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孟郊寫母愛的古詩

孟郊寫母愛的古詩

1. 關於母愛的詩句古詩孟郊

關於母愛的詩句古詩孟郊 1.唐代詩人孟郊關於母親的詩句

孟郊筆下關於母愛的詩有:《遊子吟》、《遊子》。

《遊子》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其中《遊子吟》就是壹首歌頌偉大母愛的經典詩作,千百年來廣為傳唱,感動了無數人。孟郊出生於751年,湖州武康的壹個小官吏家庭,家中比較清貧,而且從小性格孤僻,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他親眼目睹了在河南的藩鎮之變。

孟郊人到中年,三四十歲,在孔子眼裏應該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年紀,可是他依然沒有什麽成就,在社會上來回漂泊,受到當時社會上很多人的冷眼和嘲諷。直到46歲,才在母親的鼓勵下,終於考中進士。也許正是因為母親的鼓勵和支持,他才寫的出《遊子吟》。

2.孟郊寫的有關母愛的詩有哪些

孟郊筆下關於母愛的詩有:《遊子吟》、《遊子》。

原文如下:

《遊子》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 上述詩的意思:

(1)堂前的萱草長得有臺階那樣高了,遊子啊,仍然漂泊在外,慈祥的老母親倚在堂門外,卻不見萱草開花,寓意等不到漂泊的遊子。

(2)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 關於作者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唐代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漢族。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沒有壹首律詩。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守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壹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然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為溧陽尉。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不事曹務,還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守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時為元和九年,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余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3. 《遊子吟》賞析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系在壹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遊子趕 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采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於萬壹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3.父愛母愛的古詩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4.關於母愛的詩句古詩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 黃景仁《別老母》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 杜甫《石壕吏》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 李商隱《瑤池》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 王安石《十五》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 王冕《墨萱圖·其壹》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 黃景仁《別老母》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 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 蔣士銓《歲暮到家》

霜隕蘆花淚濕衣 —— 輿恭《思母》

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 —— 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壹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 —— 王建《古從軍》

喃喃教言語,壹壹刷毛衣。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 李白《豫章行》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 蔣士銓《歲暮到家》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 蔣士銓《歲暮到家》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 徐熙《勸孝歌》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王建《短歌行》

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 —— 盧仝《示添丁》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 王建《渡遼水》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 —— 徐熙《勸孝歌》

袴襦砧動地,父母歌闤闠。 —— 貫休《上孫使君》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詩經《小雅·蓼莪》

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 —— 歐陽修《畫地學書》

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為啼。 —— 孟郊《堯歌(壹作舜歌,賞鄭氏莊。》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 王昭君《怨詞》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 詩經《小雅·蓼莪》

無父何?無母何恃? —— 詩經《小雅·蓼莪》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 —— 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由學區房拍賣平臺提供)

5.孟郊寫過什麽關於母親的詩

遊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裏把著針線,為即將遠遊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

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

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創作背景 《遊子吟》是孟郊在溧陽所寫。作者早年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壹個溧陽縣尉,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

詩人飽嘗了世態炎涼,更覺親情可貴,於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