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夢蝶先生的詞《雲》內容是什麽?

夢蝶先生的詞《雲》內容是什麽?

永遠是這樣無可奈何地懸浮著,/我的憂郁是人們所不懂的。……尤其,我沒有家,沒有母親,/我不知道我昨日的根托生在那裏?/而明天——最後的今天——我又將向何處沈埋……/我的憂郁是人們所不懂的!/ ——《雲》

周夢蝶詩歌中“悲苦”情結

周珊珊

摘要:周夢蝶是臺灣詩壇壹位十分特殊的詩人,二十多年的擺書攤生活,幾乎以苦行的方式生活,對物質無欲無求;而他的詩歌,也被稱為字字悲苦,因此夢蝶被認為是壹位“詩壇苦行僧”。然而,如若從夢蝶的整個創作過程來看,在其四本詩集《孤獨國》、《還魂草》、《約會》、《十三朵白菊花》的整體關照中,便不能僅以“悲苦”壹言以蔽之。而夢蝶對悲苦的態度,也不僅僅是以悲苦自居,在其詩歌創作的過程中,夢蝶的態度是有所變化的,而最終,他在詩歌中表現出對悲苦的超越。可以說,夢蝶先生的物質生活是悲苦的,而他的精神生活,則是十分充裕的。詩歌作為夢蝶精神生活的主要體現,最終仍是要超越物質上的悲苦,達到精神上的快樂的。

關鍵詞:周夢蝶;悲苦;整體關照

周夢蝶是臺灣詩壇壹位十分特殊的詩人,二十多年的擺書攤生活,幾乎以苦行的方式生活,對物質無欲無求;而他的詩歌,也被稱為字字悲苦,因此夢蝶被認為是壹位“詩壇苦行僧”。

然而,如若從夢蝶的整個創作過程來看,在其四本詩集《孤獨國》、《還魂草》、《約會》、《十三朵白菊花》的整體關照中,便不能僅以“悲苦”壹言以蔽之。夢蝶對佛理的研究並將之用於詩的創作,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淡泊寧靜,人世的紛擾已被詩人所超脫,而孤寂、悲苦也當然不是詩人所在乎的;夢蝶對悲苦的態度,也不僅僅是以悲苦自居,在其詩歌創作的過程中,夢蝶的態度是有所變化的,而最終,他在詩歌中表現出對悲苦的超越。可以說,夢蝶先生的物質生活是悲苦的,而他的精神生活,則是十分充裕的。詩歌作為夢蝶精神生活的主要體現,最終仍是要超越物質上的悲苦,達到精神上的快樂的。夢蝶詩中不斷不出現的對美好事物的抒寫以及永恒、時間等主題,也可以從另壹個側面感受到夢蝶對生命的熱情而非壹味“悲苦”。

壹、對“悲苦”的闡釋

夢蝶先生曾在《孤獨國》的扉頁上引奈都夫人的話為題辭:“以詩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許多學者也因此認為“這可以看作是周夢蝶的創作心境和藝術風格最精確的概括。”誠然,在最初的創作中,夢蝶將詩作為其傾吐內心情感的聖地,心中的苦悶、抑郁、孤寂在詩中都可以找到佐證。

在初期的《孤獨國》創作中,可以體會到詩中字裏行間都透露著悲苦。作者在這壹時期主要是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將自己內心的感受全部化作詩的語言,因此詩便成了他對是孤獨世界的探索與開拓的試驗,詩人只是在詩中壹味的表現孤寂、苦悶,使孤絕的心靈得到徹底的釋放與抒發。首先從詩題上便可管窺壹二。如《寂寞》、《司閽者》、《獨語》、《上了鎖的壹夜》、《守墓者》、《死亡的邂逅》等,而詩的內容也處處顯露出孤與獨,因此可見此壹時期作者的內心已完全被孤寂所占領:

我以滿缽冷冷的悲憫為妳們送行/我是沙漠與駱駝底化身/我袒臥著,讓寂寞/以無極遠無窮高負抱我;讓我的跫音/沈默地開黑花於我底胸脯上/黑花追蹤我,以微笑底憂郁/未來引誘我,以空白底神秘/空白無盡,我底憂郁亦無/

——《行者日記》

永遠是這樣無可奈何地懸浮著,/我的憂郁是人們所不懂的。……尤其,我沒有家,沒有母親,/我不知道我昨日的根托生在那裏?/而明天——最後的今天——我又將向何處沈埋……/我的憂郁是人們所不懂的!/ ——《雲》

流浪得太久太久了,/琴,劍和貞潔都沾滿塵沙。/ ——《冬至》

“什麽是我?/什麽是差別,我與這橋下的浮沫?”/“某年月日某某曾披戴壹天風露於此悄然獨坐”/ ——《川端橋夜坐》

壹人孤身在臺的周夢蝶,每天獨自在書攤前看著蕓蕓眾生奔走於世間,詩中的孤寂感也不難想見。詩人在這裏將自己的憂郁苦悶宣泄殆盡,貌似暢快淋漓,但我們仍能體會出其中的無奈與悲哀。

但是,夢蝶始終不是壹個以悲苦自居的詩人。在他那裏,物質上的清貧是不足為道的,可以說,夢蝶是壹個能夠安貧樂道的詩人,他並不壹味地沈溺於悲苦之中,而是能夠從悲苦中超脫出來,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他所看到的世界。這種對待生命及人生的態度,在早期的創作中已經閃現出來。詩人在面對“冷”與“餓”時,並不被這種物欲的感覺所牽絆,而是想到在此時默默關照和回想身邊的世界,“我想把世界縮成/壹朵菊花或壹枚橄欖,/我好合眼默默關照,反芻/當我冷時,餓時。/”(《匕首》),在寒冷中,詩人同樣看到了令其興奮的物象:“而這裏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孤獨國》);當詩人面對孤寂時,“讓風雪歸我,孤寂歸我/如果我必須冥滅,或發光——/我寧願為聖壇壹蕊燭花/或遙夜盈盈壹閃星淚。/”(《讓》),又體現出泰然處之,寧靜平淡的心態和壹種燃燒自我犧牲自我的精神;面對生命與死亡時,詩人再壹次站到了這個世界之外,以司閽者的形象關照蕓蕓眾生,以慈藹的心態面對壹切:“我想找壹個職業/壹個地獄的司閽者/慈藹地導引門內人走出去/慈藹地謝絕門外人闖進來/”(《司閽者》);夢蝶在人生的路上,雖孑然壹身但仍常常懷有信心和希望:“我用淚鑄成我的笑/又將笑灑在路旁的荊棘上/迢遠的地平線沈睡著/這條路是壹串永遠數不完的又甜又澀的念珠。/”(《在路上》)。

翁文嫻在評夢蝶詩《看那手持五朵蓮花的童子》(出自《還魂草》)時說:“夢蝶先生的詩,如果要用壹根線穿起來,則是字字悲苦”。誠然,不管是夢蝶先生本人還是許多評論者都指出,“悲苦”是夢蝶詩歌壹個避不開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線索。然而仔細分析則並不完全如此。“悲苦”或可認為是詩人當時的心境,詩作本身也體現出了這種風貌,但就夢蝶詩而言,只是單純地在壹種語境中理解詩的內涵,理解“悲苦”,很難在整體上把握夢蝶詩中“悲苦”隨著時間的變遷和詩人心智的更加成熟而在內涵上的變化。因此,在壹種整體關照的觀念下理解夢蝶的詩,或可以更加全面而準確的找到詩的精髓所在。

正如夢蝶的詩:“壹切都將成為灰燼,/而灰燼又孕育著壹切——/櫻桃紅了,/芭蕉憂郁著。/……/然而櫻桃依然紅著,/芭蕉依然憂郁著,/——第幾次呢?/我在紅與憂郁之間徘徊著。/”(《徘徊》),夢蝶也壹直在徘徊,然而他終究還是找到了皈依,找到了“悲苦”的寄托。

二、在哲理禪思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夢蝶的《還魂草》,已有大量蘊含著哲理禪思的詩篇,在此壹階段,詩人的悲苦似乎減輕了,代之而起的是詩人在哲理禪思中關照生命。悲苦和寂寞似乎在禮佛參禪的過程中被消解,詩人已不再汲汲表現於個人的寂寞、孤苦,而是以壹種超脫的心態面對世界。

由於夢蝶逐漸將自己內心的悲苦寄托在宗教,所以可以看出夢蝶對“悲苦”內涵的重新詮釋。在《孤獨國》中,詩人雖然仍抱有希望,並不壹味沈溺於悲苦之中,時常以超脫的態度面對世界,但是夢蝶對悲苦的總的態度是要傾訴的,願將自己心中的孤獨、悲哀以詩的形式釋放出來,所以才會有“以詩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的引言。而到了《還魂草》時期,這種傾訴的感覺沒有了,詩作大都富含哲理禪思,體現著詩人的睿智以及出於塵世之外的超脫的態度,之前滿腹的悲哀化作對人生的參悟,體現在詩作的哲理佳句中。

夢蝶對莊子的偏愛使得詩中對莊子思想的采擷頗多。如《濠上》直接在詩前引用莊子《秋水》篇的文字:“‘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而詩作的內容則是再現了秋水篇中的景象,只是,主人公已不再是濠上的兩位智者,而是水中吹泡泡的魚:“吹壹串串泡泡底微笑/贈答那微笑——/那自稀稀疏疏的須髭裏/漏泄出來的。/……/而此刻,我清清澈澈知道我底知道。/‘他們也有很多很多自己’/他們也知道。/而且也知道/我知道他們知道/”。又如《逍遙遊》:“絕塵而逸。回眸處/亂雲翻白,波濤千起:無邊與蒼茫與空曠/展笑著如回響:/遺落於我蹤影的有無中/……/以飛為歸止的/仍須歸止於飛。/世界在我翅上/壹如歷歷星河之在我膽邊/浩浩天籟之出我脅下……/”再如《擺渡船上》,將莊子“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的哲思運用進詩中:“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在無盡上/無盡在,無盡在我剎那生滅的的悲喜上。/是水負載著船和我行走?/抑是我行走,負載著船和水?/”。夢蝶以禪思化解心中的悲哀與愁苦,他已沈浸並陶醉在這樣的思辨中,悲苦也已不再是夢蝶反復吟詠的主題。

不僅是采擷莊子的思想,夢蝶詩中處處可見佛家的禪趣。從這類詩作中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夢蝶出於塵世之外的淡定與深邃,他已將自己的情趣寄托在這類思辨中,並把它表現在詩裏,以此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如《行到水窮處》:

行到水窮處/不見窮,不見水——/卻有壹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妳是源泉,我是泉上的漣漪;/我們在冷冷之初,冷冷之終/相遇。像風與風眼之/乍醒。驚喜相窺/看妳在我,我在妳;/看妳在上,在後在前在左右:/回眸壹笑便足成千古。/妳心裏有花開,/開自第壹瓣尤未湧起時;/誰是那第壹瓣?/那初冷,那不雕的漣漪?/行到水窮處/不見窮,不見水——/卻有壹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夢蝶詩時常流露出沁涼而又甘醇的禪趣,使人的心靈澄凈。在這類詩中,夢蝶已將悲苦寄予哲理禪思中,暫得壹時的解脫。夢蝶先生曾說:“世容有不帶煙火味的詩,但絕無或絕少不食煙火的詩人。據我所知:詩乃詩人的理想——所謂‘惟其不如此,所以如此。’善知弦外之音的讀者,當不為作者所愚。”可以看出,夢蝶是將詩作為壹種理想來抒寫的。縱使詩中有許多看起來出於塵世之外的超脫的味道,但夢蝶仍然存壹份心力去關照他身邊的有情世界。而在他的詩作中,我們也可看到他對於美好事物的執著抒寫與追求,從中便可感受到夢蝶對生命的極大熱情,而這是有別於“悲苦”的。

三、對美好事物的執著抒寫

夢蝶詩壹方面是不管世事只沈浸在宗教的關懷中,另壹方面又脫離不開世事寫生命、愛情等意象,體現了他在紅塵之中又摒棄紅塵於千裏之外的心境。余光中認為夢蝶的《還魂草》可稱其為“情詩”:“然則夢蝶詩中那壹片彌天漫地而又令人心折骨驚的悲情,究竟為何而起?從大多說作品看來,其主題不外是生命的關照、愛情的得失、剎那的相知、遙遠的思慕、靈肉之矛盾、聖凡之難兼。”可見,夢蝶並未放棄對塵世的關照,事實上,他是壹直在關註著他所處的世界的。在夢蝶的詩中,時常可看到詩人對時間、永恒等主題的抒寫。如:

長天壹碧窈窕,風以無骨的手指搖響著笑/觸目盈耳壹片嫵媚溫柔/沙塵濃郁芳醇沾鼻如酒/在沒壹絲褶皺的穹空的湖面上/白雲臥遊著,像夢幻的天鵝/幽悄悄地——怕撩醒湖底精靈的清睡/世界醉了,醉倒在“美”的臂彎裏/

——《晚安,剎那!》

過去儜足不去,未來不來/我是“現在”的臣仆,也是帝皇。——《孤獨國》

然而,當我鉤下頭想壹看我的屍體有沒有敗壞時/卻發現:我是壹叢紅菊花/在死亡的灰燼裏燃燒著十字/ ——《消息》

夢蝶在剎那間便可察覺到生命美的所在,而在現在的時間點上,夢蝶顯現出對生命的主動把握,成為“現在”的“帝王”,而面對死亡時,他又幻化作“壹叢紅菊花”,在永恒的燃燒中體現自我的力量。

夢蝶對自然界的生命的抒寫,也顯得怡然自得,清新飄逸,頗得自然真趣這部分內容在夢蝶的詩中占據很大壹部分比例,顯示出詩人對生命的關照與熱忱。有如《落英後,遊陽明山》中的描寫:“依然空翠迎人!/小隱潭懸瀑飛雪/問去年今日,還記否?/花光爛漫:石亭下/人面與千樹爭色。/”夢蝶的這類詩作中,總是跳躍著鮮活的生命力,即使只是靜物的描寫,也會突然跳出壹個活躍的物象,顯得生趣盎然。如《牽牛花》:“壹路熙熙攘攘牽挽著漫過去/由巷子的這壹頭到那壹頭/少說也有八九百上千朵之多吧?/昨晚放學回家時還沒個影兒/今天抓起書包剛壹跨出門/便兀自豁破朝陽金光明的眼睛/”意象是明朗的,節奏是歡快的,很難使人想到曾經在詩中“壹味訴苦”的周夢蝶。而夢蝶此時已經不再悲苦,反而能夠參透壹切,甚至熱愛壹切了。

夢蝶對自然界生命的悉心關照與呵護,也處處體現著詩人對生命的理解和對世界的了悟。在寫自然界的同時,也處處體現著詩人的智慧,正如《九宮鳥的早晨》中寫道的:

九宮鳥壹叫/早晨,就壹下子跳出來了/那邊四樓的陽臺上/剛起床的/三只灰鴿子/參差其羽,向樓外/飛了壹程子/又飛回;輕輕落在橘紅色的欄桿上/就這樣:妳貼貼我,我推推妳/……/不曉得算不算是另壹種蝴蝶/每天壹大早/當九宮鳥壹叫/那位小姑娘,大約十五六七歲/(九宮鳥的回聲似的)/便輕手輕腳出現在陽臺上/先是,擎著噴壺/澆灌高高低低的盆栽/之後,便鉤著頭/把壹泓秋水似的/不識愁得秀發/梳了又洗,洗了又梳/且毫無忌憚的/把雪頸皓脘與蔥指/裸給少年的早晨看/在離女孩右肩不遠的/那邊。猩猩眼與日日春的掩映下/空著的藤椅上/壹只小花貓正匆忙/而興會淋漓的/在洗臉/於是,世界就全在這裏了/世界就全在這裏了/如此婉轉,如此嘹亮與真切/當每天壹大早/九宮鳥壹叫/

九宮鳥,小姑娘,小花貓和諧地相處在夢蝶創造的意境中,歡暢而令人陶醉。可以說是夢蝶晚近詩作的代表。而“世界就全在這裏了”則進壹步將詩的意境深化,夢蝶為我們描繪了壹幅幻境似的圖畫,而詩人本身無疑是熱愛著這樣的生活的。

四、結語:在動態發展中整體關照“悲苦”的內涵

夢蝶以清臒瘦弱的身影影響臺灣詩壇幾十年,而以佛理禪思入詩將自己的悲苦之情沖淡,甚至沈醉於思辨的禪思中而不再執著於悲苦生命。當詩人進入晚年,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時,悲苦便不再纏繞著他,詩人更偏愛於關照身邊美好的事物了。因此,從夢蝶的整個創作過程來看,詩人對“悲苦”的態度是不斷變化的,從早期的壹味悲苦,到後來的將悲苦隱藏於禪思中,更到晚近的將悲苦化解於對美好事物的抒寫中。可以說,夢蝶的物質生活是清苦的,而夢蝶的精神生活則是十分充裕的。如果壹定要說悲苦,也是我們這類整日汲汲於物質上的追求而對清貧的夢蝶的壹種不理解的闡釋。而在對夢蝶詩的整體關照中,我們或可以看出詩人詩作發展的壹個軌跡,或者也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夢蝶和他的詩。

〔參考文獻〕

[1]曾進豐. 婆娑詩人周夢蝶[M].臺北:九歌出版社;2005.

[2]周夢蝶. 周夢蝶·世紀詩選[M].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

[3]劉永毅. 周夢蝶——詩壇苦行僧[M].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

[4]劉登翰,朱雙壹. 彼岸的繆斯——臺灣詩歌論[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

[5]林明德. 中國新詩賞析[M].臺北:長安出版社;1981.

[6]羅門,張健. 星空無限藍[M].臺北:九歌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