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亦師亦友的詩句

關於亦師亦友的詩句

1. “亦師亦友”這個詞跟哪個詞對應更好

1.“亦師亦友”這個詞跟“良師益友”可以相對應。

具體看下面分析。2.亦師亦友的意思是既是老師,又是朋友。

有益的老師可以是知心的朋友,有長處的朋友某種意義上就是值得學習其長處的老師。再來看,“良師益友”這個詞。

良師益友,成語,意為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用於形容和自己亦師亦友的朋友。出自《論語·述而》《論語·季氏》。

可見,“亦師亦友”跟“良師益友”兩個詞有異曲同工之處,可以相互對應。3.相關歷史典故 首先,良師益友與亦師亦友都是出自於《論語》。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從《論語》、《孟子》、《史記·孔子世家》等經典的記述中,我們得知,孔子與其門生似乎都是亦師亦友的關系。這些門生,對於孔子的態度,都是畢恭畢敬、唯命是聽的,說確切些,只能算是弟子們,但子路與他的關系卻很具生活化,所以真正要算得亦師亦友的,唯子路壹人而已。

子路真率莽直,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三思而後行”,卻總是“率而對曰”,在人面前,不分高低貴賤,難免說壹些不該說的話,所以,孔子以老師的口吻無奈地對子路說:“妳呀,給妳說了多少次了,知道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呀!”《論語-為政》還有壹次,孔子與人閑聊,說起君主的用人和治國的策略,他感嘆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乘著木筏到海外去,跟隨我的估計只有子路了。”子路聽到這話後很高興,要知道,孔子可是很少當面表揚子路的。

孔子知道後,很不客氣地批評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其他的嘛,沒什麽可取的才能。”知生莫如師,子路還真讓他的先生說中了在為別人的家族爭鬥而慷慨就義。

《論語-公冶長》子路不死心,反問孔子說:“那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沒好氣地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則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這壹次,孔子竟然拿出了他的殺手鐧――“君子與小人論”來,子路只好不再作聲。

孔子還不算完,繼續以子路的勇而責難他。他又拉住子路,強行來壹次徹底的教誨。

他說:“子路啊,妳聽說過六種品德與六種智慧嗎?”子路怏怏地說:“沒有。”孔子直視著子路說:“來,坐下,我告訴妳。

愛好仁德而不近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愛好智慧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行為放蕩;愛好誠信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危害親人;愛好直率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說話尖刻;愛好勇敢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強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論語-陽貨》這壹席話,正揭到了子路的短處。

子路很恭敬地聆聽完先生的教誨,沒有作聲。因他如嬰孩般率真,估計只做到了“聞過則喜”,而沒有作進壹步的思考。

更因“秉性難易”,在以後的生活中也7a64e78988e69d8331333363376433沒有較大的改觀,因而常常得到老師的不倦教誨。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壹起而不認為是可恥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為什麽說不好呢?’”子路聽後,反復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只做到這樣,怎麽能說夠好了呢?” 孔子雖然在人面前談到自己的弟子時,對他們十分苛刻,但是臨了,也會實事求是地講壹下各人的優點,這都是為師者的風範。

孟武伯很器重子路,想從他的老師那兒了解壹點有關子路的信息,便旁敲側擊地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不知道。”孟武伯看出了孔子為難的神情,又再次追問。

孔子才說:“仲由嘛,在擁有壹千輛兵車的國家裏,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論語-公冶長》孔子真不知道子路做到了仁嗎?我看並不見得。

子路曾協助孔子“墮三都”,跟隨孔子周遊列國。但當別人問及他時,他還是以壹個朋友的身份,盡可能地隱去了子路的不足,對他做了客觀的評價。

有壹年的春天,陽光明媚,和風習習,桃花夭夭,楊柳依依,小溪淙淙,芳草萋萋。子路與曾晳、冉有、公西華坐在樹底下陪老師聊天,孔子的心情很好,他壹邊品著茶壹邊說:“談談妳們的理想吧。”

話音未落,子路就迫不急待地說:“壹個擁有壹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常常受到別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內又鬧饑荒,讓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們勇敢善戰,而且懂得禮儀。”孔子聽了,微微壹笑。

散的時候,曾晳故意走在後面。他邊走邊問:“老師您為什麽要笑仲由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是他說話壹點也不謙讓,所以我笑他。”

《論語-先進》另有壹次,孔子在備課,顏淵、季路在旁邊陪侍著,幹些倒倒水、掃掃地、整理整理老師的教案等等雜事。孔子看著他們倆很是無聊,就停下筆,隨便說了壹句:“為什麽不說說妳們的誌向呢?”子路馬上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蔽之而無憾。”

顏淵說:“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見顏回說完垂手立著,便打破沈默,反問孔子:“想聽聽您的誌向。”

孔子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妳看,只有子路敢這樣反問老師,估計又是他的性格,使他忘了此時師。

2. “至親至善至知己,亦師亦友亦比鄰”是什麽意思

“至親至善至知己,亦師亦友亦比鄰”的意思是:是親人是善人也是知己,是老師,是朋友也是鄰居。是形容與老師的感情。

1、“至”的意思是:到;及

2、“亦”的意思是:當做;是

3、“友”的意思是:朋友

4、“比”的意思是:挨著

擴展資料:

亦師亦友即是老師,又是朋友。有益的老師可以是知心的朋友,有長處的朋友某種意義上就是值得學習其長處的老師。

形容亦師亦友的句子:

1、老師是紅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老師是春蠶,吐盡自己最後壹根絲線。

2、啊,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

3、假如我是詩人,我將以滿腔的熱情寫下詩篇,贊美大海的遼闊和深遠。並把它獻給您--我的胸懷博大,知識精深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