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酒在古時候有很多稱呼,您知道幾個呢?

酒在古時候有很多稱呼,您知道幾個呢?

我國釀酒 歷史 悠久,品種繁多,自產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這些名字,大都由壹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壹個特色。

酒的別稱有: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醍醐、黃封、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蘗、春、茅柴、香蟻、浮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藥、酒兵、般若湯、清聖、濁賢……

以釀酒者命名的:杜康、白墮等

以盛裝器具命名的:杯中物、壺觴等

以用途命名的:釣詩鉤、忘憂物、歡伯等

以顏色命名的:綠蟻、黃封、金波等

以典故命名的:老春、曲生等

酒常見的別稱有哪幾個呢?

1.

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創始人,後世將杜康作為酒的代稱。“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白墮:這是壹個善釀者的名字,後用作美酒別稱。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2.

杯中物: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始於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陶潛在《責子》詩中寫道,“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杯中醁:亦作杯中淥、杯中綠,指美酒。南朝王僧孺《在王晉安酒席數韻》:“何因送款款,半飲杯中醁。”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後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觴酌:原為兩種飲酒器具,後亦用作酒的代稱。曹植《酒賦》:“若耽於觴酌,流情縱逸,先王所禁,君子所斥。”韋應物《簡寂觀西澗瀑布下作》:“茶果邀真侶,觴酌洽同心。”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於壺中而得名。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

春盎:唐時多稱酒為春,春盎就是酒盎。亦指代酒。辛棄疾《水龍吟·再題瓢泉》:“冬槽春盎,歸來為我,制松醪些。”元薩都剌《溪行中秋玩月》:“酌獻亦及婢與奴,熙熙春盎無親疎。”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後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獨酌》壹詩中寫道,“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賫我思成”。

3.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掃愁帚、釣詩鉤:因酒能掃除憂愁,能鉤起詩興,故稱。蘇軾《洞庭春色》:“要當立名字,未用問升鬥。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秬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用於祭祀降神。據《詩經·大雅·江漢》記載,“秬鬯壹卣

椒漿: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古代多用以祭神。屈原《楚辭?九歌?東皇太壹》:“奠桂酒兮椒漿。”王維《椒園》:“椒漿奠瑤席,欲下雲中君。”李嘉祐《夜聞江南人家賽神》:“雨過風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

4.

綠蟻:酒面上漂浮的綠色泡沫,因似蟻狀,故名。也用作酒的代稱。謝朓《在郡臥病呈沈尚書》:“嘉魴聊可薦,綠蟻方獨持。”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黃封:酒名。宋代官釀,因用黃羅帕或黃紙封口,故名,後泛指酒。蘇軾《岐亭》:“為我取黃封,親拆官泥赤。”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張養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杯斟的金濃灩灩”。

冰蟻:酒面上清澈的浮沫。借指美酒。清陳維崧《無悶·益都馮相國夫子飲我以太和春賦此奉謝》:“喚取鸕鶿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咬春說餅,滿船藥玉,幾甌冰蟻。”

流霞:對美酒的喻稱。《抱樸子?祛惑》載:“項曼都入山學仙,十年而歸,家人問其故,曰:‘有仙人但以流霞壹杯與我,飲之輒不饑渴。’”庾信《衛王贈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狹邪,喜得送流霞。”李商隱《花下醉》:“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沈眠日已斜。”

瓊漿玉液:用美玉制成的漿液,古代傳說飲之可成仙,喻美酒。

凍醪:即春酒。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詩·豳風·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冰堂:古代美酒名,產於滑州。蘇軾《送歐陽主薄赴官韋城》:“使君已復冰堂酒,更勸重新畫舫齋。”

5.

老春:唐時多稱酒為春,故稱美酒為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釀紀叟》:“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韓翃《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玉佩迎初夜,金壺醉老春。”

曲生:酒的擬人稱呼。鄭棨《開天傳信記》載:“葉法善會朝客數十人於玄真觀,思飲酒。忽壹人傲睨直入,自雲曲秀才,與諸人論難,詞鋒敏銳。法善疑為鬼魅,暗以小劍擊之,其人墜階下,化為滿瓶好酒,眾人揖之曰:‘曲生風味,不可忘也。’”陸遊《初春懷成都》:“病來幾與曲生絕,禪榻煙茶雙鬢絲。”

般若湯:僧徒稱呼酒的隱辭,以避法禁。蘇軾《東坡誌林》中有“僧謂酒為般若湯”的記載。和邦額《夜譚隨錄》:“三哥尚憶去歲中雲,在姑射山石室中,與無壹師,飲般若湯,食穿籬菜。”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平原督郵”是劣酒的隱語。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載:“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劣者謂‘平原督郵’。”從事,美官;督郵,賤職。故以此為比。皮日休《醉中寄魯望壹壺並壹絕》:“醉中不得親相倚,故遣青州從事來。”黃庭堅《醇道得蛤蜊復索舜泉》:“商略督郵風味惡,不堪持到蛤蜊前。”

6.

除此以外,酒有瓊露、瑤漿、香蟻、瓊漿、黃嬌、玄醴、金波、玉友、玉蛆、玉蟻、玉醅、玉酒、玉醞、玉醑、玉液、玉液金波、玉液瓊漿玉人杯、玉漿、玉膏、玉瀝、玉西東、玉東西、玉尊、玉觴、玉醴、玉髓、芳醁、芳蟻、芳醪、芳醑、芳樽、芳醴、春盎、春醁、春醅、春醠、春醞、春醴、春蟻、春釀、老春、旨酒、醑、香曲、香醪、醁、醁波、醅、醁醑、醽、甘醪、甘醴、杜康、白墮、中山、雲液、十旬、狂藥、禍泉、狂水、魔漿、腐腸賊、曲道士、曲居士、甘液、香篘、含春王、甘波、福水、太和湯、糟醨、顧建康、黃封、三酉、答刺孫、打刺孫、大辣酥、盎齊、醠、沈齊、醁、淥、聖人、泛齊、醴齊、醴、醪、醴醪、賢人、賢人酒、醇、醇醪、醇濃、醇酎、醴、醇釀、醹、酎、酦醅、九投、釃、醨、小酒、酏、酏醴、醍、緹、醝、百藥長、火春、黃湯、勁酒、鬯、醅、中尊、醫、酤、上尊等等美麗別稱,有人更是整理出了281種別稱,在此我們就不再壹壹列舉。

飲酒的代稱

銜杯 銜觴 軟飽 杯杓 桮杓 浮白

舉白 轟飲 牛飲 縱酒 觴酌 觥酌 酌

敬酒的代稱

獻酬 奉觴

醉酒的代稱

中酒 中聖人 酩酊 轟醉 熟醉 爛醉 沈醉

白醉 沈醉 大醉 酣醉

酒量的代稱

酒戶 雅量 小戶 大戶五、好酒嗜酒者的代稱

酒徒 酒人 酒朋 酒鬼 酒客 醉漢 醉客 醉魔 酒龍

酒神 酒聖 酒仙 醉翁 醉侯 醉聖 酣中客 醉龍 醉虎 醉士 醉吟 先生

幾千年來,酒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它伴隨著人們的喜怒哀樂,也經歷了歷朝歷代的更叠變換。總感覺酒與詩是永不散的搭檔,詩仙同是酒仙,詩聖亦為酒聖。酒文化貫穿古井,無數文人墨客無不對其揮灑墨汁,因此酒歷來也文人墨客們被賦予無數的美稱。

“歡伯”:漢代焦延壽的“酒為歡伯,除憂來樂”。金代元好問在《留月軒》詩中寫道“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

“掃愁帚”,“釣詩鉤”:宋代大文豪蘇軾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要當立名字,未用問升鬥。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般若湯”:蘇軾在《東坡誌林道釋》中有,“僧謂酒為般若湯”的記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對甘肅皇臺酒的題詞“香醇般若湯”,可知其意。

“綠蟻”、“碧蟻”:白居易在《同李十壹醉憶元九》詩中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曲生”、“曲秀才”:鄭棨在《開天傳信記》中記載:唐代道士葉法善,居玄真觀。有朝客十余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突有壹少年傲睨直入,自稱曲秀才,吭聲談論,壹座皆驚。良久暫起,如風旋轉。法善以為是妖魅,俟曲生復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於階下,化為瓶榼,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

“天祿”:語出《漢書食貨誌》,“酒者,天子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平原督郵”則是壞酒的隱語。

“清聖”、“濁賢”:宋代陸遊在《溯溪》詩中寫有“閑攜清聖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的詩句。

三酉:酒的造字,《說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並說“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逐疏儀狄;杜康造秫酒。”《說文解字》:“酉與酒訓略同,本為壹字”。隸書的“水”旁寫成“三”,故“三酉”構成酒的隱語。周作人《談酒》:“我既是酒鄉的壹個土著,又這樣喜歡談酒,好像是壹定是個與‘三酉’結下了不解之緣的酒徒了。”

瓊漿:指美酒,《楚辭·招魂》:“華酌即陳,有瓊漿些”。元白樸《陽春曲·題情》:“慵拈粉扇閑金縷,懶酌瓊漿冷玉壺”。

瓊液:指美酒。唐溫庭筠《蘭塘詞》:“東溝勞回首,欲寄壹杯瓊液酒”。元王沂《次吳產暉望月寄張孟功韻》:“螟珠看欲濕,瓊液飲還曛”。

玉液:指美酒。南朝梁劉潛《謝晉安王賜宜城酒啟》:“忽值瓶瀉椒芳,壺開玉液”。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之四:“開瓶瀉樽中,玉液黃金脂”。

流霞:泛指美酒。北周庚信《衛王贈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狹邪,喜得送流霞”。明徐祚《投梭記·敘飲》:“雪花釀流霞滿壺,烹葵韭香浮朝露”。六、琥珀:指美酒。唐李賀《殘絲曲》:“綠鬢年少金釵客,縹粉壺中沈琥珀”。清康王宣《擬將進酒》:“何如小槽滴瀝琥珀紅,澆胸頓使金壘空”。

八、浮蟻:亦作“浮蟲豈”,借指酒。唐劉禹錫《酬樂天衫酒見寄》:“動搖浮蟻香濃甚,裝束輕鴻意態生”。元仇遠《題溧陽市》:“欲是旗亭浮蟻美,杖頭能費幾青蚨”。

素蟻:借指酒。三國魏曹植《酒賦》:“或雲拂潮湧,或素蟻浮萍”,唐岑三《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玉瓶素蟻蠟酒香,金鞭白馬紫遊韁”。上述“綠蟻”、“浮蟻”、“素蟻”是指漂浮於古代酒漿中渣滓,狀若螞蟻,十分形象。

杜康:《書·酒誥》:“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穎達疏引漢應劭《世本》:“杜康造酒”。唐皎然《詩式·語似用事義非用事》:“如魏開呼‘杜康’為酒”。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古代好多文人墨客對酒那是癡迷之情不可言表。對酒的彌,稱呼也是多不勝數。其中對酒的稱呼也是千奇百態最有代表性的有:

壺中物、醍醐、狂藥、酒兵、般若湯、清聖、濁。

對酒的忠愛也誕生了好多雅號,酒仙,酒鬼,酒神,酒聖。

中華上下五千年,酒文化源源流長。

我只知道有壹個 壹看到這個詞我就能想象這酒是多好喝[機智]玉液瓊漿[捂臉]

1、十旬:壹種釀制百天的清酒稱“十旬”;

2、大辣酥:蒙古人稱酒為“大辣酥”,亦名“打剌孫”、“答剌孫”;

3、千日酒:亦稱“中山酒”,本為壹種酒名,後泛稱酒;

4、五雲漿:比喻酒好似五彩之雲可變色,故美稱之;

5、五酘:酒再釀名酘,原為酒名,後代稱酒;

6、太和湯:古代對酒的美稱;

7、雲液:古代對酒的美稱;

8、天祿:古人認為酒是天賜的福祿;

9、天祿大夫:對酒的擬人稱謂;

10、玉友:好酒者以酒為友,常飲之,故美稱為“玉友”,亦泛指美酒;

11.玉東西:本指酒杯,亦代稱酒;

12.玉蟻:本指酒上浮起的酒沫,代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