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讀書節選——文心

讀書節選——文心

外部經驗:

內部體驗:

風景是外在體驗,對風景的感受是內在體驗。妳有深秋之夜的體驗,但因為平時不太註意,所以沒有深深印在心裏。至於對風景的感受,因人而異。孩子感覺沒有大人也就是大人復雜,普通人感覺沒有詩人文人深刻。妳剛才說妳看不懂魯迅的《秋夜》,是因為妳的閱歷不如魯迅。"

重復方法:

壹棵是棗樹,壹棵是棗樹。

——我立刻認出了我口中的聲音,我立刻被笑聲驅逐,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燈的緞帶立刻被我翻了起來。

擬人化方法:

她在寒冷的夜氣中做夢...

——鬼【圖解】天空變得很藍,不安,仿佛要離開這個世界,避開棗樹,只留下月亮。……

——蒼山結雪。半山腰有霧。

詞性:

任何壹個詞的性質都沒有確定性,因其所處的位置而異。就像剛才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性質因為地位而改變了。我們在讀詞的時候要時刻註意這種情況,尤其是文言文。因為文言文用的字比白話文用的字簡單,如果壹個字聽不懂,就會在釋義上出錯。"

標題:

構成:

題目雖然是先寫的,但實際上和滿足實際需求是壹樣的,到最後和加個題目差不多;題目只是妳感興趣,妳寫的內容還是妳自己的。

承擔:

寫和說是壹樣的,要註意接手和轉折的地方。壹句話裏有幾句話不恰當,不過是壹句話的錯;承接和轉折的地方有錯誤,混淆了壹段話的意思。平日養成習慣很有必要。無論什麽時候說話,千萬不要用壹個跟來跟去,轉來轉去的詞。妳必須分清正反面的意思,選擇合適的詞來使用:這樣,妳在寫作時自然不會用錯。

歌詞:

刻意求深,結果往往平平;有時候不經意間說幾句寫幾句,回味壹下,就深刻了。關於表達情緒,往往就是這樣。以後妳寫作經驗多了就知道了。"

知識、情感和意義:

我們心臟的功能被普通心理學家分為三種:知識、情感和意義。知是知,情是情,意是意。壹方面,知道它是什麽,它與其他事物有什麽關系,這就是知識的作用。對於壹個事物,有喜有怒有悲,這就是愛情的作用。對於壹個事物,如何處理是意義的作用。文字是內心的表達,有三種不同,即知識的文本、情感的文本和意義的文本。

文章醫院:

文字發表在報紙、雜誌或書籍上,並在社會中傳播;大多數人總覺得這種文筆很棒,於是有意無意的模仿。如果有問題,模仿者就會倒黴,得傳染病。

三種過錯:用詞不當、表達不當;缺乏意義和累贅;語無倫次的意思,缺乏關懷。

旁白:

印象描述:

我們不想要壹個平板來描述我們走過的路,到達的地方,我們的所見所聞。我們應該把今天的感受寫出來。感覺山要來了,就寫山要來了;感覺河裏的柳影像鏡子裏的女人,所以寫河裏的柳影像鏡子裏的女人。這樣寫出來的遊記,更有意義的是給別人看,或者給自己以後看。

梅叔說:“遊記本來是兩種寫法。就像妳說的,把妳走過的地方,到達的地方,看到的,聽到的都寫下來,這是壹種方法。根據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接觸到的景物從筆尾表現出來,是另壹種方法,就像用毛筆作畫壹樣。前壹種方法是通常的‘敘述’,後壹種方法叫‘印象描述’。”

印象:

從外界事物接收到的感受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所以,當妳第壹次見到壹個人的時候,妳感覺到他的外表和行為的壹些特點,這些特點是他給妳的印象;或者如果妳來到群眾聚集的議事大廳,感覺到群眾的激昂情緒就像洶湧澎湃的潮水和火山的噴發,那麽‘潮水如火山’就是這次群眾大會給妳的印象。"

備註:

不知道就要問,還要查。這就成了習慣,然後讀書就不會含糊,不會被誤解;說和寫都不會差強人意,也不會狂妄自大。

那些劇本幾乎是敘事性的。記敘文在壹篇文章中敘述人的思想、行為和言語。那些劇呢?教演員唱歌和說自己的思想、動作、話語不都差不多嗎?"

觸發器:

讀書貴新,作文貴新,最重要的是引發的功夫。所謂觸發,就是從壹件事感受到另壹件事。當妳看壹本書的時候,妳覺得它和妳平日讀過的書中的某個地方有關系,這是壹個導火索;感覺和自己的人生進行了壹次談判,得到了壹種確認,這是壹個導火索;知覺可以作為未來壹個理論解釋的例子,這是壹個觸發器;這是關於閱讀的。對於妳目前正在經歷的事情,也是壹個尋找身邊意義的觸發器。這個扳機是個很好的作曲素材。

如果扳機新鮮,用滿月比人事沈浮,用失水比老年,用夕陽比老年都不錯。這樣的話,對於第壹個說的人來說,本來就是壹個很好的導火索,很新鮮。如果我們照搬,就相當於盲目的說別人說過的話,什麽都不說。

也希望大家除了有文字的書之外,多註意閱讀沒有文字的書。讓妳眼前的壹切都有新的觸發點。

他體會到了從蟬鳴到悠揚的節奏,從太陽的陰影到明暗的對比,從雷雨的感覺到暴力難以持久,從雨後的涼意到革命的作用,從盆栽的切割到簡化字的排列,從皮影戲的場景到敘事文本的結構,從照片到敘事文本的法式風格。

閱讀:

我覺得其他科目,比如語文,英語,都是語言科目,所以除了眼和心以外,不僅要用眼和心,還要用口和耳。閱讀是壹種結合心、眼、口、耳的學習方法。妳讀的單詞,意思和內容壹定要清楚,所以我想從我去年教的單詞中挑選壹些文章,供妳以後閱讀。

“肯定陳述可能是用降調讀的。至於疑問句,不壹定要用升調。如果句子包含其他疑問詞類,應該用降調來讀。比如,——”他說著撕下壹張紙,寫道:

妳以為我是來幹嘛的[插圖]

為什麽這個時候睡不著[圖解]

這裏誰來照顧妳?

古籍:

文學史的知識不是讀‘空談’的文學史就能獲得的,必須直接接觸歷代的文學作品。因此,閱讀古籍中的文學作品是必要的;比如《詩經》和《左傳》中關於幾場戰役的文章,妳都讀不完,那就要選幾篇重要的來讀。換句話說,高中語文教材應該是‘歷代文學作品精華’之類的東西。"

我不知道我們不能用主觀的愛恨來對待思想和學術。最重要的是用批判的方法,讓他們還以本來面目。說得明白壹點,就是要研究思想、學術、時代、社會的關系;為什麽會發生,為什麽會衰落?這樣得到的才是真正的知識,對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最有用。

寫作:

整齊劃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壹是每個字本身筆畫的整齊劃壹,二是整個字體的整齊劃壹。雖然每個字的很多筆畫不需要長短粗細相等,但也不要相隔太遠。筆畫間距要對稱,筆畫多的字不要太局促,筆畫少的字不要太松散。

演講:

王先生有兩種方法來處理講座課,這是互動使用。壹、提前定義題目,指定主講人;壹是不限制題目,臨時請壹人自由發言。

詞匯:

語感:

壹篇文章的好壞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觀察:壹是語法有沒有問題,二是用詞是否恰當,三是思想是否新鮮、正確、豐富。

註意詞的意思,也要註意詞的感情味道。詞的情感味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鑒別,有的要從字面上推敲,有的要從聲音上唱出。“letters”和“letters”之間的區別似乎是字面上的。“淒涼”和“抑郁”的區別似乎在於聲音。每次遇到壹個詞,除了確認它的意思,很重要的壹點是從各個方面去體會它的感悟。

文本:

文字只是表達思想感情的工具,必須從四面八方收集。只強調文字,結果文字空洞不真實。

構成:

有了中心思想和材料,不壹定能寫出文章。第壹步,分別選取素材,找出素材之間的關系,做成幾組。壹組材料怎麽用,何時何地用,必須自己精心安排。抓住中心思想,前後左右用材料,不要拘泥於壹面。

背景:

李老師講解圖片的推理,用各種事物做比喻,特別是講解文章。有壹次,他在講繪畫的背景時,借了壹篇文章來解釋。他說背景的作用是通過周圍的環境來襯托事物,讓事物的感覺更加明顯。沒看過老歌《風蕭蕭水冷,壯士壹去不復返》嗎?這兩個句子中,第壹個是下壹個的背景。在“風蕭蕭,水冷”的場景中,浮現出壹種悲壯蒼涼的感覺。

遠近法:

遠近法是壹種因距離而改變物體大小的定律。按常理來說,月亮比柳樹高得多,但柳樹靠近人的時候也能比月亮高。這句話符合遠近法。楊萬裏有句詩,叫“荷葉無限綠”。荷葉可以與天空相連,但除非用遠近法解釋,否則無法相連。另外如“水天相接”,也是應用遠近法的句子。這種句子在描寫風景的文章中是最多的。描寫風景的文章本身就是壹幅速寫畫,唯壹不同的是畫是用意象色彩寫的,文章是用文字寫的。最近願意在圖片上苦練。

學習:

校外:

學習的主體是我們自己。校內外,只是地方不同罷了。如果我們想自學,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學習。如果我們自己不研究,即使在最合適的地方,也只能得到七折八折的效果。所以,退學不是‘退學’;只有不學習才是真正的‘失學’。

小說:

季節性:

小說作者不得不關註季節,然後自然風光和人事季節與故事相對應。

字符:

同樣,第壹個角色很開心,第二個角色卻壹臉冷漠,第三個角色很難過:這是因為他們性格不同。並且已經描述過,三個人物的性格必須始終壹致;即使快樂的人變得壓抑,冷漠的人變得熱情,悲傷的人變得快樂,也要有可能的原因,不允許無理的亂。

小說:

小說不壹定要以事實為基礎。就算是基於事實,也不像是敘事,還得包含其他東西。然後其他的東西才是小說的精髓。

那就是作者從那些事實中看到的意義,和普通生活有很大的關系。

材料選擇:

那篇文章講了選擇小說題材的標準,舉了兩個例子。比如說,妳有壹只心愛的貓,它因為偷吃被家人趕走或者打死;雖然這樣的事情對妳來說很遺憾,但也不值得作為小說的主題,因為沒有和普通生活有很大關系的意義。但是,如果妳有壹個患腦膜炎的小妹妹,妳主張叫壹個新的醫生,但是妳的父親相信舊的,妳的母親去咨詢醫生的草藥處方,結果是在老醫生診脈的同時,他會畫壹個符號,毀了小妹妹的壹生。從這樣的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和普通生活有很大關系的意義,所以是壹個適合寫小說的題材。"

這部小說的精髓:

小說的本質是作者看到的意義,我們很能理解。沒有這個意思,就不是小說。"

提示:

因為意義要寄托在故事的敘述上,整個故事的每壹個程序都必須包含暗示的力量;作者不得不做出壹些努力來選擇和安排。說起來,大部分小說都沒有抄襲事實,所以會懂。世界上怎麽會有這麽巧的事,壹件實際的事就能剛好壓住作者的意思?只有幾個,於是作者拋棄了照搬事實的方法,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人物,編排節目,創造故事。妳說他無中生有是不對的。他的素材都是社會現實和生活經驗,為什麽不只是無中生有呢?如果妳問他,‘真的是這樣嗎?’他只會笑,因為妳的問題太幼稚了。小說應該是世界上最真實的故事,但不是某件事的記錄。妳明白嗎?"

議論文:

是小說在故事中間包含了這個意思。什麽是‘包容’?壹碗鹽湯,妳看不到壹口鹽,但是抿壹口就鹹了,所以我們說這碗湯裏蘊含著鹽味。小說的故事包含了作者看到的意義,就像這樣壹碗湯。如果在故事之外單獨解釋意思,就不是‘包含’了。我們不妨借用壹下小姐姐放棄生命的主題。如果在故事裏加上很多觀點,比如不科學的醫術,迷信的法術之類的,特別可恨的,世界上被這種醫術和無知毀掉的生命不在少數。這不會變成小說而是議論文,那些故事也只會處於議論文“例”的位置。"

敘事和小說:

敘事的本質是事物,敘事是其目的;小說的本質是作者從生活中間看到的意義,敘事只是它的手段。那是什麽意思?"

張先生贊賞地看了金華壹眼,正要說話,卻聽旁邊有人說:

”金華的話很簡短。也可以打個比方,敘事就像拍照,把風景拍在上面就結束了;小說是壹幅畫,畫面上的壹切都是由畫家的意識和情感主導的。”

寫小說:

在妳的經歷中,妳壹定經常看到與平凡生活有很大關系的意義。抓住這些意義,然後選擇素材,安排結構,這樣妳的小說即使不那麽優秀,至少也值得壹看,而不僅僅是敘事。

語調:

我覺得中國字有壹個特點,就是適合偶數組合。當壹個單詞與其他單詞組合在壹起時,如果不均勻,就很難通順。

二字詞語,如果是形容詞的話,可以勉強和單字詞語連接,比如雨、師部、慈悲、目錄學家,有時還需要加上“知”、“德”兩個字,比如“王之道”、“孤男寡女”、“美妻”、“寫字筆”。至於雙字動詞,大概是不能和單字單詞組合的。看書可以,看書不行。養兒子可以,養孩子不行。

上次上課,王老師批評某某文章“跑調”,某某文章“跑調”。因為不知道變化,所以經常以“走調”或者“走調”來結束句子,所以不容易讀懂。

句型:

據說文章中主要的句式只有三種:壹種叫隨意句,比如‘我要吃飯、穿衣、睡覺、看書、工作’,中間砍掉壹部分也可以是句。壹種叫捆綁句,比如‘吃飯、穿衣、睡覺、讀書、工作,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如果把這句話的下半部分切掉,意思就不完整了。還有壹種是對稱句,比如‘世界為我癡狂,我為世界著迷’,是上下兩段對稱結構。

重復句語氣:

這種重復的話能讓人覺得簡單有趣。作者似乎故意使用了重復的句子。

音節:

比說‘洞庭山上壹藤頭掛銅鐘,風吹藤動銅鐘,風停藤停銅鐘’更好讀,不如說‘洞庭山上壹藤枝頂掛銅鐘,風吹藤響銅鐘,風停藤響’。"

連冕道:

“也是因為我習慣了打鐵時‘丁咚·丁咚’的聲音和車間裏‘軋拉’機器的聲音。最近壹直在關註聲母或韻母相同的音。

我覺得應該避免同音詞或者發音相近的詞,但也不應該全部說出來。同音異義詞或讀音相近的詞可以使句子通順,除了應該通順的。"

我真的很迷茫。王先生上周剛剛說過,這種字叫做“連冕字”。妳為什麽不直接說出來?”大條說得很尷尬的樣子。

“哦,連這個詞,這個名詞很有趣。今天剛聽說,還好有大文章提到。那麽我每天聽的“丁咚丁咚”和“滾拉滾拉”這兩個詞也是連續詞。

文章和繪畫:

攝影和活動電影的區別就在這裏,文章和繪畫的區別也在這裏。繪畫和文章都可以表達印象,壹篇好的文章比繪畫更有效。因為繪畫只能表現靜態環境,而文章也可以表現動態環境。王老師已經教過妳記敘文和敘事的區別。繪畫是編年史,不是記敘文。”李先生說。

環境和感覺:

語境和情感是密切相關的。光寫環境也能引起感情。要想表達自己的感受,就不能完全離開環境。

詩歌:

詩的名稱包括很多東西,凡是包含了詩的意境的都可以稱為詩。所以過去的古風、樂府、格律、絕句都是詩,後來的詞、歌也是詩。現在的新體詩也是詩,只要中間有‘詩情’就行。

新文體詩歌和散文:

王先生也講過新詩和散文的區別。他說,詩歌是最精練的語言,也是最生動的印象。普通散文沒那麽精粹,所以篇幅大概比詩歌多;不是純粹的印象,所以‘詩的意境’差壹點。這是詩歌和散文最粗略的區別。

寫新體詩的人雖然不提倡押韻,但要註意音節自然。那些世界上不朗朗上口的話當然不好,連經常掛在嘴邊的普通話都不配收入詩中。那些必須精煉脫俗,音節和諧自然的詞,才值得被收入新體詩。

詩歌的意境:

他說妳不要太容易接受新詩。他說隨便在紙上寫幾個字,如果沒有‘詩意’,就不是詩。他說‘詩的意境’不是拿起筆就寫,而是在乎更多的體驗,更多的思考。

我剛寫的時候,第壹首歌算不算代表作?他說只要不依賴別人,只要寫出自己的意境,就走上了正道。"

審議:

。但是大筆壹揮,困難就來了。腦子裏同時出現幾個句子,不知道先寫哪個。忘了妳平時說的,好像沒什麽疑問。現在,如果妳想把妳的話寫在紙上,不管是這樣說還是那樣說,懷疑總是會發生的。還有,把壹件復雜的事情說清楚也不容易。

雖然“精致”和“優秀”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精致”更多的是形式上的,非常適合用來形容壹件藝術品或者壹個房間的陳設。現在描述壹臺機器,不僅是它的外形,它的工作效率也要提到裏面,所以用‘優秀’是合適的。

閱讀筆記:

筆記的性質和風格大概都懂了。現在來說說讀書筆記。剛才說了,普通筆記裏有閱讀體驗的描述,可以稱之為讀書筆記。有各種各樣的筆記本書,別的什麽都不記,只記閱讀經驗。這種純讀書筆記的數量也不少。比較古老的是王應麟的《睡覺筆記》。裏面都是讀書筆記。

比如妳已經知道了‘所’這個詞的意思,但是‘所’這個詞還有幾種用法,妳知道嗎?如果能處處留心,遇到新的用例並總結出來,豈不是很有意義的筆記?再比如,妳知道有些文章感覺轟轟烈烈,有些文章感覺溫文爾雅,但妳知道如何做到轟轟烈烈,溫文爾雅嗎?如果能關心壹下這個問題,多看看英雄或溫柔的例子,發現壹些規律,豈不是很好的註解?再比如妳喜歡看小說,作者往往會煞費苦心地把小說的開頭和結尾的話寫出來。妳看了很多小說,開頭或者結尾* * *寫了多少字,不如記下來當筆記。再比如,妳讀了壹篇文章、壹首詩或者壹個詞,覺得其中有些是好句子。如果妳能說出它們好的原因,那也是壹個註解。另外,如果妳在閱讀時對書中的文字有疑問,或者有什麽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證明的,不妨寫下來。讀書筆記的素材到處都是,只能隨意挑選,從來不擔心沒東西寫。"

修辭:

修改就是調整,修辭就是語言,修辭就是調整語言,讓它剛好傳達我們的意思。

積極的言辭:

在修辭學中,利用感覺的因素,積極增加語言口語和書面語的力量,被稱為積極修辭。

場景:

修辭,壹方面和說的話有關,另壹方面和妳說那句話時感受到的情境有關。

‘情境’這個詞包含的範圍很廣,不僅包括所說的內容的形式和環境,還包括說話者和聽話者的關系,以及說話者的地位、時代、心情甚至說話的語境。無論是在消極修辭還是積極修辭中,情景和修辭都是密切相關的。所有王者用的數學書不是用現代語言寫的嗎?這無非是考慮到情況的現象。因為妳寫的,讀的都是現代人,用現代語言就能看懂。數學書之類的,本質上是抽象的,知識性的,只註重負面修辭,對情境的運用還是有限的。當然,最相關和可用的是積極的言辭。

禁忌格子:

在君子社會裏,大小便說“浴室”“更衣室”,在醫院說“屍體的葬禮”說“平間”,這是壹種修辭手法。

奢侈:

另壹方面,當情況可以無障礙地說時,我們會使用大語句。說“小”,就說“滄海壹粟”,說“長”,就說“白發三千尺”,說“難”,就說“如數家珍”。這種說法在修辭學上叫做“奢靡”,和前面說的情況正好相反。

修辭的來源:

希望能致力於人生的修煉,從人生的根上做修辭功夫。不要誤以為說寫就能靠雕琢粉飾取勝。

組織:

所有形成壹個單位的意義和感情,無論是用文字還是用詞表達,都要註意組織。講究組織,出版是壹個聲音單位,既能讓聽眾和讀者滿意,同時又能讓出版方感到舒服。他在出版他想出版的東西。

組織文章的原則只有三個,即‘有序、聯系、統壹’。把所有的材料按適當的順序排好,這就是‘順序’;從頭到尾都很順利,沒有壹處勉強接榫的地方。這是‘接觸’;整個身體保持著相同的意見,相同的情調,這就是‘合壹’。

閱讀:

先看壹些中國哲學的原著,再看哲學史;讀漢代以下的詩經、詩集、詞集,再讀文學史;先看壹些古代史書籍,再看《古代史分析》。如果非看不可,就看哲學史和文學史,同時看原著,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創作:

作業只是規則和技巧的練習,應用工作只是為了處理別人和事務。創作才是真正發揮自己才能的成果。

壹個作業,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勞動;應用就是處理別人和事務。當我們面前有別人和事務的時候,不允許我們浪費更多的時間,這樣會妨礙別人,阻礙事務。至於創作,都是自由的世界。妳可以用自己的心忠實地去做,在妳認為滿意的時候放手。

因為創作都是自己的事,忠於創作就是忠於自己。真正的創作,絕不應該有絲毫的隨意和馬虎的態度。如果古代著名的山水畫家說“山五日成山,水十天成水”,左太沖寫壹篇雜文用了十年時間。創作是昂貴的,時間和勞動不容忽視。

主題選擇:

創作的第壹步是發現主題,主題必須是新鮮的,才值得選擇和鑒別。

每天走在街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平時學習或者壹個人坐著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和情緒。這個時候,事物的新鮮含義往往會像閃電壹樣拋入妳的腦海。隨時接住才是主題。主題選定後,第二步就是讓它成熟。無論在看書、看報、聽別人談話還是獨自散步時,都要處處留心,把與這個主題有關的壹切事項壹壹收集起來,豐富內容,融入其中。這種情況和母親用自己的血液養分去培養胎兒壹模壹樣。

家庭作業:

三者中,運動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運動是練手腕的基本功。只有鍛煉到了壹定程度,才能談應用和創造。

贊賞:

想象力是欣賞的重要條件。想象力不發達,欣賞不能使其發達。

如果我們知道什麽是壞的,我們就會知道什麽是好的。如果我們讀了壹篇不好的文章,如果能把它的缺點壹壹指出,就相當於讀了壹篇好文章,把它的好處壹壹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