:“回首往事,重要的是記得青絲裙,憐惜遍地草。”在這裏,詩人借助於草與裙同色的聯想,生動地表現了女性離開時的復雜心理和依戀。當女人看到青草覆蓋古道,伸向遠方,她以為行人會離開自己,走遍天下,她以為自己會苦苦思念他,然後她又轉向他對自己的思念,突然擔心他會忘記自己。草和她身上的綠裙子是同壹個顏色,女人就是從這種聯想中誕生的:世界上到處都是草,她希望行人看到草就記住綠裙子(自己),走遍天下,愛永遠不變。“惜草”就是愛女人的意思。南朝姜之妻《傅》雲:“沙中過草,連雲鎖南。在門前試試。是我裙子的顏色。”用同樣的顏色唱裙子和草。杜甫詩中說:“名花留寶,蔓草見裙。”他說他看到風景就會想起人。這兩句話和前人的詩合為壹層,很多層的意境和寓意都混在裏面,更加突出。從女方轉身彌補的那句話,讀者可以窺見女方內心深處的秘密。女人祈求的是長久的關系,壹個遠行的男人永遠不會變心。我不知道該說什麽,但又不得不說,於是含蓄婉轉地指著草裙鄭重提醒了這麽壹句蠢話。女人的愛情深似海,韌如蒲草,不言而喻。句末通過聯想,將自然風光和心中的感受巧妙結合,形象生動。這種聯想在古詩詞中很常見,比如:看到桃花就想到人的臉,看到春山就想到眉毛和美女,看到彩雲就想到美女。它的優點是能巧妙地、生動地刻畫人物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
在這五個代詞中,牛錫基以“機智聰明”(《春秋·十國誌》),“筆法飄逸”,“精於速寫”(徐壯語)而聞名。這個詞含蓄深刻,有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