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清徐有什麽好玩的地方了?

清徐有什麽好玩的地方了?

古城清徐有四種新鮮的文化形態:清新秀麗的自然文化;深山蘊奇的佛教文化;源遠流暢的儒家文化和剛正清廉的吏治文化。

清徐西部諸山,風景各異。仁山奇幽,朝夕生霧,變化多端;中隱山,四周高峰,其山中隱,閉合縈繞,水中文石可數,古有中隱寺;鳳山中峰高峙,雙抱如翼;狐突山,有晉大夫狐突廟,為縣之鎮山也,古時產青鐵,宋因以置監,又名馬鞍山,其旁有童子廟,隋《圖經》雲:“北齊天保七年,有童子數人放牧,見山上巨石,遂發心建佛像,高壹百壹十尺。”白石山,有水,自峪中出,和平泉,曲流十裏入汾河。

“城外青山城內河,荷花萬朵柳千株。晉汾壹線無顏色,唯有清徐入畫圖。”清徐之美,美在西山,美在東湖。美麗的東湖,如壹塊壁玉嵌在城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夏釣門前尺半魚。秋來霜染漪瀾醉,冬雪盈窗夜讀書。做壹個清徐人真的好福氣,背倚青山,門對東湖,壹年四季,極盡山水之樂。

天下名山僧占多。清徐西山古時佛宇林立,香火極旺。尤為值得壹提的是建於唐代的巖香寺石窟和晚清的寶瀾寺。巖香寺石窟位於西山都溝的屠谷山山腰間,坐北向南,綿延10余米,內存大佛像 9尊,小佛像1200余尊。此窟又名千佛洞,鑿於唐,露面於宋。據清光緒年間《清源鄉誌》載:“宋元佑三年(1088) 7月15日,塌出石洞,洞內有大佛像,壁間有小佛像無數。”從現存的釋迦牟尼及千佛石雕像,可以看出唐代的審美價值和藝術觀念。佛陀面目飽滿,胸部豐盈,坐態富貴,氣宇不凡,充分顯示了唐人以胖為美的價值觀念。從雕刻手法而言,人體比例適中,衣飾簡練飄逸,主像莊重祥和,背景淺淡浮襯。從壹定程度上代表了唐代雕刻藝術臻於完美的創作水平。周圍千余浮雕小佛,於緊密中求獨立,於統壹中求變化,於平凡中求神韻,多彩多姿,栩栩如生。千余小佛,與端坐正中的大型釋迦牟尼佛之間,形成了千佛朝佛,萬法歸壹的構架。巖香寺石窟,為不可多得傳世之作,只因養在深山人未識,歷經千年風雨剝蝕,隨時有傾塌的危險。寶梵寺,位於西山腳下的東於村,是目前太原地區保存最為完美的壹座晚清寺院,狀如城堡。周圍農舍林立,置於其中,特別醒目。從佛寺建築藝術的角度來講,許多人認為:自清朝康乾以後,抄襲之風日重,大多平庸之作。如果妳去寶梵寺遊歷壹番,就會有新奇的發現:佛傳大型彩色壁畫,基金宋元山水之美;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雕像,絲毫不遜於盛唐遺風;精巧細致的三晉院落結構,宛若清富商宅地。

清徐儒家文化,有三處代表性建築:君廟堯廟、忠廟狐突廟和清徐文廟。帝堯,為人文初祖,有關其都城遺址,說法有四:山東定陶,河北唐縣,山西臨汾和山西清徐。清徐東南15裏處的堯城村,相傳為堯王故城,建於何時史無記載,現存明代復建的四合院廟宇壹座,前有牌樓,後有堯王殿,側有配殿。周圍還有奶奶廟、狐仙廟、戲臺等附屬建築。近年來又在堯城村附近發現了古都遺跡。《清源鄉誌》記載:堯王初為部落首領時,建都於此。他還根據莢草的生長期,制定了歷法。後來部落逐漸壯大,遷都平陽(今臨汾)。史家大都認同這種說法。忠廟狐突廟,位於清徐縣西馬峪村北,是為紀念春秋時期金文***外祖父狐突而建。史傳:狐突雖為重耳長輩,但侍奉公子左右,追隨其流亡十九年,後輔佐重耳成為春秋五霸之壹。後人敬其忠義無私,於北宋末年在此建廟以祀。現存明清復建的正殿、獻殿和碑廊。正殿內塑有狐突夫婦坐像、官吏、武士、使女十余尊及各種碑刻18通。狐突廟,古為清徐鎮縣之廟,歷盡劫難,現只存近代修建的大成殿壹座,雖以破敗,氣運尤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