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
文學家。杜牧寫景抒情的小詩,文詞清麗生動,意境簡明爽朗。其詩在晚唐成就
較高。與晚唐詩人李商隱齊名,被稱為“小李杜”。
2、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約在陽歷四月五日左右。
3、欲斷魂:指心裏憂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壹樣。
4、遙指:指向遠處。
5、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
賞析:清明節,傳統有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的習俗。可是詩中的“行
人”卻獨自在他鄉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獨、淒涼的,再加上春雨綿綿不
絕,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煩亂和惆悵,情緒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
人”不甘沈湎在孤苦憂愁之中,趕快打聽哪兒有喝酒的地方,讓自己能置身於人
和酒的熱流之中。於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點出那遠處的壹片杏花林。詩歌的結
句使人感到悠遠而詩意又顯得非常清新、明快。
每年的清明,總是在先生生日後壹周來到。滿眼是銀絲般的綿綿春雨,濕了杏花,也濕了碧雲天。
乍暖還寒的天氣,飄起沾衣欲濕的杏花雨時,眼前不知不覺就會凝結的畫面,是帕米爾的石塔前,那已永恒的融入每壹個人靈魂深處的回眸,風清雲淡的恬然微笑,每每念及,淚已盈眸。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可山水未老,先生卻已在雲山深處,留給我們的,是幾生幾世也磨泯不去的悵然。
找壹株最美的杏花,孑然的坐下獨品這雋永的淡淡醇苦。楊柳風過,落花如雪,拂壹身還沾衣,壹瞬間滿心滿眼,只是哽咽。那雙樹飛花、那沙羅寂滅、那似乎天地也隨之壹同逝去了的斷腸美麗,悄然的來,卻帶著三千世界的沈重。
紫陌紅塵,此刻只是飛灰。
永遠忘不了雙樹園中空靈寂滅的透明笑容,忘不了隨落花遠去的秀雅身姿。花開花謝,已是輪回,阿賴耶識,剎那生滅。
擡頭,清涼的雨珠從臉龐滑落。清明細雨,永遠帶著這樣讓人心碎的溫柔,不經意間的每壹個行止,都讓人淚如雨落。
生命中的師長、朋友、妳們可還在這人間花雨中緩步清吟?折壹束杏花、挽壹行垂柳、掬壹懷雨絲,這份禮物沒有塵俗的濁重,細細春風已可以將它們吹送到妳們身邊。十丈軟紅,這是僅有的點點奉供,還有,壹束詩劄,問君安!
關於清明節的詩詞
清明日
唐李建勛
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
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復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懷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淒然。
野雲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遊,我於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壹淚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裏,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並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壹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同錦州胡郎中清明日對雨西亭宴
唐張籍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
政閑方宴語,琴築任遙情。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唐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遊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江南清明
唐鄭準
吳山楚驛四年中,壹見清明壹改容。
旅恨***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延興門外攀花別,采石江頭帶雨逢。
無限歸心何計是,路邊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壹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