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20年,黃巢出生在壹個鹽商家庭,從小便善於騎射,因為家中有實力,於是也給他請了先生教授知識,從小黃巢便懂得吟詩作賦。雖然出生在壹個鹽商家庭,而當時的社會重農輕商,雖然鹽商很有錢,但是連絲質的衣服也不能穿,各個方面的地位也不高。而當時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只有科舉考試,黃巢對於自己的才學也很有信心,但雖然黃巢的才能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和整個大唐的才子相比就顯得不值壹提了,而黃巢隨後也多次落榜,心中對於唐朝政府的怨恨之情越來越深。
在最後壹次科舉失利之後,黃巢徹底失去了信心,最後寫出了壹首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恨。詩的名稱為《不第後賦菊》,雖然詩名中帶有菊花,但是短短的四句詩當中卻蘊含著很重的殺意:?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的這首詩中,將廣大被壓迫的民眾比喻為菊花,並且賦予了菊花非常高雅的氣節,而百花喻指的是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整首詩的意境非常奇特,讀起來也非常豪氣,而黃巢也將用行動來說明自己說的話是真的。
唐末起義當時的唐朝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榮光,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勢力驟減,朝廷橫征暴稅,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公元874年,關東發生了大旱,朝廷不僅沒有賑災而且還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百姓被逼無奈只好加入農民起義軍當中。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殺死節度使薛崇,次年起義軍首領王仙芝戰死,黃巢被推為義軍首領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黃巢率大軍包圍廣州,廣明元年(880年)十壹月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迎黃巢軍入洛陽。占領洛陽之後,黃巢的腳部也沒有停止,因為距離他詩中的長安只有壹步之遙。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三日,黃巢率軍攻入長安,最終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
雖然黃巢發動的反封建的戰爭,但是他在戰爭當中的壹些行為實在讓人不齒,比如大肆殺害百姓,在攻入長安之後又殺害唐朝的宗室成員與百官,為的卻是發泄當年屢次落榜的恨意,所以平心而論,黃巢並不能稱之為壹個英雄。
但是,農民起義軍的力量遠不能與朝廷的兵力相比,待唐朝各路兵馬集結完畢,在著名將領李克用、王重榮的帶領之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壹場席卷全國的農民起義終於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