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劃人口 至年底,全市有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2個省級開發區、1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有217個行政村、95個社區居委。戶籍總人口107.18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7.40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0.37%、1.26%。其中,男性52.85萬人,城鎮人口56.49萬人。全年出生6952人,出生率6.50‰;死亡7991人,死亡率7.47‰;人口自然增長率-0.97‰。計劃生育率99.85%,獨生子女率89.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25人(按常住人口計算)。少數民族36個近4000人。宜興市人民政府駐地宜城街道陶都路8號。
自然資源 全市有耕地6.61萬公頃、林地5.04萬公頃;有中小湖泊29個,水域面積294.3平方千米;水庫塘總容量1.34億立方米;常年可利用水資源11億立方米。已探明礦種有石灰巖、大理巖、石英砂巖、煤、泥炭等27種。蜀山獨有的陶土是制作紫砂器具的上等原料。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其中毛竹1.2萬公頃,總蓄積量3600萬支;茶園5000公頃,年產茶葉6407噸,是江蘇省毛竹和茶葉主要產區。野生動物有野鴨、黃雀、黃鸝等鳥類上百種,狼、野豬、刺猬、松鼠等哺乳動物多種;還有銀魚、鯽魚、草魚、蚌、蟹等水產幾十種。
土特名產 宜興物產豐富,享有“陶都”美譽,所產陶器馳名中外。和橋豆腐幹鹹而不齁;清廷供品徐舍小酥糖甜而不膩;高塍豬婆肉味香皮沙,口味獨特;太湖“三鮮”白魚、白蝦、銀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瀆區百合被譽為“太湖之參”;丘陵山區盛產板栗、毛竹、竹筍、楊梅和多種名特優茶,“陽羨紫筍”茶唐朝時就定為貢茶;2008年,宜興市被命名為“中國名茶之鄉”(全國***14個),成為江蘇省唯壹獲此殊榮的縣(市)。宜興毛筍肉質肥厚,色澤黃亮,與黃豆同煮,成為江南名菜、下酒極品;張渚大白果種核大,苦味少,糯性好,口味清新,潤喉養肺;野生菌類雁來蕈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洋溪蘿蔔和結球甘藍菜成功註冊為“洋溪”牌,結球甘藍被認定為部級無公害產品;杜鵑花品種繁多;祥下芹菜品種多,銷路廣。
建置沿革 宜興古稱荊邑,春秋時屬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縣,改荊邑為陽羨縣。西晉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朝廷為表彰周玘(周處長子)三興義兵平亂之功,設置義興郡,屬揚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稱義興縣,屬常州。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為避趙光義諱,改為宜興縣,屬常州。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為宜興、荊溪二縣。民國元年荊溪縣撤銷,並入宜興縣。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屬鎮江專區(1967年3月改稱鎮江地區),1983年3月起屬無錫市,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設宜興市(縣級市)。
名勝古跡 宜興是全國聞名的太湖風景名勝區陽羨景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南部山區多溶洞,景奇形怪,已發現的80多個,開發開放的5個,其中善卷洞、張公洞1934年就對外開放。有國家AAAA級風景區5個。善卷洞周圍諸多“梁祝”遺跡更為吸引遊人;玉女潭巨石環繞,壹汪凝碧,常年不涸;蜀山東坡書院和閘口天遠堂的西府海棠為蘇東坡創建和手植;滆湖之濱的天壹度假村集吃、住、娛於壹體,是江蘇省最大的私家園林。城中有紀念“陽羨第壹人物”周處的周王廟、太平天國輔王府、徐悲鴻紀念館等人文景點;天壹度假村和宜興觀光農業示範園被列入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近年註意保護自然風貌,開發生態旅遊,並利用城邊丘陵山地和氿濱水面,建成龍背山森林公園、團氿風景區、水浮地公園、濕地公園,壹個“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的山水旅遊城市初步形成。
文化遺存 宜興歷史悠久,先民勤勞樸實,留下眾多文化遺存。位於芳莊鎮溪東村的西溪遺址為馬家浜文化時期大型聚落遺址,體現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西渚鎮豬婆山曾是春秋戰國時期人群居住點。1984年,吾橋村出土的漢代獨木舟被南京博物館收藏。2002年發掘的駱駝墩遺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帶過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點,對研究長江下遊古代文明進程有著重要意義,被列為2002年國內六大考古發現之壹。建於三國吳天璽元年(276年)的國山碑被譽為“江南第壹碑”。全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8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18個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5處(101個點)、文物控制單位56處,庫藏文物1萬余件。“梁祝傳說”和“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舞蹈“男歡女嬉”、“宜興手工刻紙”、“宜興均陶堆花技藝”、“觀蝶節”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無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宜興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3項。2007~2009年,在全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整理挖掘工作,整理出重點項目1731項,立項在冊。
陶瓷文化 宜興陶瓷源遠流長。遠在新石器時代,先民便開始燒制陶器。在丁蜀等地發掘出各種商周時期的古陶器皿及殘片。2002年,新街駱駝墩出土馬家浜文化時期陶器。丁蜀前墅的明代龍窯是全國唯壹迄今仍在使用的古龍窯。駱駝墩遺址和古窯址被列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紫砂、精陶、青陶、均陶、美彩陶被譽為陶瓷“五朵金花”,特別是紫砂成品,以其獨特的泥質、造型和古樸的自然美感而名揚海內外。明代供春的“供春壺”、時大彬的“三足如意壺”、項聖思的“聖陶杯”均為國家壹級文物,分別珍藏於國家博物館、無錫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館。宜興陶瓷既實用,又具觀賞價值。紫砂作品在國際、國內屢屢獲獎,有些作品還被作為國家國際交往的禮物。宜興自1988年至1998年,每兩年舉辦壹次“陶瓷藝術節”,以陶為媒,招商引資,推動宜興經濟發展。宜興陶藝家數次赴臺赴美,以藝會友,促進文化交流。全市上規模的陶瓷企業有20多個,民間陶藝作坊1000多個,從業人員3萬多人,其中有陶瓷工藝美術專業職稱的2108人,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的有12人(其中已故2人),省大師14人、省工藝美術名人27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師52人。宜興(紫砂)是被省經貿委授予的江蘇省傳統工藝美術特色產業基地。
宜興名人 宜興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代曾出進士近400名,其中狀元4名、榜眼5名、探花1名;有宰相10位、將軍15位。晉朝周處文武雙全,是婦孺皆知的“周處除三害”的主角,是棄惡從善、改過自新、發憤勵誌、盡忠報國的典型;所撰《陽羨風土記》是中國最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之壹。南北朝時將軍陳慶之驍勇善戰,為壹代名將。盧象升為明末著名抗清將領。政治家當數明代徐溥和周延儒。徐溥入閣為相12年,政績卓著,為壹代賢相。周延儒在明萬歷四十壹年連中兩元(會元、狀元),後二度為相。
在自然科學上有建樹的也大有人在。宋代單鍔撰寫的《吳中水利書》對太湖治理與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清末名醫俞聽鴻的《俞聽鴻醫案》解放後被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民國時,邵申培創辦大有蠶種總場,創立“虎”牌蠶種,發展到蘇、浙、皖11個分場,年產蠶種64萬張。現代更是人文薈萃。有被稱為“壹街雙星”的原高教部部長、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和臺灣大學校長虞兆中,有被譽為“雙子星座”的孿生兄弟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史紹熙和著名教育家史紹熙。至2009年底,宜興籍中國科學院院士有12位:周培源、唐敖慶、潘菽、史紹熙、朱洪元、朱既明、吳浩清、章綜、程镕時、朱邦芬、褚君浩、吳嶽良,中國工程院院士12位:周鏡、沙慶林、薛鳴球、程天民、陳太壹、吳中如、唐西生、陳國良、高鼎三、黃瑞松、陳誌南、任南琪。有宜興籍大學校長100多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2萬人左右,被譽為“教授之鄉”。他們在各個領域裏為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文化藝術上,宜興更是人才輩出。唐代蔣防、宋代蔣之奇和蔣捷、明代吳炳、清代陳維崧等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較高聲譽。文學家蔣防的《霍小玉傳》廣為流傳。詩人蔣捷的詩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成為千古名句,與周密、王沂孫、張俊並稱為“宋末四大家”。戲劇家吳炳著有“粲花五種曲”,其中《綠牡丹》和《西園記》至今仍為越劇和昆劇的保留劇目。陳維崧是晚清陽羨詞派領袖,曾參與編修《明史》,與吳江的吳槎漢、雲間的彭古晉並稱為“江左三鳳凰”。近代有文學生涯長達60年的原上海星火出版社總編輯沙蕾,有《時間之歌》詩集傳世。現代國畫大師徐悲鴻的畫作享譽海內外,張瑞麟、尹瘦石、錢松嵒、吳冠中等壹批畫家也享有很高聲譽。音樂戲曲方面,有參與編訂《劉天華創作曲集》、《瞎子阿炳曲集》的劉天華弟子儲師竹,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在民樂演奏上造詣頗深的劉天華弟子蔣風之,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歌唱家有程靜子、張權。新聞出版方面,有20世紀早期就蜚聲報界、被譽為“報界三傑”的徐淩霄,著名記者、《文匯報》創始人之壹的徐鑄成和《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王金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