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詩句空山
王維關於空山的詩句 1.含有空山的詩句
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鹿柴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李憑箜篌引
作者李賀 朝代唐代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武侯廟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
2.含有“空山“壹詞的詩句
送荀八過山陰舊縣,兼寄剡中諸官 劉長卿
訪舊山陰縣,扁舟到海涯。
故林嗟滿歲,春草憶佳期。
晚景千峰亂,晴江壹鳥遲。
桂香留客處,楓暗泊舟時。
舊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
剡溪多隱吏,君去道相思。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
今朝君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壹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3.王維的含有“空”字的古詩
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鹿柴》唐王維
2.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躲雕。 --《出塞作》唐王維
3.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哭孟浩然》唐王維
4.秋槐落葉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 --《菩提寺私成口號》唐王維
5.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 --《孟城坳》唐王維
6.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酬張少府》唐王維
7.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過香積寺》唐王維
8.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漢江臨眺》唐王維
9.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積雨輞川莊作》唐王維
10.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穎川空使酒。 --《老將行》唐王維
1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鳥鳴澗》唐王維
12.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夜曲》唐王維
1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山居秋螟》唐王維
1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中》唐王維
15.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桃源行》唐王維
4.王維的古詩《山居秋暝》賞析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詩中明明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啊!又由於這裏人跡罕到,“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桃源行》),壹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點出此處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壹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洌,淙淙流瀉於山石之上,有如壹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麽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稱贊兩位賢隱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誌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揮灑,毫不著力.象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上爐火純青的地步,非壹般人所能學到.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裏傳來了壹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壹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壹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汙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得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誌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壹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壹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壹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誌,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關於詩句空山 1.含有空山的詩句
山居秋暝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鹿柴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李憑箜篌引
作者李賀 朝代唐代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武侯廟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
2.詩句空山什麽後
山居秋暝
(1051人評價) 8.3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寫翻譯 寫賞析 糾錯
分享
評價:
相關翻譯
寫翻譯
譯文及註釋
譯文新雨過後山谷裏空曠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晃動處漁船輕輕搖蕩。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連。註釋⑴暝(míng):日落,夜晚。⑵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⑶清。
相關賞析
寫賞析
鑒賞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於這裏人跡罕至,“峽裏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
作者介紹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壹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壹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3.《鹿柴》第壹句寫空山();第二句寫()由無人到聽人聲,更加突出
第壹句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冷.之後緊接第二句境界頓出,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人語響是有聲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寫空山不從無聲無色處寫,偏從有聲有色處寫,而愈見其空.人語響”,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於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於剛才那壹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4.古詩名句空山不見人的下句是
空山不見人下壹句:
但聞人語響
鹿柴
[作者]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谷裏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鑒賞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壹轉,引出人語響來。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最後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人幽暗的感覺。
創作背景
唐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購置輞川別業。鹿柴是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壹。輞川有勝景二十處,王維和他的好友裴迪逐處作詩,編為《輞川集》,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五首。
王維(701年-761年,壹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壹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