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搜集並整理詠雪的詩句。

搜集並整理詠雪的詩句。

《觀獵》

原 詩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

[編輯本段]註 釋

1、詩題壹作《獵騎》。《樂府詩集》、《萬首唐人絕句》取此詩前四句作壹首五絕,題作《戎渾》,《全唐詩》亦以《戎渾》錄入卷五壹壹張祜集中,皆誤。

2、渭城:秦時鹹陽城,漢改稱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3、新豐市:故址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北,是古代勝產美酒的地方。

4、細柳營:在今陜西省長安縣,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之地。《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借此指打獵將軍所居軍營。

5、角弓:用獸角裝飾的弓 。

6、眼疾:目光敏銳。

7、暮雲平:傍晚的雲層與大地相連。

8、射雕:北齊斛律光精通武藝,曾射中壹雕,人稱”射雕手“,此隱用其事以贊美將軍。

[編輯本段]譯 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聲強風壹起呼嘯!將軍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銳敏捷的鷹眼,積雪溶化了,飛馳的馬蹄更像是風追葉飄。

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已經來到細柳營。

回頭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裏無垠的大地啊,暮雲籠罩著原野靜悄悄。

[編輯本段]鑒 賞

此詩作年不詳,當非晚年之作。從打獵的高潮寫起,展開壹連串飛動的場面,末兩句以平緩反襯,使剛才的縱橫馳騁之狀仿佛仍然歷歷在目。風格輕爽勁健,結句又耐人回味。

黃生《增訂唐詩摘鈔》卷壹:"起法雄警峭拔,三四音復壯激,故五六以悠揚之調作轉,至七八再應轉去,卻似雕尾壹折,起數丈矣。"

清沈得潛《說詩晬語》卷上雲:"起手貴突兀。王右丞'風勁角弓鳴',杜工部'莽莽萬重山','帶甲滿天地',岑嘉州'送客飛鳥外'等篇,直疑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又:"唐玄宗'劍閣橫雲峻'壹篇,王右丞'風勁角弓鳴'壹篇,神完氣足,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此律詩正體。"

清人施潤章曰:"白尚書以祜觀獵詩,謂張三較王右丞未敢優劣。似尚非篤論。祜詩曰: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萬人齊指處,壹雁落寒空。細讀之,與右丞氣象全別"(《蠖齋詩話》)。

《觀獵》是王維前期描寫將軍射獵情景的詩作。全詩***分兩部分。前四句為第壹部分,寫射獵的過程。

首聯“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采取倒裝句式,巧妙地點明了狩獵者的身份——將軍、狩獵的地點——渭城郊野、天氣狀況——勁風鳴吹以及狩獵的方式——角弓利箭以射之。起句“風勁角弓鳴”頗具突兀之勢,詩“先聲奪人” ,讓讀者順著角弓弓弦在勁風中所發出的尖利聲響去翹首尋覓挽弓者的英武形象,給讀者造成壹種引而不發的懸念。這裏,壹個“勁”字,渲染出風勢之大且猛;壹個“鳴”字又反襯出"風勁"和弓力之強。起句極善“繪聲”的五個字,為將軍的出場成功地創造了壹種具有典型意義的環境氣氛,並為稍後刻劃將軍姿態的英武、動作的敏捷和心情的歡暢作了"定場詩"般的鋪墊,表現出將軍那“挽弓當挽強”、敢於傲風馳騁、勇於和困難作頑強鬥爭的堅韌不拔的強者的精神和氣質。王維詩中的形象往往具有畫的形態和動感,又吸收了音樂的精髓,因此就能兼收詩畫音樂的綜合魅力,特別深刻感人。

頷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主要描寫射獵時的情景。這裏,“草枯”、“雪盡”在繪景的同時,給我們傳達出了冬末春初的季節信息;“鷹眼疾”、“馬蹄輕”正面寫戰馬、獵鷹狩獵時的動作體態,並未直接描繪將軍的神情,但"疾"、“快”卻是將軍內心的感覺,從而準確地從側面渲染出了將軍駕鷹縱馬追逐獵物時身勢的靈巧敏捷和鬥誌的昂揚旺盛。

最後四句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是寫將軍傍晚收獵回營的情景。“忽過”與“還歸”的對稱出現,既刻畫出了將軍騎術高超、獵技神奇和射獵壹天猶精力充沛的形象,又表現出將軍滿載而歸時喜悅輕快的心情。細柳營:在今陜西長安縣,相傳是漢文帝時名將周亞夫駐兵之地。射雕:《北史》載:“斛律光嘗於洹橋校獵,雲表見壹大鳥,射之,正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嘆曰 :‘此射雕手也。’”這裏,詩人活用"細柳營"和"射雕"兩個典故,不僅包含贊美將軍身具周亞夫和斛律光的雄才之意,同時也暗示了這次射獵活動的戰果輝煌。在踏進軍營之際,將軍的壹個“回看”,更是別有韻味。它壹方面顯示出將軍的豪興未盡、希冀擇日再往的心緒和情致,另壹方面也使詩的結尾具有了余音繞梁的含蓄之美。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很善於運用先聲奪人、側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從而使詩的形象鮮明生動、意境恢宏而含蓄。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壹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準確錘煉,鹹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這首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卻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將軍的驍勇英姿,感染力。 在這首詩中王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卻是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功立業。

賞 析 :

詩題壹作《獵騎》。從詩篇遒勁有力的風格看,當是王維前期作品。詩的內容不過是壹次普通的狩獵活動,卻寫得激情洋溢,豪興遄飛。至於其藝術手法,幾令清人沈德潛嘆為觀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盛唐詩中亦不多見。”(《唐詩別裁》)

詩開篇就是“風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角弓鳴”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該具備何等手眼!這又喚起讀者對獵手的懸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將軍的出現,恰合讀者的期待。這發端的壹筆,勝人處全在突兀,能先聲奪人,“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方東樹)。兩句“若倒轉便是凡筆”(沈德潛)。

渭城為秦時鹹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壹絲兒春意。“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壹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三句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裏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壹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三四句初讀似各表壹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壹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 /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折到罷獵還歸。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新豐市”故址在今陜西臨潼縣,“細柳營”在今陜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余裏。此二地名俱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壹時匯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實。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裏”之感。“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壹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裏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湧,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壹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壹雕,因被人稱為“射雕手”。此言“射雕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詩的這壹結尾遙曳生姿,饒有余味。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壹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回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準確錘煉,鹹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

===============================================================

盧綸《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

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註釋]

1.塞下曲:古時邊塞的壹種軍歌。

2.月黑:沒有月光。

3.單於(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裏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4.遁:逃走。

5.將:率領。

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7.逐:追趕。

8.弓刀:像弓壹樣彎曲的軍刀。

譯文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

單於趁黑夜悄悄地逃竄。

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

大雪紛飛落滿身上弓刀。

[簡析]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月黑雁飛高”,月亮被雲遮掩,壹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單於夜遁逃”,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於”,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裏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後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壹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最後壹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鬥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壹逃壹追的氣氛有

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鬥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

《塞下曲》組詩***六首,這是第三首。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字裏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讀後令人振奮。

壹二句“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壹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單於,是古時匈奴最高統治者,這裏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

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準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壹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壹個多麽扣人心弦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妳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壹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鬥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妳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象,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並不是沒有尾,那尾在雲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

《塞下曲》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譯文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

天亮去尋找那只箭,已經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註釋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爭生活的。

②驚風――突然被風吹動。

③引弓――拉弓,開弓,這裏包含下壹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⑤白羽――箭桿後部的白色羽毛,這裏指箭。

⑥沒――陷入,這裏是鉆進的意思。

⑦石棱――石頭的邊角。

這首邊塞小詩,寫壹位將軍獵虎的故事,取材於西漢只學家司馬遷記載當時名將李廣事跡的《李將軍列傳》。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

詩的前兩句寫事件的發生:深夜,山林裏壹片昏暗,突然狂風大作,草叢被喬得刷啦啦起伏抖動;蛙人起落處津津樂道恍恍惚惚有壹頭白虎撲來。這時,將軍正從林邊馳馬而過,他眼疾手快,拉滿弓壹箭射出… …

後兩句寫事件的結果是:第二天清晨,將軍記起昨晚林間的事,順原路來到現場,他不禁大吃壹驚: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見被他射中的原來不是老虎,而是壹座巨石。恐懼感默然蹲在那裏,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鉆進石棱裏去了!請註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縫,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細的尖突的石棱――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藝啊!

有人要問,將軍射老虎,幹嗎不漢時就看結果,還要等第二天早晨?原來的故事並沒說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頭呀!這,就是詩人的藝術處理了。第壹,這樣可以表現將軍的自信,從來是百發百中,這壹次還怕它死不了跑掉嗎?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觀性,讓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當夜就看,固然也能發現是壹場誤會,但很難取得現在這樣的畫面壹般的鮮明效果。

詩,最註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看到詩中箭入石的描寫,我們會油然聯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麽樣子?如果在戰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於是,壹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

———————————————————————————————————————————————————————

塞下曲

盧綸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壹呼。

譯文

將軍配戴著用鷲鳥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繡的旌旗飄帶迎風飄動。

屹立著宣布新的命令,千營的將士壹齊回應。

註釋

鷲翎:箭尾羽毛。

金仆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兩角叉開,若燕尾狀。

蝥弧:旗名。

獨立:猶言屹立。

揚新令:揚旗下達新指令。

賞析

此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壹首。本詩描寫了威武的將軍傳達新命令時的誓師場面,千營軍士的壹同回應,正表現出威武的軍容,嚴明的軍紀及大家必勝的信心,讀起來不免被這種雄壯的氣勢所征服。

匯評

民國·俞陛雲《詩境淺說》:寥寥二十字中,有軍容荼火之觀。

作者簡介:

盧綸(748-800),字允言,唐大歷十才子之壹,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舊唐書·盧簡辭傳》說盧簡辭(盧綸之子)原籍範陽,後來徙家於蒲,未可信。趙遴《因話錄》卷三記其侄趙櫓著《鄉籍》壹書,大誇河中人物之盛,以趙家為最著,說盧綸為趙家的女婿,盧綸的妻子為趙櫓的姑姑,談到外家敬氏,說“先世亦出自河中”。據此可知,盧綸祖上也居河中,不會為範陽人。而很可能因為範陽盧家為名族,便妄指範陽為盧綸祖籍。

===========================================================

梅花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譯文》

墻角裏有幾枝梅花

迎著寒風獨自開放

遠遠的就知道那不是雪

因為有花香飄過來

《註釋》

1.淩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賞析》

古人借用這些意象往往有這樣壹種模式:竹,多以畫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許文字,以竹之斑駁融文之參差,所謂景中寫意。松,以畫,畫姿則聯想盡在松姿中;以詩寫神,則松姿盡在想象中,以畫以詩,展姿現神,皆謂借物言誌。蘭,以植,植之盆庭院,飛香於書齋,蘭香清,書香雅,謂之淡泊,謂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詩可畫,不同的是松以畫傳神,梅以詩傳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蘭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尤為豐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幾句詩句略出了幾枝梅,恰把這幾個特征都寫出來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獨角戲,環境只是作為壹種陪襯,主要還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與環境結合,當然在墨畫中環境可以是空白,然而這就是壹種環境,只不過比較朦朧。

《梅花》中以“墻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墻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墻角為中心,展開了無限的空間,正是空闊處在角落外,見角落便想到空闊。“數枝”與“墻角”搭配極為自然,顯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數枝梅”的姿態。“淩寒”兩字更是渲染了壹種特別的氣氛,寒風沒模糊掉想象中的視線,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趕跑了,帶來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還是直梅,讀者總會覺得腦海中有壹幅有數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畫。“獨自開”三字就如壹劍劈出分水嶺般巧妙地將梅的小天地與外界隔開了,梅的卓然獨“橫”(梅枝不“立”),梅的清純雅潔的形象便飄然而至。“遙知不是雪”,雪花與梅花——自然界的壹對“黃金搭檔”,兩者相映成輝,相似相融,似乎是壹體的。而作者明確“看出”“不是”,並且是“遙知”。為什麽?“為有暗香來”。“暗香”無色,卻為畫面上了壹片朦朧的色彩。清晰與朦朧交錯,就像雪中閃爍著壹個空洞,造成忽隱忽現的動感。也像飄來壹縷輕煙,波浪式的前進,橫攔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筆墨層層展開意境,幾筆實寫提起無限虛景,梅之精神也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讀者神往。

因為梅花的清純雅潔,人們也常用梅花來描寫壹些品格高尚的人.

-==============================================================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譯文》

墻角裏有幾枝梅花

迎著寒風獨自開放

遠遠的就知道那不是雪

因為有花香飄過來

《註釋》

1.淩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

féng xuě sù fú róng shān zhǔ rén

逢 雪 宿 芙 蓉 山 主 人

táng liú cháng qīng

唐 劉 長 卿

rì mù cāng shān yuǎn

日 暮 蒼 山 遠 ,

tiān hán bái wū pín

天 寒 白 屋 貧 。

chái mén wén quǎn fèi

柴 門 聞 犬 吠 ,

fēng xuě yè guī rén

風 雪 夜 歸 人 。

(選自《劉隨州詩集》)

[編輯本段]註釋

1.芙蓉山:地名。

2.蒼山:青山。

3.白屋:貧家的住所。房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編輯本段]譯文

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

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

風雪夜來了我這個投宿的人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千古佳句: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註釋

1.武判官,未詳。判官,官職名。唐代節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節大使,可委任幕僚協助判處公事,稱判

2.中軍:古時分兵為中、左、右三軍,中軍為主帥所居。

3."風掣"壹詞:紅旗因雪而凍結,風都吹不動了。

4.輪臺:見前註。

5胡天:這裏指西域的天氣。

6梨花:春天開放,花作白色,這裏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象梨花開了壹樣。

7珠簾:以珠子穿綴成的掛簾。 羅幕:絲織帳幕。這句說雪花飛進珠簾,沾濕羅幕。

8錦衾(qīn)薄:蓋了華美的織錦被子還覺得薄。形容天氣很冷。

9瀚海:大沙漠。這句說大沙漠裏到處都結著很厚的冰。

10闌幹:縱橫的樣子。

11慘淡:昏暗無光。

12胡琴等都是當時西域地區兄弟民族的樂器。這句說在飲酒時奏起了樂曲。

13轅門:古代帝王巡狩、田獵的止宿處,以車為藩;出入之處,仰起兩車,車轅相向以表示門,稱轅門。

14凍不翻:旗被風往壹個方向吹,給人以凍住之感。

15輪臺:唐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縣,與漢輪臺不是同壹地方。

16白草:西北的壹種牧草,經霜後變白。

17狐裘(qiú):狐皮袍子。錦衾(qīn):錦緞做的被子。

18角弓:用獸角裝飾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凍得拉不開弓。都護:鎮守邊鎮的長官此為泛指,與上文的“將軍”是互文。

19羌笛:羌族的管樂器。

參考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忽然好像壹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鬥艷盛開。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鐵衣太寒冷,難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雲暗淡無光,在萬裏長空凝聚著。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裏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傍晚在轅門外,紛紛大雪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在輪臺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嶺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