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學寫演說辭。
3.理解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鬥爭主張。
4.感受作者爭取種族平等的熱切情懷和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學寫演說辭。
[課前準備]
教學之前,引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作者及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1.學生簡介作者及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狀。
2.教師課堂播放課件《馬丁?路德?金》和《我有壹個夢想》的音頻片斷。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怎樣劃分本文的演講思路?
討論後明確:整個演講可分為三個部分。第壹部分(1-6)段,指出此次遊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第二部分(7-16)段,陳述為實現其要求所使用的鬥爭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達作者心中執著追求的理想以及為了實現理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第壹部分是這次遊行活動的原因,也是演講的基礎;第二部分是這次活動的策略與目標,也是演講的發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講的高潮與結局。
2.《我有壹個夢想》的演講特征是什麽?
討論後明確: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決心不改的執著精神,構成了演講詞《我有壹下夢想》的靈魂。充沛的情感是這篇演講詞的主線。演講者從"結束種族奴役的漫漫長夜"的期待開始,到壹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國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兌現諾言的義正辭嚴,到"我夢想著"的燦爛前景;把夢幻、新曲、聖歌綜合起來,寄托了演講者悲憤與熱切的情感。這種情感又在與聽眾的心理中回蕩,明確的鬥爭原則,切身利益的呈現,美好未來的展望,都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並得以升華。
三、具體研習
1.演說辭開篇闡明了"簽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義,作者這樣寫有什麽作用?
明確:《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國歷史上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也可以說這是保障黑奴權利的壹部法典。作者高度評價了宣言的巨大意義,說它"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這樣,作者首先為黑奴爭取民權自由運動建立了壹個強有力的法律基礎,說明美國自頒布宣言以來,黑奴就應該而且必須享有平等的權利。這就將美國政府置於壹個極為不利的境地,也為以後的鬥爭掃清了輿論上的障礙。
從內容上看,在闡明宣言的意義後,作者筆鋒陡轉,向人們揭露了壹百年後美國讓人失望的現實,"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壹個窮困的孤島上,仍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裏,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黑人的這種悲慘的處境與首段中宣言的光輝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對比之下,文章自然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諷刺效果,增強了對敵的戰鬥力和內容的感染力。
2.由演講辭第二部分能看出馬丁o路德o金的鬥爭策略嗎?
明確:能。第二部分分為三層:第壹層(第7段至第8段),提出鬥爭原則和對白人的態度。鬥爭的原則是不使用暴力。這和馬丁o路德o金的壹貫主張是壹致的。對白人的態度,不應該全不信任,因為普通白人的命運與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關的。第二層(第9段到第14段),指出鬥爭的目標:黑人獲得自由,爭得正義的權利。這壹層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飛瀑直瀉,表達了黑人爭民權,爭平等,爭自由的強烈願望。第三層(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堅定的信念。鬥爭是長期的,不是這壹次遊行就能解決的,黑人的.境遇也許暫時還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但只要我們懷著不變的信念和熱忱,堅持下去,正義的願望終會實現。
總而言之,馬丁o路德o金的鬥爭策略包括五個維度:原則--不使用暴力,因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傷害;態度――團結大多數白人,由此能獲得更多的認同和支持;目標――黑人必須獲得自由,達到的目的絕不含糊;信念――長期鬥爭才能成功,勝利總會實現;激情――蘊含著理性的導向,因為鬥爭僅僅有激情沒有理智往往失敗。
3.本文是怎樣運用排比句演講的?運用這樣的排比句演講有什麽效果?
明確:第2段:"壹百年後的今天?壹百年後的今天?壹百年後的今天?"表達的是壹百年來黑人的悲慘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強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慘,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貧困,給聽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第5段:"現在是從?現在是把?現在是為?",作者要表達的是:現在是美國政府"兌現諾言"的最佳時刻。使用排比句式,則把這次示威遊行的目的神聖化,是從"荒涼"走向"陽光普照";是把"流沙"改為"堅石",增加了這次遊行的正義的分量。第27段連用五個"壹起"在分句之間排比,表達了黑人團結協作,將民權運動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念。通過排比句的使用,則使這個信念堅定、執著、充滿了義無反顧與視死如歸的悲壯,喚起了所有讀者與聽眾的***鳴。排比語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達的內容更加豐富,思想更加深刻,語氣更加強烈,感情更加充沛。能產生排山倒海的氣勢和壹瀉千裏的激情,進而增強演講的表達效果。
四、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1.本文是壹篇演說辭,作者面對著集會群眾充滿了熱情,但激昂的情緒並沒有使其結構有絲毫的紊亂。文章緊緊圍繞著爭取黑人民權這壹中心,先談美國讓人激動的歷史,然後揭露百年後讓人失望的現實,由現實中政府兌現諾言的緊迫性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的夢想。全文線索清晰,絲絲入扣,整體性強。其冷靜深入地分析,穩健嚴謹的結構,使得文章周密老到,無懈可擊。
2.文章在語言表述上極富特色。馬丁?路德?金有著"黑人之音"的美譽。他的這篇演說文字生動流暢,語調熱情,具有極強的鼓動性和感染力。尤其是演說中各種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更顯示出作者超凡的語言駕馭能力。作者把美國應該履行的義務比喻成"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後被退了回來,這形象地揭露了政府的虛偽與可鄙。"我夢想有壹天"五個連續的排比段落使得這篇演講充滿了真摯熱烈的感情色彩,氣韻流轉,壹氣呵成。這紮根於美國現實中的夢想是那麽親切而令人神往,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黑人群眾渴望自由平等的心聲,也增強了人們為民權而鬥爭的力量。
五、小結
這篇演說辭蘊含了作者的奔湧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筆勢揭露了美國的現實,展示了黑人的痛苦的生活處境,贊頌了黑人群眾的高昂的戰鬥精神和爭取民權的決心,滿懷憧憬地表達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權自由的強烈願望。
六、擴展閱讀
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壹刻
[美]理查德?尼克松
因為妳們的成就,使天空也變成了人類世界的壹部分。而且當妳們從寧靜海對我們說話時,我們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獲得和平和寧靜。
在這個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壹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為壹體,他們對妳們的成就感到驕傲,他們也與我們***同祈禱,祈望妳們安返地球。
欣賞提示:
1969年6月19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點火升入太空,5天後,即6月21日,乘坐該飛船的兩位美國宇航員首次在月球上登陸,開辟了人類歷史性旅程的新紀元。尼克松的這篇演講,就是當宇航員登上月球之際,通過電視向他們發表的。
也許可以這麽說,這是當今世界的政治領袖們發表的最有特點的演講之壹了。說它最有特點,並不僅僅是因為它簡短,只有幾分鐘,只有幾句話;也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壹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兩位地球人發表的首次講話,雖然這樣的機會確實很難得很珍貴。我們說這篇演講很有特點,主要是因為尼克松抓住人類歷史上壹個值得紀念的珍貴時刻,把對這位宇航員的講話,擴大到以全體地球居民為對象。妳看他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篇幅中,談"天"說"地",從月球上的"寧靜海",談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寧靜",使聽眾不由自由地產生某種聯想,不僅借機炫耀了美國的科技實力,而且宣揚了美國的對外政策。
鑒賞訓練:
假如有壹天,妳作為中國首位登上月球的壹名科學家,請妳對全國乃至世界發表演說,妳將怎樣演講?妳能圍繞這主題撰寫壹篇精短的演講詞嗎?《我有壹個夢想》精品教案
《我有壹個夢想》精品教案2教學目標
理解作者對種族歧視的抨擊,體會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作者及主題,理清本文的線索。
2理解演講詞的語言特點和運用演講的能力
教學課時
壹課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1、導入新課
作者簡介:馬丁?路德?金:美國黒人民權運動的著名領袖,被譽為?黑人之音?,美國《展示》雜誌將他列為近百年世界最有說服力的演講家之壹。(見《教師用書》)
2、字詞檢查
略
3、生聽錄音,理清全文的線索
文章可分成三部分
第壹部分(第1、2自然段):盛贊解放黑奴給黒人帶來光明和希望,然而壹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依然沒有得到自由。
第二部分(第3?9段):表達集會的目的。
第三部分(第10-完):深情地表達自己心中的夢想。
4、講解第壹部分
指名朗讀:有感情的讀第1、2自然段。
思考:這壹部分都演講了哪些內容?
明確:演講壹開始,作者首先以優美的句子盛贊解放黑奴宣言的黑人帶來的光明和希望。
追問:文中是如何盛贊的?
明確:文中連續用了三個比喻句。然而口氣壹轉,又嚴肅的指出黑人依然沒有得到自由。
追問:作者又怎樣論述這壹論點?
明確:作者列舉了壹樁樁事實:黑人是自己所在國土上的流浪者。
5、講析第二部分
指名朗讀
思考:這壹部分講的是什麽內容?
明確:講述集會的目的,勸說黑人鬥爭要註意策略。
追問:這次集會有什麽目的?
明確:為了兌現諾言;提醒美國政府,現實的嚴峻性。
追問:為什麽要求兌現諾言?
明確:因為美國政府給黑人開個張空頭支票,並沒有兌現,現在到了要求支票兌現的時候。
追問:作者提醒美國政府,現在到了怎樣的嚴峻性時候?
明確:如果美國忽視時間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決心,那麽,這將是美國的致命傷。
提問:勸說黑人鬥爭要註意哪些策略?(從文中找)
明確:①不要采取錯誤的做法。
②不要為了滿足對自由的渴望而抱著敵對和仇恨之杯痛飲。
③鬥爭時必須永遠舉止得體,紀律嚴明。
④不允許抗戰蛻變為暴力。
⑤不斷地升華到以精神力量對付物資力量的高境界中去。
⑥要堅決相信,忍受不應得的痛苦是壹種贖罪。
⑦回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去,不要陷入絕望而不不能自拔。
追問:這些鬥爭策略說明了什麽?
明確:說明了馬丁?路德?金在演講中嚴肅、嚴格的政策性。
6、講析第三部分
指名朗讀
思考:作者深情地表達自己的夢想。
追問:作者有壹個什麽夢想?
明確:①人人平等。
②昔日奴隸的兒子能夠和奴隸主的兒子***敘兄弟情誼。
③ 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樣壓迫成風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④黑人的孩子將在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裏生活。
⑤在亞拉巴馬州黑人男孩和女孩將能與白人的男女孩情同骨肉,攜手***進。
⑥坎坷曲折之路變成坦途,聖光披露,普照人間。
壹句話,夢想美國黑人能夠真正自由、解放。
教師小結
有了夢想,就有了信念,有了信念並付出行動,為實現信念而工作,而鬥爭,甚至坐牢,犧牲,終有壹天,自由會實現的。
7、總結全文
以演講的語氣朗讀本文。
老師補充?演講的語調?
重音 慢速:關切 輕音 慢速:思索 高音 慢速:傲慢
低音 慢速:沈重 重音 快速:粗暴 輕音 快速:輕松
高音 快速:急躁 低音 快速:焦急
8、寫作特點
通篇演講感情激昂,文字優美,極富感召力和感染力。
作者演講過程中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取得了良好的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