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雨的詩句如下:
唐代白居易的《夜雨》
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譯文:
蟋蟀的叫聲時斷時續,壹盞殘燈熄滅了又重新點亮。
隔著窗戶知道下起了夜雨,因為窗外芭蕉葉上傳來了淅淅瀝瀝的雨聲。
註釋:
蛩(qióng):蟋蟀。蟋蟀晴則鳴,雨則歇。
殘燈:油將盡的燈。
詩歌物態生動,情景畢現。由耳聞其聲,到如見其狀、如臨其境,將夜雨描寫得淋漓盡致。全詩通過描摹,抒發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對仗極為纖巧工整:左右相對。
上下相對,如全詩兩聯均為對偶句組成。對偶的運用具有鮮明的節奏感,聲律美。非高手難成此詩。語言運用(《唐宋詩醇》),抒發真情實感,具有樸素美。?
此詩《夜雨》與《夜雪》可以稱姊妹篇。形式壹樣,均是五絕,對仗工整,用物比較。著眼點壹致,皆是憑著主觀直覺去發現描寫,從屋內寫外景,曲折有致。情調相同,孤獨寂寞,含蓄深刻。
芭蕉聽雨入詩,可算白氏之首創。晚唐及宋以後人多用於寄托寂寥的心緒。如林逋的(《宿洞霄宮》),歐陽修的(《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不過這些詩句雖然典雅;但在體驗和描摹雨打芭蕉的生動場面上,與白氏相形見絀。而李義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枯荷易芭蕉,則別出心裁,化而無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