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趙雲最後壹次戰役——芒特山之戰是什麽?

趙雲最後壹次戰役——芒特山之戰是什麽?

所謂的趙雲山之戰,是影視作品加工後的藝術形象,不是真實的歷史。

1.2008年,李仁港執導、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拆龍》,趙雲被刻畫成壹個常勝將軍。芒特山是最後壹戰,結果是趙雲在戰鬥中受傷犧牲後騎馬深入敵陣。然而實際上,在趙雲的軍旅生涯中,芒特並沒有參戰,最後趙雲還是死了。?趙雲病逝後,被謚號為“順平侯”。由於趙雲壹生戰鬥,從未失敗,後來被稱為“常勝將軍”。然而在影片中,趙雲在競選過程中多次提到“常勝將軍”的稱號。

2.趙雲跟隨劉備近30年,先後參加了博望坡戰役、長阪坡戰役和江南平定戰役,單獨指揮了入川戰役、漢水戰役和吉谷戰役,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作戰,趙雲還以偏將軍為桂陽太守,留營司馬留守公安,與益軍將軍監督江州。此外,趙雲平定益州時,引用霍去病的故事勸劉備還田宅於民,關羽、張飛被殺後,勸劉備不要伐吳。他被後人稱贊為擁有大量大臣的儒家將軍,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3.山,壹個古老的地名,位於今天的陜西省漢中。《三國演義》中,趙雲被困山中,被關興和張苞救出。景區內的馮明真人寺始於漢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東晉謝安、宋代朱、明代潘復、葉靜等學者都曾來此遊覽。

擴展數據:

陳壽寫《三國誌》時,將、、趙合為壹傳。這五個人雖然各有神勇的評價,但並沒有說有五虎上將。五人的評價都是比作“國之爪牙”。趙雲常勝將軍的稱號在民間廣為流傳,最早的出處難以考證。明清時期也有學者在個人著作中有所提及,但並未直接說出“常勝將軍”壹詞,而是使用了“無敵將軍”、“無敵大將”等詞語。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去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趙雲

百度百科-mount 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