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按創作的時代和詩歌所反映的時代內容,可分為現代詩歌和古代詩歌(古典詩歌)。1919年,"五四"新文學運動開始並發展起來的新詩以及反映現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某些舊體詩,是現代詩歌;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寫作的如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等等舊體詩,是古代詩歌。舊體詩中,除詞和曲之外的詩歌,還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與絕句、律詩等格律詩相對而言,除絕句、律詩以外的舊體詩稱為古體詩;從南朝開始到唐代形成的絕句、律詩、排律等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舊體詩稱為近體詩
按內容,詩歌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抒情詩主要是通過直接抒發作者內心的感受來反映社會生活,根據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詩歌內容,抒情詩又可分為頌歌、哀歌、戀歌、田園詩、山水詩、諷刺詩、史詩等等。敘事詩主要是通過對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現實生活,它以敘事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敘事,壹般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人物形象。
按形式,詩歌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民歌等,它們都具體體現各自不同的形式特點
2. 詩: 文學體栽的壹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
中國古代稱不合樂的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統稱為詩歌
詞: 文體名,詩歌的壹種壹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
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壹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
因此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壹般分上下兩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