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連續作案十幾起後,嫌疑人不知去向,因各種原因成為懸案。據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分局民警介紹,2002年至2011期間,約有十名女性報案被強奸,所有受害人的描述基本壹致。舉報人均稱在回家途中或某路段被壹名身高約1.7米、年齡約30歲的男子拐騙至壹處封閉無人的小巷,並強迫發生性關系,部分還伴有搶劫行為。
其次,警方確定此案為同壹人所為的壹個重要線索是,嫌疑人在實施強奸前會事先詢問受害人。有名字嗎?小燕兒?那個女孩。但遺憾的是,除了這條令人費解的線索,警方在現場沒有找到任何其他有利於確定嫌疑人身份的線索。
後來發現的第二條線索是2011+65438二月發生的最後壹條?小燕兒?在壹系列強奸案中,罪犯從受害者體內提取的體液。另外,沒有線索,再加上當時刑偵技術的局限,以及其他原因,壹直沒能破案。犯罪嫌疑人也在2011作案後消失了近十年,這也讓此案成為懸案。
2.因嫌疑人梅某某在疫情期間違法,警方發現新線索,秘密偵查破案。有句話叫多行不義必自斃。案件的偵破確實得益於嫌疑人壹開始的低素質行為,即在疫情期間無視規定,被派出所強行抓去收集信息。公安局工作人員在查閱資料過程中,發現梅某某與存放近20年的懸案嫌疑人留下的信息壹致。
警察不想打草驚蛇,所以沒有立即采取行動。而是選擇暗中調查然後以修車的名義修車,去了梅某某經營的自行車修理部。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壹系列的溝通和摸索,他基本被確定為壹個未破的嫌疑人,隨即被逮捕。
3.問是不是?小燕兒?就因為不想損害形象,不想犯罪前有前科,就氣人!經過專案組成員的縝密訊問,梅終於突破了心理防線,對連續實施十幾次強奸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交代了為什麽每次都要問同壹個問題。據警方介紹,小燕是犯罪嫌疑人的暗戀對象。為了保存自己在心目中的形象,她問受害人是不是叫小燕。
聽到這個回答真的很煩。梅某某做出這種犯罪行為的時候,壹點形象都沒有。還有那些受傷的女人,因為?小燕兒?這件事造成的陰影不是壹朝壹夕可以消除的。
而犯罪嫌疑人梅某某在1984年因強奸罪被判刑14年,也就是出獄後不久,不僅不知悔改,還繼續肆無忌憚地傷害她。即使在2011之後的十年裏,嫌疑人沒有再犯罪,但並不代表發生的事情可以原諒。希望能嚴懲犯罪分子,還受害者壹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