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故事有葉嘉瑩、汪勇、張定宇等人的故事。
壹、葉嘉瑩
人物事跡20世紀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學教授的葉嘉瑩,願不要任何報酬回國教書。她用壹生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人才。葉嘉瑩說:“人的精神品格能夠提升,提升以後,他就有他自己內心的壹份快樂。他不會每天總是為追求現實的那壹點金錢之類的東西而丟掉人生最寶貴的價值。”
頒獎詞桃李天下,傳承壹家。妳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於妳的傳奇。轉蓬萬裏,情牽華夏,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妳是詩詞的女兒,妳是風雅的先生。
二、汪勇
人物事跡2020年除夕,武漢快遞員汪勇說服家人,趕到金銀潭醫院送護士回家。1月25日到4月8日,他每天只睡4小時:壹個人能力有限,就發動朋友圈,解決醫護人員出行;為讓醫護隨時吃上免費熱飯,他又多方聯絡解決需求。
頒獎詞沒有人能百毒不侵,熱血可以融化恐懼;沒有人是生來的勇者,責任催促妳重裝上陣。八方統籌,百般服務。妳以凡人之力,書寫壹段傳奇。
三、張定宇
人物事跡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癥和危重癥患者。院長張定宇隱瞞自己患漸凍癥的病情,顧不上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壹直堅守在抗疫壹線。他說:“雖然有愧疚,但當時不需要做取舍,能幫助到別人,覺得很幸福!”
頒獎詞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壹秒;身患絕癥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這壹戰,妳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那壹晚,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我們用血肉築成新的長城。
評選感動中國人物對人們的教育意義:
1、弘揚正能量:評選感動中國人物,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善良,從而激發人們的正能量,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2、樹立榜樣:感動中國人物往往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他們的事跡可以激勵人們學習他們的精神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提升道德素質:通過評選感動中國人物,讓人們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素質。
4、培養愛國情懷:感動中國人物往往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他們的事跡讓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國家的重要性,培養人們的愛國情懷。
5、提高社會認同感:評選感動中國人物,讓人們對社會有更深的認同感,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