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馬史,最後兩首詩的修辭手法是什麽?

馬史,最後兩首詩的修辭手法是什麽?

1,回答:

反問句的修辭手法和以物表意的藝術手法。

“何必做金腦,去踩清秋?”意思是我什麽時候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給這匹好馬戴上黃金做的籠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建功立業?

這就是借馬的想法,表達詩人的期待,希望得到重用。

2、原詩:

二十三首馬詩,第五

李賀

大漠沙似雪,燕山月似鉤。

別金腦了,去踩清秋吧。

3.翻譯:

平沙的萬裏在月光下看起來像壹層白霜雪。連綿的燕山山脈上,壹輪明月當空,如鉤。

什麽時候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給這匹好馬套上黃金做的籠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建功立業?

4.註意事項:

燕山——山的名字,在河北省的北部。

鉤-彎刀,壹種古老的武器,看起來像壹彎新月。

金鑼腦-金飾馬籠頭,盡顯馬具奢華。

5.作者簡介:

李賀(790 ~ 816),唐代詩人,被世人稱為“詩鬼”。富昌長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富昌長谷,所以後人稱他為李長谷。李賀長期的抑郁、憂郁的生活方式和貧困的家境困擾著他,使得這位唐代詩壇的璀璨新星在公元816年過早隕落,時年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