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遁的詩句有:玉帳牙旗逡遁。註音是:ㄑㄨㄣㄉㄨㄣ_。拼音是:qūndùn。結構是:逡(半包圍結構)遁(半包圍結構)。
逡遁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卻行,恭順貌。退避,退讓。
二、引證解釋
⒈卻行,恭順貌。引《管子·戒》:“桓公_然逡遁。”《漢書·_不疑薛廣德等傳贊》:“薛廣德保縣車之榮,平當逡遁有恥,彭宣見險而止,異乎‘茍患失之’者矣。”顏師古註:“遁讀與巡同。”⒉退避,退讓。唐顏師古《匡謬正俗·逡遁》:“賈誼《過秦》雲:‘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仰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遁而不敢進。引秦無亡矢遺_之費,而天下已困矣。’遁者蓋取盾之聲以為巡字,當音詳遵反九國畏_,自度無功,持疑不進,坐致敗散耳。後之學者既不知遁為巡字,遂改為遁逃,因就釋雲。”章炳麟《_書·官統下》:“夫以疆圉抗_,叛也。又逡遁多畏,而弗能自立為小國,虛設節鎮也,孰用?”
三、網絡解釋
逡遁逡遁來源於《管子·戒》,有恭順,退避,退讓的意思。
關於逡遁的成語
飛遁離俗遁跡空門韓盧逐逡遁名改作追亡逐遁遁跡潛形遁跡方外遁陰匿景遁入空門遁世幽居
關於逡遁的詞語
遁跡空門畏縮逡巡追亡逐遁韓盧逐逡遁陰匿景遁世幽居逡巡畏縮鑿環而遁飛遁離俗遁跡方外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逡遁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