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博學於文的詩句

關於博學於文的詩句

1.“博學於文,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就是說:“畔”的釋義為“背”,“弗畔”,就是不違背;不違背什麽呢?就是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那個“矩”;那個“矩”,就是前面所講的“仁”與“義”.只是孔子到了七十歲時隨心所欲便能不違仁義,而壹般的博學君子則還需要“約之以禮”即通過禮的約束才能做到不違仁義.孔子要求弟子在“博學於文”之後不忘“約之於禮”,可能與當時有學者以“博學”為傲人、賣弄資本的現象有關.老聃就曾指出過這壹不良現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因為博,反而誤入歧途.孔子正是有鑒於此,才提出以禮約博,作為君子的標準之壹.。

2.有關博學的詩句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壹書,增壹智。

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

少而不學,老而無識。

3.關於博學於文的名人例子

故事壹、先生夢想已成真

1912年,著名的鄉村家教育家晏陽初先生來到潼南,深入到實驗小學具體指導學校的工作。晏陽初先生的教育思想,深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他自稱

“孔子影響了他的壹生”。所以在他的思想熏陶下,學校也就深深地打下了崇禮、尚禮、崇尚儒家文化,尊崇社會道德的烙印。1946年,晏陽初又將潼南作為了

華西教育實驗區的壹部分,進行鄉村教育的實踐研究,實驗小學再壹次接受了這位知名教育家的思想洗禮,進壹步紮實了禮文化的根基。與此同時,當時的校長楊鼎

新等人也大力提倡禮的教育。學校代代相因,構築了壹個輝煌的教育聖殿。兩個世紀的歲月流轉,實驗小學形成了以“禮”為特色的獨特的教育風格,

當代的實驗小學校的教師們,認真研究學校近兩百年的辦學歷程,認真總結提煉先賢具有特色的教育成果,提出了“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的校訓。這八個字,取自《論語》,其意是廣泛地學習文化知識,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而今,放眼於中華優秀的禮文化與晏陽初先生的思想浸潤下的潼南實驗小學,尚禮之花處處開放。如果晏先生能夠回眸,那他壹定會頜首微笑了。

故事二,白發蕭疏情不改

實驗小學校史,既是壹部學校禮文化的傳承史,也是壹部禮文化的教育史。實驗小學修史工作壹直以來得到老教師們的支持,特別是現年七十壹歲、在實驗小

學工作了整整四十年的歐乾璽老師更是鼎立相助。他從1964年起,壹直在實驗小學工作,為學校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退休後,他仍堅持主持編寫校史,為了

找尋原始資料,他上至成都,下至重慶,不辭辛勞。2013年4月,為了搶救校史第壹手資料,他在現任校長張波等同誌的陪同下,去四川省遂寧市尋訪中***地下

黨老黨員、在潼南實驗小學離休的九十四歲高齡的李玉潔老師。歐老師細心地傾聽,認真的筆記,仿佛他也回到當年在實驗小學以禮育人,以理育才的光輝歲月。五

十多年來他殫精竭慮,為實驗小學傾註了畢生的心血!他既是禮文化的踐行者,也是禮文化的傳播者,即使今天他已白發蕭疏,但依然深情地關註著這所學校的發

展,他是實驗小學教師群體愛校如家、無私奉獻的壹個縮影。

故事三、提示牌中見“禮”成

潼南縣濱江濕地公園中,如今還有壹些尚未修葺完善的花壇,圍欄還未裝飾完成,淺草稀疏,但壹些如“小草青青

腳下留情”的牌子卻赫然在目,牌子下方稚嫩的寫著“實驗小學3年級4班曾思彤”等,放眼望去,周圍的綠地裏都插著不少的類似這樣的牌子。人們看到這些,都

會逐壹去讀牌子上的警示語。怪不得這些還未成形的綠地完好無損,原來是潼南縣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在這裏自發地照顧著這些脆弱的綠地!呵,“博學於文,約之以

禮”的校訓得到了這些幼小心靈的回應,他們從校訓中獲得心靈的滋養,又將美好的心靈傳達給社會,人們看著這樣的警示牌,也該會心的笑了吧。

“壹個微笑就是花園,壹聲問候就是春天;壹種關懷就是溫暖,壹個理想就是明天”,從遠處傳來了童稚的校歌聲,這歌聲詮釋著“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的深刻內涵!

故事四、愛心救助白血病孩子

實驗小學2年級4班,有壹位勇敢的小男孩,他叫陳星佑,年僅7歲,卻不幸患上了白血病,需要移植骨髓,高額的醫療費用、成功率極低的骨髓配型、化療

的生死折磨,讓整個家庭跌入冰窖,然而小星佑沒有向命運低頭,骨髓穿刺不喊疼,化療嘔吐全能忍,壹頭黑發全掉光,卻自嘲是個小和尚。很快,我校迅速開展了

“獻愛心捐款活動”。

我校師生都踴躍為他捐款,每壹位員工100-500不等的慷慨解囊,孩子們也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10-50元不等,家長朋友們也聞訊捐資,我們學校壹***為她捐出了4萬多元,在他住院期間,同學們都安慰她,鼓勵他。

2013年3月29日,臺灣媽媽的造血幹細胞成功植入小星佑體內,星佑用自己的堅強和人們的愛心獲得了重生!在此次與病魔鬥爭的過程中,不但表現出了陳星佑的堅強、樂觀,而且全體師生也在實踐中發揚了了助人為樂、濟危扶困的傳統美德!

4.關於“博學多才”的詩句有哪些

1、《寄贈薛濤》

唐代:元稹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譯文:錦江滑膩峨眉山秀麗,變幻出卓文君和薛濤這樣的才女。擅長文詞的人都紛紛停下了自己的筆,公侯們個個想像王浚夢刀升遷那樣離開那裏,他們都自愧弗如。分別後遠隔煙水無限思念,這思念就像庭院裏菖蒲花開那樣盛,像天上祥雲那樣高。

2、《論詩五首·其二》

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46362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麽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3、《西江月·送別》

宋代蘇軾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幾變,個中下語千難。使君才氣卷波瀾。與把新詩判斷。

譯文:昨夜您的小船離開京口,今晨我的馬頭遙望長安。舊官拿什麽交代給新官?只有西湖、吳山、公事、案件。杭州美景,百年來幾度變遷?內含奧秘,下評語叫人為難。新太守林大人的才氣能掀起錢塘江的波瀾。把我的新詩呈給您。請您細加指點。

4、《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譯文: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不喜歡陪伴著老儒壹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裏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5、《春日憶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壹樽酒,重與細論文。

譯文: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壹般人。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

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妳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壹方,只能遙相思念。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

5.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原文 6.27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1)之以禮,亦可以弗畔(2)矣夫(3)。”

註釋 (1)約:壹種釋為約束;壹種釋為簡要。 (2)畔:同“叛”。 (3)矣夫:語氣詞,表示較強烈的感嘆。

譯文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評析 本章清楚地說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當然不主張離經叛道,那麽怎麽做呢?他認為應當廣泛學習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禮”來約束自己。說到底,他是要培養懂得“禮”的君子。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意思就是說:“畔”的釋義為“背”,“弗畔”,就是不違背;不違背什麽呢?就是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那個“矩”;那個“矩”,就是前面所講的“仁”與“義”。只是孔子到了七十歲時隨心所欲便能不違仁義,而壹般的博學君子則還需要“約之以禮”即通過禮的約束才能做到不違仁義。孔子要求弟子在“博學於文”之後不忘“約之於禮”,可能與當時有學者以“博學”為傲人、賣弄資本的現象有關。老聃就曾指出過這壹不良現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因為博,反而誤入歧途。孔子正是有鑒於此,才提出以禮約博,作為君子的標準之壹。

6.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君子要在文化上廣博的學習,在行為上用禮法約束自己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①矣夫?“

註釋

①釁:同“叛”,指離經叛道。

譯文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文化知識,並且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啊!”

讀解

顏淵也曾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子罕》)

說明孔子不僅這樣說,而且還這樣實施於教育之中。

既要學習文化知識,又要提高思想修養。德育、智育壹起上, 這不是“又紅又專”的教育方針嗎?

真能做外'又紅又專”,品學兼優,自然也就不會離經叛道了。

7.請問有沒有關於博學的古文

請問這裏的博學是多學習的意思呢還是壹個人知識很多的意思 《荀子 勸學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

靖***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 ,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壹,火就燥也,平地若壹,水就濕也。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壹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誌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屍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壹兮。其儀壹兮,心如結兮。”

故君子結於壹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

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兮 ,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端而言,蠕而動,壹可 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 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 犢。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壹而告二謂之〔口贊〕。傲,非也;〔口贊〕,非也; 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簡而不速。

方其人之習 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 誌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

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 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 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飧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 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苦者,勿告也。告苦者,勿問也。

說苦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 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

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 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詩曰:“匪交 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壹,不足謂善射。千裏跬步不至,不足謂善禦。

倫類不通,仁義不壹, 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壹之也。

壹出焉,壹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 善者多,桀紂盜跖也。

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 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 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 ,心利之有天下。

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

能定能應,夫是謂之成 人。天見其明,地見。

8.“博學於文,行己有恥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自壹身以至於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的白話文翻譯是,廣博地學習文化知識,自己立身行事要有羞恥之心。從自己的個人的事,到天下國家的事,都是該學習的事情。

關於“博學於文”,顧炎武指出,“自壹身以至於天下國家”,凡與國計民生有關的東西都必須腳踏實地地去探究。這壹條正面提倡博學多識、經世致用的實學,反對言心言性的空疏之學。關於“行已有恥”,作者認為,士大夫不僅要在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做到有所不為,而且要以天下為己任。

擴展資料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自壹身以至於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出自顧炎武的《與友人論學書》。這篇文章選自《顧亭林詩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這是壹封給友人的信,談的是為學的大道理。

信中批判了明代王守仁以來的壹些理學家空談心性而脫離實際的學風,提出了為學應繼承孔孟以來的重實學而不尚空談,要“博學於文”、“行己有恥”,博學與修身並重。這也是有感於清初壹些士大夫立身行事而發的。

這是篇著名的論學書。據近人考證,寫於康熙六年,題中“友人”指張爾歧諸人。張爾歧,字稷若,山東濟陽人,明遺民,對經學很有研究。順治十四年,顧炎武北遊至濟南,與他壹見定交。以後兩人時有書信往來。張爾歧讀了此書後極有感慨,隨即寫了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