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籠冷水月籠沙,秦淮酒樓附近夜泊。
商界女強人不知恨國,仍隔河唱後院花。
杜牧前期非常關心政治,他擔心的是當時千瘡百孔的唐朝。他看到統治集團腐朽昏庸,藩鎮兵荒馬亂,邊患頻仍,深感社會危機無處不在,唐朝前景堪憂。這種憂時傷世的思想促使他寫出了許多具有現實意義的詩歌。《博秦淮》也是在這個思路的基礎上產生的。當他來到當時還是壹條繁華河流的秦淮河,聽到歌手唱《後庭花》時,深受感動,寫下了這首詩。詩中寫道,金陵歌手“不知恨國”,唱的是《後庭花》這首歌。實際上,這是作者(陳)因追求放蕩享樂而最終滅亡的歷史,諷刺了晚唐統治者不吸取教訓,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心和深切關懷。
這首詩在語言的運用上也頗有技巧。比如前七個字勾勒出壹幅生動的秦淮河夜景,說明語言簡潔、準確、生動。最後兩句,最後壹句清晰,簡單,自然;下壹句用簡單的典故來表達他的深情,頗為優雅清新。這些都使這首詩顯得文字優美,畫面生動,風格悠揚,充滿了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