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為什麽李商隱寫了那麽多情詩呢?

為什麽李商隱寫了那麽多情詩呢?

1、李商隱的無題情詩  

 李商隱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目前存詩600余首。按照清朝初年詩評家吳喬的說法,唐代詩人中能夠自成壹體者,只有李白、杜甫、韓愈、李商隱四人而已。其中,李杜二人開辟的是恢宏的盛唐氣象、廣闊的時代生活以及民生疾苦。韓愈開拓的是以非詩為詩,非美為美詩歌新境界。李商隱的成就借用現在的話來說,則是更多的具有現代意識,發現了人的內心世界。這是還沒有被前人所發現的壹個嶄新的詩歌領域。

當然,吳喬的原話並不是這樣的,只是我作了壹點翻譯,意思還是沒有錯。只是,李商隱的詩歌由於朝向內心深隱幽微的情緒,再加上所處的時代,因而也就比唐代其他詩人的詩歌更為難解,具有強烈的感傷情調、朦朧意境和象征色彩,尤其是他的無題詩。

李商隱以無題詩聞名。根據《李商隱詩歌集解》裏面所收集的詩歌來看,基本可以確定詩人在寫作時就以無題命名的詩歌就有15首。然而,還有很多詩歌雖然有題目,但那些題目多半是詩句中的壹些詞語,並不能表達全詩的含義,因此,也可以算作無題詩。這樣看起來,李商隱的無題詩總計應該有100多首。他的無題詩有壹個***同特點,就是很難理性分析詩歌中表達的具體含義,只能從感性上欣賞詩歌的朦朧美。比如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就是這樣。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關於《錦瑟》壹詩的主旨,歷來解說紛紜。僅僅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就用了四個典故。金人元好問就曾經在其《論詩絕句三十首》中說:“壹篇錦瑟解人難”。雖然在理性上難以解釋,但在感性上,《錦瑟》卻征服了許多人,極易引起讀者的感動和喜愛。

 為何李商隱在寫作中會故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這要從他所處的時世、出身的家世和經歷的身世說起。是這些因素造就了李商隱的悲劇性格、氣質還有心態。

 大約公元812年,李商隱出生於河南熒陽。他出生不久,晚唐短暫的“元和中興”局面就告結束,代之以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鬥爭和回鶻、黨項等少數民族經常侵擾的內憂外患,李唐王朝正在不可遏制的走向沒落。李商隱的著名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可以說是最好的註腳。

而李商隱經常說的皇室宗族也沒有幫上什麽忙。李家祖先從高祖那壹代開始,就壹直是小吏而已,且連續幾代都是孤兒寡母。10歲那年,李商隱父親李嗣在浙江幕府過世。為了維持生計,母子只得“傭書販舂”,艱難度日。

 因此,成年後的李商隱壹方面渴望做官,光宗耀祖,卻因時世多艱,官運不暢,正如他在《錦瑟》壹詩中所言,“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說的就是美玉如同滄海遺珠壹樣無人賞識,是詩人在慨嘆懷才見棄,自傷壹生遭際。另壹方面,早年的經歷也使得他形成了猶豫、清高、敏感的性格。

當然,經歷與性格上的因素,並不是李商隱詩歌隱晦難懂的根本原因。他也寫了不少政治詩和詠史詩,相對來說,要明朗得多。倒是100余首無題詩,由於主要涉及他內心的隱秘世界,才顯得雲山霧障,看不清真面目。歷代都有不少人對其作了不少猜測,其中近代的蘇雪林尤為大膽,說李商隱壹生有四次雖短暫坎坷,但卻銷魂蝕骨的感情經歷,“是千古以來文人中罕有的奇遇,情史中的第壹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