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關於黃河的詩句 1.能詳細解釋王安石古詩《黃河》詩句的意思嗎
意思是黃河的水源自昆侖山,貫穿神州大地,氣勢磅礴;壹路風沙,壹路波浪,壹旦洪水決堤,萬千的黎民百姓將無家可歸。
原文:派出昆侖五色流,壹支黃濁貫中州。吹沙走浪幾千裏,轉側屋閭無處求。
出自——北宋宰相王安石的詩《黃河》。
這首詩寫在深秋之時,清晨,天上繁星點點,殘月漸逝,周遭還有陣陣雞鳴。因著戰亂,朝廷不得不征兵。戰馬嘶鳴,仿佛是對離人的不舍。回看自己的親人,淚流滿面。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壹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壹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沈、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壹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吊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壹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百度百科—王安石
2.有關描寫黃河的詩句
1、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王維
2、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6、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7、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9、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浪淘沙》
10、派出昆侖五色流,壹支黃濁貫中川。--王安石《黃河》
11、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12、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王昌齡
13、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杜甫《黃河二首》
14、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
15、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
16、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17、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裏觸龍門。
18、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19、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淩黃河。--李白
20、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李商隱
21、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白居易
22、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裏黃河繞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3.關於黃河的古詩詩句
1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 2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 3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李白>) 4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 5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6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唐《浪淘沙》) 7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張養浩《潼關懷古》) 8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9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10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11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12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13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14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15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16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17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黃河二首 唐杜甫 18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黃河二首 唐杜甫 19 黃河搖溶天上來,玉樓影近中天臺。————河陽詩 唐李商隱 20 左右分京闕,黃河與憨礎封飛莩讀鳳嫂脯譏宅連。
——————陜城即事 唐姚合 只找到那麽多。
4.20首關於黃河的古詩
《黃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壹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裏,轉側屋閭無處求。
、《浪淘沙》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二首》唐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願驅眾庶戴君王,混壹車書棄金玉。
《詠史詩·黃河》唐胡曾
博望沈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
《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早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題天柱峰》唐 白居易
太微星鬥拱瓊臺,聖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壹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鬥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關於黃河的詩句賞析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 更上壹層樓。 這是壹道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作者是唐朝著名邊塞詩人王之渙。
說到“著名詩人”,並不是說他做詩很多(比如清朝某位明君壹生寫詩四萬,我們也不稱其“著名”),而是說他做的詩非常“經典”,現存其六首詩當中,便有兩首頂級絕句,除了《登鸛雀樓》之外,還有那首《出塞》(又名《涼州詞》),都是婦孺皆知的名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寥寥十個字,便勾勒出壹幅雄渾壯美的山水圖畫。
其氣象毫不亞於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付回”;而其筆法的“隨意”、“直白”,又能和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黃河落日圓”相比。《紅樓夢》四十八回,香菱論詩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
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壹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
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我們有時習慣於另辟蹊徑、故作高深,反而把詩句弄得不倫不類、生澀怪病。
我們走得太遠,以至於忘了來時的路。唐詩的高明就在於它的自然和率真!自宋以後,詩詞中強用生詞的、狂用典故的,比比皆是,但糾其實質卻十分蒼白,還不如壹位老農直來直去壹吼壹哭來得快活! 以至於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納蘭詞時這樣講:“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壹人而已”。 詩貴在清新自然。
“漢人”玩兒慣了文字遊戲,反而不如“滿人”的“返璞歸真”了。(當然這話有點絕對)。
而《登鸛雀樓》的高明之處,更是在於結句,不經意間引出了“登高――望遠”的哲意來。哲理詩在宋代比較流行,很多文人做詩也力求挖出哲理來,然而“相請不如偶遇”,與其刻意地“編排”,不如自然的流露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的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壹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
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壹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遊,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
“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壹瀉千裏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表現的是壹種靜態美。
同時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次句“壹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壹,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
“黃河遠上白雲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
“壹片”是唐詩習用語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壹片”、“壹片孤雲”等等),這裏相當於“壹座”,而在詞采上多壹層“單薄”的意思。這樣壹座漠北孤城,當然不是居民點,而是戍邊的堡壘,同時暗示讀者詩中有征夫在。
“孤城”作為古典詩歌語匯,具有特定涵義。它往往與離人愁緒聯結在壹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鬥望京華”(杜甫《秋興》)、“遙知漢使蕭關外,愁見孤城落日邊”(王維《送韋評事》)等等。
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為下兩句進壹步刻劃征夫的心理作好了準備。 詩起於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戍守者處境的孤危。
第三句忽而壹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
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
“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系。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
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
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壹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征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沈含蓄,耐人尋味。
這第三句以問語轉出了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壹語入詩也與征人離思有關。
《後漢書。班超傳》雲:“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所以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中唐以後的某些邊塞詩(如張喬《河湟舊卒》)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此詩雖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
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手法的委婉蘊藉,也可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國戍邊責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
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
6.關於黃河的詩句
描寫黃河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裏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關於描寫長江的詩句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7.王安石的《黃河》整首詩的意思
我來回答這首詩寫在深秋之時,清晨,天上繁星點點,殘月漸逝,周遭還有陣陣雞鳴。
因著戰亂,朝廷不得不征兵。戰馬嘶鳴,仿佛是對離人的不舍。
回看自己的親人,淚流滿面。在這黃河之上,河水滾滾不停歇,這湍流之水,被擊打的飛濺,遠看那雲,卻好似惹上的淡淡哀愁。
出征在外的人又想起了在家的親人,也不禁愁容滿面。不覺走到了野外,地勢低平開闊,卻有壹股寒意襲來,身冷,心更冷,這棠棣的葉子也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作者通過對野外淒涼蕭瑟環境的描寫,對親人被征做征夫而不能骨肉團聚,對征夫的心理,描寫表達了對戰亂的痛恨,對人民生活的深深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