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經關於中藥的詩句

詩經關於中藥的詩句

1.《詩經》中有關"中藥”的句子有哪些

1.《詩經·王風·采葛》全文為:“彼采葛兮,壹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該詩用誇張的比喻,生動地表達了對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主人公在想象他的情人正在田野中采集葛、蕭、艾三種植物,而這三種植物都是中藥。

2.《詩經》中還有壹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它來自《衛風·木瓜》。在詩中,木瓜是用來作為壹種愛情的信物,傳遞美好的情感的。

但是,木瓜還是壹種中藥。木瓜屬薔薇科,味甘、酸,性溫,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等功效。

3.《國風·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壹段,恐怕也是《詩經》中普及率相當高的名句。詩人用春天桃花的艷麗嬌美來形容少女的美好年華,詩中描述出壹幅“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的田園風光,使人產生無比美好的遐想。

所以桃花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趨之若鶩的觀賞植物,有關桃花的詩文可以說汗牛充棟。可是桃的花以及花開後結的果實卻是藥。

4.《國風·王風》中的《中谷有蓷》是壹首被離棄婦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其中第壹章是這樣寫的:“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

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整篇意思不難理解,只是其中那個“蓷”字有點艱澀。這個字讀“推(tui)”,就是壹種中藥——益母草的古稱。

益母草可謂是“婦科聖藥”,是壹種唇形科草本植物,以其幹燥的地上部分入藥,味辛、苦,性涼,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之功效。5.《國風·鄭風》中的《東門之墠》,第壹段是:“東門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這又是壹首情詩,大意是:“東門有片廣場,茹藘在山坡上生長。

她家離我近在咫尺,而人卻像在遠方。”其實最關鍵的是那“茹藘”,其發音“如驢(rulü)”,那是壹種叫“茜草”的植物。

它屬於茜草科,為攀援性草本植物,其根狀莖和其節上的須根均為紅色,可作染料,茜草也是壹種活血袪瘀的中藥。其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等功效。

常用於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等病癥。

2.《詩經》中有關"中藥”的句子有哪些

1.《詩經·王風·采葛》全文為:“彼采葛兮,壹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

三秋兮。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該詩用誇張的比喻,生動地表達了對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主人公在想象他的情人正在田

野中采集葛、蕭、艾三種植物,而這三種植物都是中藥。

2.《詩經》中還有壹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

好也。”

它來自《衛風·木瓜》。在詩中,木瓜是用來作為壹種愛情的信物,傳遞美好的情感的。

但是,木瓜還是壹種中藥。木瓜屬薔薇科,味甘、酸,性溫,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等

功效。

3.《國風·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壹段,恐怕也是《詩經》中普及率相當高的名句。詩人用春天桃花的艷麗嬌美來形容少女

的美好年華,詩中描述出壹幅“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的田園風光,使人產生無比美好的

遐想。所以桃花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趨之若鶩的觀賞植物,有關桃花的詩文可以說汗牛充棟。

可是桃的花以及花開後結的果實卻是藥。

4.《國風·王風》中的《中谷有蓷》是壹首被離棄婦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其中第壹章是這樣

寫的:“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整篇意思不難理解,只是其中那個“蓷”字有點艱澀。這個字讀“推(tui)”,就是壹種中

藥——益母草的古稱。益母草可謂是“婦科聖藥”,是壹種唇形科草本植物,以其幹燥的地

上部分入藥,味辛、苦,性涼,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之功效。

5.《國風·鄭風》中的《東門之墠》,第壹段是:“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

甚遠。”這又是壹首情詩,大意是:“東門有片廣場,茹藘在山坡上生長。她家離我近在

咫尺,而人卻像在遠方。”

其實最關鍵的是那“茹藘”,其發音“如驢(rulü)”,那是壹種叫“茜草”的植物。它屬

於茜草科,為攀援性草本植物,其根狀莖和其節上的須根均為紅色,可作染料,茜草也是壹

種活血袪瘀的中藥。其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等功效。常用於

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等病癥。

3.關於藥的詩句詩經

1、《集藥名次韻》 洪皓

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

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

2、《藥名》 馮夢龍

農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頭無渡船。

就在溪邊眠壹覺,蓑衣箬笠護頭邊。

3、《滿庭芳》 辛棄疾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沈香。

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

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壹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

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

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

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4、《桂枝兒》 馮夢龍

妳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願對威靈仙發下盟誓。

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嚅為伊耽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

4.《詩經》中出現的中藥名***有多少種

具體我還沒考證,只能給壹個網上的答案:

創作於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的《詩經》,是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305篇 7200余行,內容多反映王室諸侯慶典、祭祀、宴請、婚嫁、民間農事、人民生活的痛苦及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全書提到的動植物338種,其中植物178種,動物160種,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藥用植物、芳草、野菜及野生草木。曾有說,《詩經》中有藥用植物100種、80種或50種,把它作為藥學發展到壹定程度的旁證。但細看詩文,只有其名,未言藥用。現從嶽麓書社2000年出版的蔣見元、程俊英註譯《詩經》中,擇舉數例加以說明。

例壹卷耳,今為祛風除濕藥蒼耳,主用其果,名蒼耳子,亦有用全草者。《周南·卷耳》詩文為:“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可譯為:采了又采蒼耳菜,就是不滿小淺筐。心中想著心上人,把筐放在大路旁。卷耳是供婦女們采集的野菜。藥用首載於東漢《神農本草經·中品》,謂主風寒頭痛,風濕痹痛。孫思邈收入《千金要方·食治》篇,謂有小毒,說明唐時仍可做野菜。

例二木瓜,今為除濕療痹藥。《衛風·木瓜》詩文為:“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可譯為:妳送我壹個木瓜,我回報壹塊玉佩。不僅是為了回報,是表示永遠相好。可玩可食的青黃色木瓜,是情人間的贈物。藥用首載於魏晉間《名醫別錄》,名木瓜實,謂主濕痹邪氣,霍亂吐下,轉筋不止。

例三芍藥,今為養血平肝藥。《鄭風·溱洧》中有芍藥。詩文為:“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譯文為:溱水流、洧水淌,三月冰融水流暢。壹對青年男和女,手拿蘭草驅不祥。女孩說:“咱們去看看?”男孩道:“我已去過了壹趟。”“陪我再去又何妨!洧水外,河岸旁,真是好玩又寬廣。”男男女女在河邊,互相逗笑好歡暢,送支芍藥莫相忘。芍藥是戀人分手時的贈物,好似今日象征愛情的紅玫瑰。藥用首見於《五十二病方》,後收入《神農本草經·中品》,謂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等。

例四蓷,今為活血調經藥益母草,種子亦入藥名茺蔚子。《王風·中谷有蓷》詩雲:“中谷有蓷,暵其幹矣。有女仳離,暵其嘆矣。暵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可譯為:山谷長著益母草,天旱不雨草枯焦。有位女子被遺棄,又悲又憤氣難消。又悲又憤氣難消,後悔嫁人沒選好。枯焦的益母草,用來比喻主人公內心的痛苦、體態的憔悴。藥用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上品》,名茺蔚子,謂主明目益精,久服輕身。莖,主風疹瘙癢,可作浴湯。以益母草名入藥,首見宋代《本草圖經》。

以上四例,當時均非藥用植物。實際上,詩中的所有植物,都只是提出了名,未言有何藥用。但是,《詩經》中的個別植物,含有人們已知的某種藥用價值,可以視為藥用植物。

如芣苢,壹般釋為車前草,為今之利尿退腫藥。《周南·芣苢》篇,今人認為是壹群婦女,在采集車前子時隨口唱的短歌:“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譯為:采了又采車前草,快點把它拾起來。采了又采車前草,快點把籽抹下來。原來,采車前草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它的種子車前子。車前子形體極小,既不能食也不能玩,認為可治不孕和難產。那時丈夫們常在外從軍或服徭役,婦女在家生活艱難,不孕和難產是困擾婦女的兩大難題。

芣苢還有人釋為薏苡。今人趙曉明詳細考證,芣苢不是車前,而是有六千年栽培史的糧食作物薏苡。甲骨文中有薏苡,並記載用它來釀酒。古人也認為,薏苡“食之宜人”、“令人宜子”,有助生育。

《衛風·伯兮》中的諼草,即今之萱草、金針菜,認為能舒暢情誌,令人忘憂。《鄭風·溱洧》中的蕳,是壹種芳香的蘭草,用之沐浴或佩帶,可芳香辟邪,帶來安康吉祥。另外,《王風·采葛》中的艾、多首詩涉及的蒿之類,采來曬幹紮把,點燃作灸用止痛,或生煙熏蚊,或燒灰淋水取汁浣衣,都是當時的藥用植物。但像這樣的藥用植物,可能不超過20種。到後來,它們中的多數植物,才逐漸作為藥用。

《詩經》涉及的藥用植物,為什麽會這樣少?壹是《詩經》時代,醫學理論尚在孕育之中,用藥治病也處於探索的初期,用藥本來就少;二是《詩經》本身是詩歌集,不會刻意去記載些藥用植物。

5.關於天然藥物的古詩句

四季歌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誌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壹回雨露壹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壹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馮夢龍的《桂枝兒》:

妳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願對威靈仙發下盟誓。細辛將奴想,厚樸妳自知,莫把我情書也當破故紙。

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嚅為伊耽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妳果是半夏當歸也,我情願對著天南星徹夜的等。

中藥名聯

煩暑最宜淡竹葉

傷寒尤妙小柴胡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玫瑰花開,香聞七八裏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辛棄疾 滿庭芳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沈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壹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藥名次韻

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

6.求壹些中藥詩

懷舊事

喝馬藍關路,王孫欲斷腸。

風揚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誌遠情難棄,心高意已傷。

春長山月寂,莫若早回鄉。

詩中嵌馬蘭、王孫、羊桃、郁李、誌遠、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藥

古出塞

天雄誌遠憶當年,赤箭長刀鎮遠巔。

劍戟如柴胡虜懼,兵聲似水銀光延。

休雲母念多幽咽,莫感當歸寫淚箋。

此夜防風多野火,王孫意氣守關邊。

詩中嵌天雄、誌遠、赤箭、柴胡、水銀、雲母、當歸、防風、王孫九味中藥

燕歸梁·藥名遙侶

白紙無情對影單,半夏鵲聲歡。

思君當歸理金簪。忍獨活,夢西番。

王孫寶刃,天雄汗血,防風夜披氈。

赤箭射缺玉門關。鐵衣冷,思東川。

詞中嵌白芷、半夏、當歸、獨活、王孫、天雄、防風、赤箭、鐵衣九味中藥

7.詩經中藥材簡介及其文化意義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詩經·小雅·出車》),其中的“蘩”即是中藥白蒿,功能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神農本草經》認為“主五藏邪氣,風寒濕痹,補中益氣,長毛發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饑”。

又如“四月秀葽”(《國風·豳風·七月》),“葽”即是中藥遠誌,遠誌有安神、祛痰、消腫之功用。

又如“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詩經·召南·草蟲》)、“中谷有蓷”(《詩經·國風·王風·中谷有蓷》)。“薇”即野豌豆,功能補腎調經,祛痰止咳;“蓷”即中藥益母草,功能活血調經、利水消腫。

8.贊美古代名中醫的詩句80

靜夜思 [宋]·辛棄疾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沈香。

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相映,從容起、弄水銀塘。

連翹首,掠過半夏,涼透薄荷裳。壹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

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

當歸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黃。南宋詩人辛棄疾以雲母、珍珠、防風、沈香、郁金、黃柏、桂枝、蓯蓉、水銀、連翹、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輕粉、粉黛、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藥名搭配在壹起寫了這首詞。

這首詞,把壹個深閨中的婦女,在戰亂年代的夜闌更深之時,獨守空房,思念遠離家鄉,征戰在沙場的丈夫那種悲切淒涼的心情,抒發得淋漓致盡,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北宋進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間,他堅貞不屈,以詩明誌,留下了眾多的愛國詩篇。《集藥名次韻》就是其中之壹,很有代表性。

詩雲: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十分巧妙地將五位中藥“獨活、續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沈執著的愛國懷鄉思母之情,感人肺腑。

中藥名入家書,情真意切母親高堂:來信郎讀(狼毒),今書白紙(芷)。知母酸辛,獨活空房;夜臥荊芥,日飲豆根。

聞之血竭,似劍穿胸(川芎)!兒穿山甲,披滿天星;苦戰生地,綿馬貫眾。思母續斷,難為苦參!雲母自重,輕粉厚衣;冬當防風,夏避蜈蚣;春食山藥,秋嘗桂肉。

常山崎嶇,行防滑石,萬事細心(辛),不急性子。夏盡蟬蛻,示兒當歸。

天高地黃,兒當回鄉(茴香)!叩母千年健安!不孝兒敬上(每句含壹藥名,***含29 味中藥名)中藥入詩,朗朗上口“藥名詩”起於何時,眾說紛紜。清趙翼說:“藥名入詩,三百篇中多有之”。

幾千年來,壹些文人學士與中草藥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借用藥名中的字義或諧音,來表達某種特定的含意,讓枯燥的草藥名給人以閑情逸致與美的享受。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糇糧。淩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壹首詠藥詩《采地黃者》。

白居易的詩涉及詠藥者多達百首,《采地黃者》是其中之壹。作者通過采地黃這壹具體過程,把采挖者那種艱辛和痛苦的生活情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宋徽宗時戶部員外郎孔平仲,字義甫,進士出身,史載其“長史學,工文詞,著續世說,繹解稗詩”。在《宋詩記事》中載其寫的兩首《藥名體》詩: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鉤簾陰卷柏,障壁坐防風。客土依雲實,流泉架木通。

行當歸雲矣,已逼白頭翁。 其二雲:此地龍舒國,池黃獸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魚。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麥疏。

題詩非杜若,箋膩粉難書。詩中***嵌入常山、甘草、卷柏、防風、雲實、木通、當歸、白頭翁、地龍、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等16種藥名。

詩人巧妙地運用這些藥名,從微觀到宏觀,勾畫了壹幅山村野夫居住茅屋、眼望飛雲、耳聽泉聲、安樂自得的閑逸神情。在這“龍舒國”裏,松杉參天、野橘遍地、石乳溶洞、麻麥阡陌,好象世外桃源壹樣,別賦新意,頗有感染力。

藥名詩寫得最多的,大概當數北宋的陳亞,宋代揚州的陳亞,是著名的文士,又是壹位作嵌藥名詩的能手,他的嵌藥名詩很多,“風雨前湖近,軒窗半夏涼”(嵌入前胡、半夏二種藥)就是較好的詩中名句。他的詠牛詩“地名京界足親知,托借尋常無歇時。

但看車前牛頸上,十家皮沒五家皮。”中就嵌入了荊芥(諧音)、無蠍(諧音)、車前、五加皮(諧音)四味藥。

全詩又緊扣詠牛主題,可謂匠心獨運。1、四季春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遠誌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問澤蘭。

夏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秋秋菊開花遍地黃,壹日雨露壹回香;牧童去取國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冬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壹層層;待到雪消陽起時,門外戶懸白頭翁。2、懷舊事喝馬藍關路,王孫欲斷腸。

風揚桃蕊嫩,露郁李花香。誌遠情難棄,心高意已傷。

春長山月寂,莫若早回鄉。詩中嵌馬蘭、王孫、羊桃、郁李、誌遠、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藥3、古出塞天雄誌遠憶當年,赤箭長刀鎮遠巔。

劍戟如柴胡虜懼,兵聲似水銀光延。休雲母念多幽咽,莫感當歸寫淚箋。

此夜防風多野火,王孫意氣守關邊。詩中嵌天雄、誌遠、赤箭、柴胡、水銀、雲母、當歸、防風、王孫九味中藥4、燕歸梁·藥名遙侶白紙無情對影單,半夏鵲聲歡。

思君當歸理金簪。忍獨活,夢西番。

王孫寶刃,天雄汗血,防風夜披氈。赤箭射缺玉門關。

鐵衣冷,思東川。詞中嵌白芷、半夏、當歸、獨活、王孫、天雄、防風、赤箭、鐵衣九味中藥楹聯巧用藥,巧思妙解自古以來壹些文人墨客和醫家給人們留下許多“藥名對聯”的故事,讀來別有壹番情趣,令人拍手叫絕。

現特輯部分,以饗讀者。有壹中藥店貼聯:“慈姑穿山采紅花,走遍生地熟地,蘇子過江尋紫草,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