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學會靈活運用佳句的詩句

描寫學會靈活運用佳句的詩句

1. 用來形容學會堅強的詩句

竹石·鄭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註釋] 1. 《竹石》是壹首題畫詩。

2. 咬定:比喻根紮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壹樣。 3. 磨:折磨。

堅勁:堅定強勁。 4. 爾:那。

這句意思說:隨那東南西北風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說] 這是壹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

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

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2. 怎樣在作文中靈活應用詩句和歌詞

壹件事:

壹種“xxxxxxx"的情懷在我的心中縈繞,難舍難分。

真是應了xxx的壹句詩:“xxxxxx”

我不禁想起了三兩句歌詞/詩。 “xxxxx”

眼下的情況/景色,就與“xxxxxx”中所寫的壹樣啊

除了壹件事的文章還可以用片段式,從古到今,寫歷史名人,就可以在描述他們的語言中加入詩句,

如:當魯迅棄醫從文,以犀利的筆鋒刺痛麻木的民眾,我們看到了有壹只偉大的“牛虻”。他用“怒向刀從覓小詩”的大無畏來追隨革命的風起雲湧,以獨臂扛鼎的頑強來壹方正義言壇。是魯迅用挺直的脊梁扛起了“鐵屋的閘門”,“放出真正的國人”;正是這只“牛虻”,在烈火熊熊燃燒中擎起了壹個民族的火炬!

他,蘇軾,才華橫溢,是文壇上的寵兒,然而,他卻是仕途上的棄兒。正因為他的出類拔萃,遭來了別人的冷眼,遭來了別人的嫉妒,也遭來了小人的百般攻擊,他被壹貶再貶,卻依舊心存期望。壹句“壹蓑煙雨任平生”詮釋了他的樂觀,他的笑傲人生。然而歲月無情,天亦無情,“鏡中衰鬢已先斑”的他經得住再三地貶謫嗎?最終,依然愛國的他選擇了放棄仕途上的追求,無數的愛國詩篇從他的筆下橫溢。是啊,或許他早該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五柳先生那樣,遠離宦途;或許他壹生仕途坎坷,都是堅持惹的禍;或許放棄沒有錯。

如果采用片斷是會更方便使用,得分也會比較高。

3. 佳句運用詩句

友誼是什麽?是李白與汪倫辭別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的感慨,是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時(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的勸慰,是方適在別董大時(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的祝願,是岑參送 武判官歸京時(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的張然。

鄉情是什麽?是賀知章回想時(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的郗歔,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時(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帳想,是李白在靜夜裏(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的默吟。

4. 關於學會表達自己的名句,要兩三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論語·公冶長》

譯文:天性聰敏的人大多不愛學習,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問為恥。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進學解》

譯文:業靠勤奮才能精湛,如果貪玩就會荒廢;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隨大流就會毀掉。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論語·為政》

譯文: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論語?雍也》

譯文:對於學習,了解怎麽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比喻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接受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