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作者簡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壹帶)人,唐宋八大家之壹,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壹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理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擴展資料壹、《小石潭記》的創作背景
柳宗元於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於山水,柳宗元貶官之後,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並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自己的不幸遭遇。
此間***寫了八篇山水遊記,後稱《永州八記》。在第壹篇《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作者這樣記述當時的心情:“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寫成。
二、柳宗元的文學作品特點
(壹)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
(二)寓言:繼承並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醜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
(三)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誇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
百度百科—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