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浙江臺州臨海市有什麽風景好的地方可以去嗎?

浙江臺州臨海市有什麽風景好的地方可以去嗎?

推薦壹:林海東湖

東湖位於浙江省臨海市東部。開鑿於北宋時期,湖面平坦十頃,亭臺如畫,懸浮於島中央,小橋流水,春風秋月相連,香氣四溢,湖光山色,相得益彰。臨海東湖之名,因靠近臺州古城墻東側而得。它最初是白雲和宮扇溪流在城市北部的匯合處。這個湖的歷史也有壹些淵源。據說是宋熙寧四年(1071)首席錢玄所挖。南北長近500米,東西寬150米。

推薦二:臨海古城墻

臨海的古城墻歷史悠久。自金朝建立至今已有1600多年,經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斷擴建,主體部分保存至今。古城墻沿河而建,依山而建,蜿蜒曲折,蔚為壯觀。特別是北固山那壹段,建在險峻的懸崖頂上,飛來飛去,盤旋盤旋盤旋,四周都是敵臺、高聳的雲、高聳的塔。與北京的八達嶺相比,堪稱“江南八達嶺”,但知名度不高。更為獨特的是,靠海的古城墻兩側,古木參天,終年蒼翠,城墻掩映在綠色的灌木叢中,更增添了幾分美感。除了防禦敵人的功能,臨海的古城墻還有壹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墻三分之壹的長度是沿著靈江而建的。臺州府城位於陵江入海處。河水遇到潮水,水位上漲,經常會漫過城市。城墻就像大堤,抵禦了千百年來洪水的沖擊。因此,在沿海城墻的施工設計中,采取了特殊措施,將骨灰盒修成弧形,特別是將“馬臉”臨水的壹面修成半圓弧形(另壹面仍為方形),這在我國古代城墻中十分罕見,目前已知的仍屬孤例。由於城墻的防洪功能,元朝滅南宋時,元帝下令將江南古城墻全部拆除,以方便其鐵騎進軍,而沿海城墻因其不可替代的防洪功能,被特免拆除。

推薦三:江南長城

臺州江南長城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老城區。建於東晉(南朝),北宋重建。歷代都有修繕,是具有軍事防禦和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墻。我國古代建築大師羅先生稱贊泰州府城墻是北方明代長城的“師範學校”和“藍本”。全長6000多米,現有長度5000多米。它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蜿蜒至夏衍亭,在險峻的山石間到達靈江東岸,壹直延伸到金山腳下,俯瞰江面,狀如蛟龍。江南長城除了防禦敵人的功能,還有壹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墻三分之壹的長度是沿著靈江而建的。臺州府城位於陵江入海處。河水遇到潮水,水位上漲,經常會漫過城市。城墻就像大堤,抵禦了千百年來洪水的沖擊。因此,在城墻的施工設計中,采取了特殊措施,將骨灰盒修成弧形,特別是將“馬臉”迎水的壹面修成半弧形(另壹面仍為方形),這在我國古代城墻中十分罕見,至今仍屬孤例。

推薦4:紫陽街

紫陽街是臨海市第壹條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縮影,也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征。紫陽街兩邊的井是紫陽街的壹大特色。古井眾多,有明清時期修建的,歷經200至300年滄桑的,也有民國時期修建的。每口古井都富有江南水鄉特色,井深不壹,壹般在3米以上。水味甘甜,水明凈,冬暖夏涼,哺育了壹代又壹代人。紫陽街有紀念宋代南宗道教始祖張伯端的石碑、紫陽橋、紫陽廣場。有紫陽故裏、紫陽宮遺址,紫陽宮原南門牌樓基石保存完好。明朝十九年(1591),吳之瑜、彭、王如春、張迎客、許五位舉人建立了“五鳳坊”的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