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只能進,不能退,因為我們做。
人只能是好人,不能是壞人,沒有出路。為什麽?做壹個壞人,退縮就是自取滅亡,因為妳已經在路上了,為什麽還要走小路?因為妳已經在進步了,為什麽還要退步?妳壹直在幫助眾生,拯救生命。為什麽不能幫助眾生,徹底拯救自己和他人?不怕不識貨,就怕貨壹比,人的境界就出來了。壹個真正想進步的人,壹定要往前走。只有當他決心非常努力地學習時,他才能真正地學習。菩薩永遠會幫助那些想幫助自己的人。有些人甚至拒絕幫助自己。菩薩怎麽幫妳?
阿羅漢雖然不斷地解脫煩惱,但並沒有完全明白煩惱是怎麽回事。也就是說,如果他們能達到這麽高的海拔,脫離了因果報應之輪中六大司的壹層和二層,他們未必能達到無上的覺悟,更不用說我們。學佛必然有煩惱。妳們跟了師父這麽久,還是有些不明白為什麽要學佛。有人說“我學佛是為了順利生孩子”,有人說“我學佛是為了找工作”,有人說“我學佛是為了身體不生癌癥”。其實這些都是片面的。沒有掌握佛教基礎的人,不明白真正的佛性是什麽,所以學不好佛教。
今天,師父給妳壹個機會,讓妳學習更多,幫助妳進步。就看妳能不能努力,復習佛法,好好學習了。師父告訴妳,阿羅漢是隨佛而生的,隨著菩薩和佛,他會來到人間,然後他會成為大護法,因為菩薩來到人間會有很多大護法。但就是阿羅漢菩薩來到世間,卻沒有成就大圓滿,研究完整,所以還是不完整。
完美是對真理的透徹理解。比如我今天求婚,我得到了。今天我想要孩子,我得到了。但我知道這不是真正的佛法。是菩薩給我的。是菩薩幫助了我,對我慈悲。我真的知道,我應該通過這些事情更感恩菩薩,更好的學佛修心,更懂得如何在社會、家庭、修養中做人。因為我明白我有太多的事情要求菩薩,我知道有太多苦難的人需要菩薩的幫助。我不僅自己拜佛,還需要了解佛心。我想把這些佛心告訴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得到菩薩的關懷和關心,我才能得到圓滿。因為人更好,我才能更好。因為人吃虧,我難受。那就是人害我,那就是學佛。妳明白嗎?
好好學習,提高境界,不在老。
走在路上。
我們知道,人壹出生,就開始思考,有了思考,就會思考很多事情,比如為什麽媽媽對哥哥好,對我不好。為什麽我沒有這個,別人都有?我們要如何擺脫人類的苦難?為什麽我們家這麽窮?怎樣才能讓家裏富裕壹點?.....所以,當妳還活著的時候,妳應該馬上離開妳的痛苦。今天,因為我們有壹個人的身體,我們在這裏受苦,因為我們已經受苦。所以,要懂得離開苦。佛教裏叫“苦中作樂”,因為當妳不痛苦的時候,妳就會快樂,因為當妳快樂的時候,妳就不會苦惱。從苦難中得到快樂,是讓妳知道什麽是真正的苦難,妳才能離開苦難。如果妳覺得這還是甜的,那就離不開了。
師父叫妳們心裏不要有障礙。什麽是障礙?拿著,扛著,想著,想著,這些東西都要壹下子分開,不要脫離障礙,不要脫離煩惱和苦惱,那妳永遠不會快樂。很多人不知道那是苦的,所以他會覺得很幸福。壹個喝酒的人會知道如何受苦嗎?他以後得了肝癌會知道痛苦嗎?抽煙的人知道自己苦嗎?他覺得自己很幸福。當壹個人的婚姻已經明顯失敗,還依賴別人的時候,他會覺得苦嗎?他覺得離開別人更苦,因為他不知道長痛不如短痛。其實還是壹種痛苦。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是快樂而不痛苦的,應該是能夠毫無阻礙地拿起來放在心裏的。
所以我們要學習大乘佛教的大乘心性,不要慈悲為懷,就是即使人家不是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家人,不是我的親人,我也要平白地善待他們;我們要培養同理心,人疼我,就是說別人頭疼的時候,妳要能感覺到自己的頭疼得厲害。師父在養老院做義工的時候,聽人說護士扶老人的時候扶得快,眼睛看不見的時候走得快是多麽的害怕。養老院培訓護士的時候,用布條蒙住眼睛,然後另壹個護士扶著走路,讓他們感受老人隱形是什麽感覺。
我們現在需要明白,當妳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他們是痛苦的。妳感覺如何?然後,妳就不會在電話裏敷衍了。如果他是妳,如果他是妳的母親,妳的孩子,妳會這樣說話嗎?這叫感同身受。所以要想消除業障,就要用自己的覺醒。最初的覺醒是什麽?是“人生之始,性本善”。壹個人年輕的時候,良心很善良。怎麽會變壞呢?妳和惡人在壹起久了,可能恨妳的心太久了。所以妳要用妳最初的覺醒,也就是用妳還很純潔的時候的思維方式來考慮現在的問題。比如妳小時候氣質很好,妳媽媽跟妳說:“這個人很壞。”妳會對妳媽媽說:“媽媽,這個阿姨很好。妳為什麽這麽討厭她?”這是妳最初的覺醒,因為妳有壹顆善良的心,善良的原始意識,原始意識。
我們要做利益壹切眾生的事。我們必須做有益於所有眾生的事情。也就是說,只要這個東西是好的,能幫助所有的人,我就幫助別人。這叫利益眾生。今天,我不管妳是誰,只要我能幫到妳,我就去做。這叫利益眾生。
明白當妳在幫助和利益眾生的時候,當妳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妳不會礙事。擺脫心中的障礙,就是幫助別人。例如,在中秋節期間,許多人在家裏有許多月餅。妳讓他給別人拿幾盒出來,他會受不了的。當妳把自己所有的月餅都給別人的時候,妳會得到很多快樂,所以妳不會想,這是我的月餅,妳懂嗎?所以,貪欲是可以去除的,我貪這個,我貪那個,我只想放棄,多放棄,少貪婪;多壹些善良,少壹些仇恨,多壹些慈悲的人就會少壹些仇恨;多麽明智和愚蠢!智慧多的人會少壹些愚蠢。
很多人說:“我怎麽才能更快樂?”只要妳開心,就不會不開心。“我為什麽這麽苦?”妳今天不痛苦,妳壹定要快樂,妳今天還煩躁,妳不可能快樂,所以人的問題是可以自己找出來的。師父希望大家理解和明白,修行最大的問題是妳壹個人在家做才會覺得舒服。很多人覺得我壹個人在家會覺得很舒服。妳什麽意思?沒人打擾我。讀點經書不舒服嗎?但是到了外面,面對眾生,這樣的事情就來了,煩惱就出來了。妳想想,這不就是妳修心的原因嗎?妳逃避麻煩不代表妳沒有麻煩。比如妳家被起訴,妳說妳躲在藍山(澳洲地名)。妳能藏起來嗎?妳的內心充滿了煩惱;妳說睡覺然後忘掉它。當妳醒來時,妳想:我被起訴了。如果我被捕了怎麽辦?如果萬依被判刑了呢?所以,這壹切都不能消除妳的煩惱。
師父告訴大家,雖然生活中有煩惱,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問題。時間長了,可能就保不住了,會被所有的問題吃掉,會被所有的煩惱困擾。那麽,這就是妳被召喚出來修心的原因,因為當妳幫助眾生的時候,妳會得到壹種無形的快樂。
主人經常聽到這樣的故事。這個人過去從來不受歡迎。他在家裏沒有犯法,也沒有犯罪,但因為沒有人幫他,最後還是被送上了法庭。他過著非常悲慘的生活。現在已經開始修心念經了。他幫助了很多人,拯救了很多眾生。當他遇到困難時,許多人幫助他,並成為他的見證人。他走在路上,很明顯是另壹個人自己摔倒了,於是人們抓住他,說他把他撞倒了。警察來的時候,他已經說不清楚了。結果很多人為他作證,很多人說他是佛教徒,是好人。佛教徒中,有律師幫他打官司。他們不需要壹分錢。律師寫信,對方無話可說。這是因為他出來拯救別人,他得到了很好的反饋。
這就是為什麽學佛要救眾生,因為救了眾生,就得到了眾生的命運。如果妳不出來幫助別人,妳會很孤獨。妳沒有命運。如果沒有人會幫助妳,妳就得不到眾生的幫助。還有就是菩薩的慈悲。妳在幫助眾生的時候,菩薩也會給妳壹種慈悲的緣分,就是在妳遇到困難和麻煩的時候,妳能得到壹種慈悲,妳會得到別人慈悲的幫助。
魯公?利益眾生?快樂吳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