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創作的壹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動著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寫靜態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之景。第三句寫出發和前往的地點,第四句寫思念友人之情。全詩連用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壹幅千裏蜀江行旅圖,語言自然流暢,構思新穎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顯示了青年李白的藝術天賦。
作品名稱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快速
導航
註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鑒賞
後世影響
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峨眉山月歌⑴
峨眉山月半輪秋⑵,影入平羌江水流⑶。
夜發清溪向三峽⑷,思君不見下渝州⑸。[1]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兩山峰相對,望之如蛾眉,故名。
趙玄荒院士楷書刻石拓片《峨眉山月歌》
⑵半輪秋:謂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個車輪。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東北。源出寶興縣北,東南流經雅安、洪雅、夾江等地,到樂山匯大渡河,入岷江。
⑷發:出發。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省犍為縣,在峨眉山附近。三峽:《樂山縣誌》謂當指四川省樂山縣之嘉州小三峽:犁頭峽、背峨峽、平羌峽,清溪在黎頭峽之上遊。壹說指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⑸君:指峨眉山月。壹說指作者的友人。下:順流而下。渝州:唐代州名,屬劍南道,治所在巴縣,即今重慶市。[2] [3]
白話譯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妳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4]
創作背景
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當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在離開蜀中赴長江中下遊的舟行途中,寫下此詩。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5] [6]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壹。
微刻《峨眉山月歌》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裏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詩人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壹幅千裏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以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壹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裏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沈。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豪邁,也有思鄉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壹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真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見,***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它被視為絕唱,其原因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壹具有象征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壹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於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讀起來也就覺不著痕跡,妙入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