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牛郎織女詩句

牛郎織女詩句

《詩?小雅?大東》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院彼牽牛,不以服箱。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日夜女歌九首 樂府詩集卷四十五 清商曲辭二

三春怨離泣,九秋欣期歌。駕鸞行日時,月明濟長河。

長河起秋雲,漢渚風涼發。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風起漢曲,素月明河邊。七章未成匹,飛燕起長川。

春離隔寒暑,明秋暫壹會。兩嘆別日長,雙情若饑渴。

婉孌不終夕,壹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畫夜長懸絲。

靈匹怨離處,索居隔長河。玄雲不應雷,是儂啼嘆歌。

振玉下金階,拭眼矚星蘭。惆悵登雲軺,悲恨兩情殫。

風驂不駕纓,翼人立中庭。簫管且停吹,展我敘離情。

紫霞煙翠蓋,斜月照綺窗。銜悲握離袂,易爾還年容。

(魏)曹丕《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晉)蘇彥《七月七日詠織女詩》

火流涼風至,少昊協素藏。織女思北征,牽牛嘆南陽。時來嘉慶集,整駕巾玉箱。瓊佩垂藻蕤,霧裙結雲裳。金翠耀華輜,軿軒散流芳。釋轡紫微庭,解襟碧琳堂。忻燕未及究,晨暉照扶桑。仙童唱道情,盤螭起騰驤。悵悵壹宵促,遲遲別日長。

(南朝)沈約《織女贈牽牛詩》

紅妝與明鏡,二物本相親。用持施點畫,不照離居人。

往秋雖壹照,壹照復還塵。塵生不復拂,蓬首對河津。

冬夜寒如此,寧遽道陽春。初商忽雲至,暫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

(南北朝)謝惠連《七月七日 夜詠牛女詩》

落日隱櫩楹,升月照簾櫳。團團滿葉露,析析振條風。

蹀足循廣除,瞬目矖曾穹。雲漢有靈匹,彌年闕相從。

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

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傾河易回斡,欵情難久悰。

沃若靈駕旋,寂寥雲幄空。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

沈吟為爾感,情深意彌重。

(初唐)宋之問《七夕》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初唐)杜審言《七夕》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唐)何仲宣《七夕賦詠成篇》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淩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唐)李中《七夕》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彩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唐)杜牧《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七夕》

雲階月地壹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唐)劉禹錫《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唐)劉禹錫《七夕二首》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滿空天是幕,徐轉鬥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啟雲帳,神馭上星橋。初喜渡河漢,頻驚轉鬥杓。

余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唐)杜甫《牽牛織女》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淒房櫳。曝衣遍天下,曳月颺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茍齟齬,丈夫多英雄。

(唐)白居易《長恨歌》(節錄)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唐)白居易《七夕》

煙霄微月淡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唐)李商隱《七夕》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壹度來。

(唐)李商隱《七夕偶題》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唐)李商隱《壬申七夕》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風輕惟響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傳香遠,榆高送影斜。成都過蔔肆,曾妒識靈槎。

(唐)李商隱《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唐)李郢《七夕寄張氏兄弟》

新秋牛女會佳期,紅粉筵開玉饌時。好與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曉羨蛛絲。

(唐)李賀《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錢塘蘇小小,更值壹年秋。

(唐)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

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誰言七襄耠,重入五弦歌。

(唐)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唐)沈佺期《七夕》

秋近雁行稀,天高鵲夜飛。妝成應懶織,今夕渡河歸。

月皎宜穿線,風輕得曝衣。來時不可覺,神驗有光輝。

(唐)孟浩然《他鄉七夕》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唐)祖詠《七夕》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唐)徐凝《七夕》

壹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唐)曹松《七夕》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唐)清江《七夕 》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壹宵。月為開帳燭,雲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

(唐)崔國輔《七夕》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唐)崔塗《七夕》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自是人間壹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唐)崔顥《七夕》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白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唐)劉言史《七夕歌》

星寥寥兮月細輪,佳期可想兮不可親。雲衣香薄妝態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 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寂寞低容入舊機,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間不見因誰知,萬家閨艷求此時。碧空露重彩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唐)劉威《七夕》

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雲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

翠輦不行青草路,金鑾徒候白榆風。采盤花閣無窮意,只在遊絲壹縷中。

(唐)趙璜《七夕詩》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壹度過河來。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

欲減煙花饒俗世,暫煩雲月掩樓臺。別時舊路長清淺,豈肯離情似死灰。

(唐)竇常《七夕》

露盤花水望三星,仿佛虛無為降靈。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余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雲埋老樹空山裏,仿佛千聲壹度飛。

(唐)盧綸《七夕詩》

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星彩光仍隱,雲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絲。

(唐)盧綸《七夕詩》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月露浩方下,河雲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回想斂余眷,人天俱是愁。

(唐)盧殷《七夕》

河耿月涼時,牽牛織女期。歡娛方在此,漏刻竟由誰。

定不嫌秋駛,唯當乞夜遲。全勝客子婦,十載泣生離。

(唐)權德輿《七夕》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唐)羅隱《七夕》其壹

月帳星房次第開,兩情唯恐曙光催。時人休用金針待,沒得心情送巧來。

(唐)羅隱《七夕》其二

絡角星河菡萏天,壹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壹年。

(五代)楊璞:《七夕》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宋)範成大《鵲橋仙.七夕》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宋)秦觀《鵲橋仙.七夕》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宋)蘇軾《菩薩蠻》

風回仙馭雲開扇,更聞月墮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天難老 。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宋)柳永《二郎神》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擡粉面雲鬢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願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宋)晏幾道《鷓鴣天》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宋)庚肩吾《古別離》

古人謾歌西飛燕,十年不見狂夫面。

三更風作切夢刀,萬轉愁成系腸線。

所嗟不及牛女星,壹年壹度得相見。

(明)湯顯祖《七夕醉答君東》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清)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淡碧月眉黃。

《乞巧歌》

(之壹)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之二)

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

不圖妳的針,不圖妳的線,光學妳的七十二樣好手段。

(之三)

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蓋; 七月七日 摘下來,姐姐妹妹照影來。

又像花,又像菜,看誰心靈手兒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