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王勃
1、人物資料: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註《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
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年僅26歲。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壹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2、著名詩句
①原文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選自《滕王閣序》)
②翻譯
落霞與孤雁壹起飛翔,秋水長天連成壹片。
二、李賀
1、人物資料: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
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壹個代表者。
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壹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因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2、著名詩句
①原文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選自《金銅仙人辭漢歌》)
②翻譯
枯衰的蘭草為遠客送別,在通向鹹陽的古道。上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因為悲傷而變得衰老。
三、夏完淳
1、人物資料: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祖籍浙江會稽。明末(南明)詩人、抗清英雄。
父親夏允彜,江南名士。老師陳子龍,抗清將領。夏完淳幼聰慧,“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從軍征戰抗清,十七歲英勇就義。
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領兵激戰,戰敗自殺殉國殉後,夏完淳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壹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等。
2、著名詩句
①原文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選自別雲間)
②翻譯
三年為抗清兵東走西飄蕩,今天兵敗被俘作囚入牢房。無限美好河山失陷傷痛淚,誰還敢說天庭寬闊地又廣。
已經知道黃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別故鄉實在心犯難。鬼雄魂魄等到歸來那壹日,靈旗下面要將故鄉河山看。
四、曹植
1、人物資料: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壹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壹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陳王,11月曹植在憂郁中病逝,時年41歲,遵照遺願,將其葬於東阿魚山。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2、著名詩句
①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選自《七步詩》)
②翻譯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桿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裏哭泣。
豆桿和豆子本是從同壹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麽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麽狠呢?
五、李煜
1、人物資料: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壹位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
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壹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沈,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壹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2、著名詩句
①原文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選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②翻譯
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百度百科——李煜
百度百科——曹植
百度百科——夏完淳
百度百科——李賀
百度百科——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