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王初《春日詠梅花二首》詠梅花詩賞析

王初《春日詠梅花二首》詠梅花詩賞析

《梅花·春日詠梅花二首》詠梅花詩鑒賞

王初

靚妝才罷粉痕新,遞曉風回散玉塵。

若遣有情應悵望,已兼殘雪又兼春。

青帝來時值遠芳,殘花殘雪尚交光。

隔年擬待春消息,得見春風已斷腸。

這兩首詩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春日梅花的哀怨之情。

第壹首起首兩句寫梅花逢春雪。壹夜春雪,飄飄揚揚,給梅花披上了嶄新的銀裝,仿佛用脂粉打扮壹新;而拂曉清寒的風又將梅樹上的雪吹得紛紛灑灑。“靚妝”,即脂粉的妝飾,這裏指梅花穿上了雪裝。“遞曉風回散玉塵”,可參見白居易“漠漠復雰雰,東風散玉塵”(《酬對觀贈》)句,“玉塵”,指雪花。“散”字描寫出寒風勁吹,雪花四處飛揚之狀。這兩句寫景,又為下面的抒情作了鋪墊。

“若遣”以下兩句用了擬人化手法。“若遣”,即如果;“悵望”,即悵然懷想,杜甫在《詠懷古跡》詩中寫道:“悵望千秋壹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有情”的梅花為何“悵望”呢?原因是“已兼殘雪又兼春”。梅,是傲霜淩雪之花,愈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梅花開得愈歡欣愈俏麗。而這時雪已是殘雪,季節已是春天,梅的“青春年華”已經壹去不返,她面臨著雕謝零落的命運。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悵然懷想,黯然神傷呢?

第二首詩的題旨與前相同。開頭,詩人變換角度,從春神寫起。“青帝”,即春神,《尚書緯》:“春為東帝,又為青帝。”冬春交替之時,帶著滿身綠意與芬芳的“青帝”跚跚而來,正逢著還散發著悠遠清香的梅花。梅花雖然雕損,春雪雖然融化,卻仍交相輝映,顯出殘冬的風光。“遠芳”,即指梅花芳香之悠長清冽,也指其從冬日而來。詩人不說春天而說“青帝”,把春天擬人化了,使詩句頗有生氣。

第三句起又用擬人手法抒寫梅花之感懷。“隔年擬待春消息”,梅花開在冬季,春天是第二年,所以謂之“隔年”。在冰封大地的冬日,梅花就以其迎霜鬥雪的英姿和清韻長存的芳香期待春天的消息。可嚴冬漫漫,春無蹤跡。等到春風吹綠大地,梅花卻已“憔悴損”,她將伴著殘雪,被遠遠地拋在春天的後頭。所以,詩人寫道:“得見春風已斷腸”。“斷腸”,形容極度思念或悲傷。

詩人“以我觀物”,使梅花帶有了“我”的主觀情感。第壹首寫春日梅花“應悵望”,第二首又寫其“已斷腸”,加深了哀怨的程度。詩句樸素流暢,有較濃的主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