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現代文壇中,諸多才女燦若星辰,既爭妍鬥奇,又各擅勝場。自古以來文人相輕,才女們之間也存在著鄙視鏈:張愛玲瞧不上冰心,冰心又看林徽因不順眼。那麽這三位才女,究竟誰更有才?
文壇祖母?冰心留給世人和婉、藹然的形象,其作品大多圍繞母愛、童心、自然的主題,寫得嫻靜、溫良、淡雅,有近乎透明的澄澈之美。林徽因,著名建築師,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在詩歌創作上受徐誌摩影響很明顯,又有自己的特點。
林徽因和冰心之間,更有壹樁趣事,冰心寫了壹篇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諷刺她,她恰好由山西調查廟宇回到北平,帶了壹壇山西醋,叫人送給冰心。
文學評論家傅雷曾說:?張愛玲小說的出現,是在壹個低氣壓的時代,水土特別不相宜的地方,開出的奇葩,是文學界的奇跡?。
張愛玲曾公然道:?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張愛玲是個徹底的悲觀主義者。她態度誠摯,卻又冷眼旁觀,隨意嘲弄,都成妙文。對男女之情的洞悉,有著絕無僅有的天賦,對人性的洞見赤裸而真實。
這與冰心筆下竭力表現的?善?和?美?完全不同。張愛玲與冰心的分野,在於她們迥然不同的文學主張。
以作品的風靡程度而言,這三位才女之中,張愛玲無疑排第壹。
與冰心與張愛玲相比,林徽因並不以文學創作為主,若非受徐誌摩的影響,她或許也不會寫下這許多詩作。林徽因極少寫小說,恰好三位才女都有詩作流傳,因此本次不提小說和散文,僅從詩作上衡量鑒賞。
《相思》 冰心
避開相思,披上裘兒,
走出燈明人靜的屋子。
小徑裏冷月相窺,
枯枝?在雪地上
又縱橫地寫遍了相思!
相思之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詩人為避相思而走出屋子,可是相思卻如影隨形,雪地裏的枯枝縱橫交錯,正像無數解不開的相思寫遍了雪地。這首詩以含蓄的語言道出了相思的深切和借景抒懷、不說勝說的情韻。
《無題》 張愛玲
他的過去裏沒有我
曲折的流年
深深的庭院
空房裏曬著太陽
已經成為古代的太陽了
我要壹直跑進去
大喊:?我在這兒!我在這兒呀!?
這首詩出現在胡蘭成談《張愛玲與左派》的文章裏,大概是張愛玲當年寫給胡的情詩。了解這壹背景,可以明白首句為何寫?他的過去沒有我?,已萌生壹絲傷感。流年已逝,而太陽亙古,時空層疊,詩人喊著?我在這兒?跑進去,道出了壹片無悔深情,癡絕浪漫。寥寥幾句,卻充滿張力,語言別致,簡淡疏朗。
《情願》 林徽因
我情願化成壹片落葉,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
或流雲壹朵,在澄藍天,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誌,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
在黃昏,夜半,躡著腳走,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妳;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這些個淚點裏的情緒。
到那天壹切都不存留,比壹閃光,壹息風更少;
痕跡,妳也要忘掉了,我曾經在這世界裏活過。
林徽因這首詩,是與徐誌摩在北京香山見面期間所作。開篇以落葉自喻,又寫流雲與大地沒有牽連,?再莫有溫柔?,以此表達作者內心掙紮的情感,忍痛割斷,含有不舍卻不能不舍。感傷之余,盡是拒絕之意。
三首詩中,冰心的詩清麗自然,張愛玲的詩靈動別致,林徽因的詩婉轉細膩,風格不同各有千秋。
文無第壹,武無第二,對於才華的評價莫衷壹是,每個人的心中自有壹番計較。筆者更愛張愛玲,認為《無題》寫得極美,宛如壹組電影鏡頭,悲喜糾纏,充滿了奇妙況味。那麽,妳更喜歡誰的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