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2、《元日》唐代詩人成彥雄
原文: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裏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譯文:夜晚歸來與大家舉杯同祝又已增歲添壽,不經意卻看到鏡中的自己已兩鬢斑白。正對著鏡中自己偷偷笑了起來,看來這屠蘇美酒怕是無法率先品嘗了。
3、《新年》唐代詩人賈島
原文:
嗟以龍鐘身,如何歲復新。
石門思隱久,銅鏡強窺頻。
譯文:嘆息著這年老的身體怎麽能像年壹樣循環更新呢。在石門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隱退,看見銅鏡裏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窺視。
2.王維春節的詩句描寫除夕的詩句有:除夜
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壹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壹年。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3.元旦的古詩10首簡單詩話說元旦,流傳至今,古代有不少名人詩詞是關於元旦的。從元旦的古詩名句中可以看出古代元旦的習俗文化,下面是10首描寫元旦的古詩,讓我們壹起來欣賞吧!
元旦的古詩名句:描寫元旦的古詩10首
1、《守歲》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裏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5、《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6、《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7、《丁卯元日》
清·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8、《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9、《元日·玉樓春》
宋·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10、《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光陰荏苒,時節更替,不知不覺之間,又是壹年的元旦到,就讓我們迎著新年的腳步,聆聽著即將敲響的新年的鐘聲。壹起吟誦元旦的古詩名句感受著元旦的節日氣氛吧!
4.王維描寫節日的詩《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興宗》
夜靜群動息,蟪蛄聲悠悠。庭槐北風響,日夕方高秋。思子整羽翰,及日當雲浮。吾生將白首,歲晏思滄州。高足在旦暮,肯為南畝
中秋節
雜詩(其二)
王維(唐)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邊塞詩
《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
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5.王維春節的詩句描寫除夕的詩句有:除夜 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壹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壹年。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6.關於元旦的古詩詞加譯文加賞析南朝·梁蕭子雲《介雅》(其三)雲: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趨拜齊袞玉,鐘石變簫韶。日升等皇運,洪基邈且遙。
賞析:此詩寫出了元旦朝賀,眾臣趨拜,鐘石奏鳴的莊嚴肅穆的景象。唐宋因襲此風尚。
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獻歲視元朔,萬方鹹在庭”,是從接受朝拜的皇帝的視角記載元朔之日萬方在庭的場景;盛唐中唐之際的詩人盧綸等人,則是從朝拜者士大夫的角度記載百官朝賀的盛況:“萬戟淩霜布,森森瑞氣間。垂衣當曉日,上壽對南山。
濟濟延多士,躚躚舞百蠻。小臣無事諫,空愧伴鳴環”(盧綸《元日早朝呈故省諸公》),“鳴佩隨鹓鷺,登階見冕旒 ”(盧綸《元日朝回中夜書情寄南宮二故人》), “天顏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萬物知”,“微臣願獻堯人祝,壽酒年年太液池”(楊巨源《元日觀朝》),“丹鳳樓前歌九奏,金雞竿下鼓千聲”(楊巨源《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鳳樓門下宣赦相公稱賀二首·其壹》)。
這些詩句,描繪了百官於元旦早朝慶賀新年的場景:從萬戟森森的禦前警衛中趨步前行,文武百官依照官階品位依次行禮稱賀,然後,在鼓樂歌舞中舉行酒會。元日是萬民慶祝的佳節。
唐代詩人盧照鄰的《元日述懷》寫道:筮仕無中秋,歸耕有外臣。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風光動風鄰。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賞析:此詩以人歌、花舞、歲酒、草色、風光等人事景物描繪出壹派欣欣向榮的爛漫春色。“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表達了詩人盼望民富國強,幸福安康的美好願望。
唐代詩人孟浩然的《田家元日》,表現了農村新年的情形: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賞析:這首詩寫詩人的親身經歷,作於他去長安應試的那年春節。首聯的意思是:昨天夜裏北鬥星的鬥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壹年又開始了。
鬥:指北鬥星。回北:指北鬥星的鬥柄從指向北方轉而指向東方。
古人認為北鬥星鬥柄指東,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頷聯說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
頸聯寫詩人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裏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壹起勞作。這兩聯敘寫了自已的隱居生活內容,表明自己關心農事,親近農民,也隱隱透露了作者不甘隱居躬耕的心情。
尾聯寫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壹年是豐收年。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民非常重視觀測天象,註意氣候、節令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其中雖有某種程度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壹定的科學價值。
此詩筆調簡樸,卻形象生動地描寫出農家歡度春節,期望新年豐收的內心世界和過節的獨有特色。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元日示宗武》,寫出了作為父親的眷眷之情:汝啼吾手戰,吾笑汝身長。
處處逢正月,迢迢滯遠方。飄零還柏酒,衰病只藜床。
訓喻青衿子,名慚白首郎。賦詩猶落筆,獻壽更稱觴。
不見江東弟,高歌淚數行。賞析:此詩是詩人在元日寫給小兒子宗武的,表現了父親對兒女的關愛之情:聽到兒子的哭聲自己的手就發抖,見到兒子身體長高了就高興得直笑。
接著寫自己的艱難處境:四處漂泊,滯留遠方,連過年也不能回來。身體體弱多病,只好借酒澆愁。
詩人告誡兒子,要從小努力奮發,不要像自己做“白首郎”。詩的結尾懷念漂泊在江東近無消息的五弟杜豐,高歌中不由得淚流滿面。
整首詩寫道情真意切,充滿了人間真情。唐代詩人劉長卿的《新年作》,流露出了深沈的思鄉之情: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賞析:劉長卿進士及第只比王維晚三年,應當屬於盛唐詩人。
但他的詩名著於上元、寶應年代以後,因此文學史上把他列為中唐詩人。他的詩屬於王、孟壹派,五言詩最著名,也最自負,曾自以為“五言長城”,這是無人能夠超越的意思。
他是壹個剛正不阿、負責任事的人,因而使他在仕途上屢經蹉跌。據說在肅宗至德年間,他任轉運使判官的時候,得罪了上司鄂州觀察使吳仲儒(名將郭子儀的女婿)。
吳仲儒誣告他貪贓二十萬貫,因而貶謫為嶺南南巴縣尉。這首風調淒清、意蘊深沈的思鄉之作,就是在這時寫成的。
首聯點題,交代時間、地點。每逢佳節倍思親,詩人的思鄉之情自然更加迫切難抑了。
“天畔”,天邊,這裏指嶺南;“潸然”,淚流的樣子;獨處異鄉,又逢新年,思鄉情切的詩人怎能不黯然神傷,老淚縱橫呢?開篇的“切”和“獨”,奠定全詩孤苦悲淒的情感基調。頷聯承上抒發感喟:“老”、“居人下”是詩人自況;壹個“至”字,滿含年老失時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憤:剛正到老,卻落了個受人陷害、寄人籬下的下場!沈痛之情平淡道出,反而更顯沈痛;“客”,指詩人自己;“春歸”,春回大地、回故鄉,有擬人意;壹個“先”字,既有羨慕:要是自己能像春天壹樣,早早回到故鄉,那該多好啊!更有埋怨:我還在天涯漂泊,春天怎麽就先行回歸了呢?年老失意,春歸己留,正是詩人“潸然”的原因。
頸聯描寫身處的環境:“同”、“***”二字,寫盡了詩人孤獨無告、迷惘無。
7.與元旦有關的古詩和圖畫關於元旦的古詩
1、《守歲》
唐·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裏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5、《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6、《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7、《丁卯元日》
清·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8、《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