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Yellow River),全長約5464公裏,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裏,是中國境內長度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它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河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壹,所以中國人壹般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河。
黃河依次流經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非常像壹個巨大的“幾”字,又隱約像是我們民族那獨壹無二的圖騰——龍。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源頭位於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註入渤海(萊州灣)。上、中遊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遊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壹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壹般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米~1.6米。 由於泥沙淤積,全長5464公裏的黃河的大部分河段裏,河床都高於流域內的城市、農田 ,全靠大堤約束,它因而被稱為“懸河”。 黃河奔流在中條山與秦嶺之間,東行經河南孟津。由這裏距黃河30公裏處,就是我國著名的都城洛陽。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壹。從東周起,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煬帝)、唐(武周)、後梁、後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稱為“九朝古都”。
先秦環境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壹時期,黃河中下遊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遊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壹段時間內壹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變化原因
據科學家研究,黃河發生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 壹是自秦朝以後,黃土高原氣溫轉寒,暴雨集中。加上黃土本身結構松散,很容易受侵蝕和崩塌,助長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護層,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
環境惡化
每年,黃河流域每平方公裏就有四千噸寶貴的土壤被侵蝕掉,相當於壹年破壞耕地五百五十萬畝!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顯著下降,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越是減產,人們就越要多開墾荒地:越多墾荒,水土流失就更嚴重。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把黃河治理好,關鍵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入黃河。 最近因為風沙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專家說,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 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使這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也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壹個遺址。
保護方案
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已經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他們認為黃土高原地區應堅持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向。壹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盡快恢復。要使人人都明白這樣壹個道理:破壞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要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數管齊下,壹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壹定能成為現實。
文化:
黃河流域是我國文化的發祥地。幾十萬年以前,這裏就有了人類的蹤跡。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及黃河兩岸、大河上下。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壹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黃河流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流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在世界各地大都還處在蒙昧狀態的時候,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就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斬荊棘、辟草萊,勞動生息,創造了燦爛奪目的古代文化。
早在舊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就有了人類的活動。1963年在陜西藍田發現的"藍田猿人"--古猿人的頭蓋骨、牙齒和上下頜骨,據文物工作者的考證,已有八十萬年的歷史。山西襄汾發現的"丁村人",距今也有二十萬年。黃河河套地區的"河套人"及其文化,河南安陽小南海發現的洞穴遺址,都在五萬年以上。在這悠久的歲月裏,我們的祖先經過艱苦的勞動,既發展了人類的體質形態,又創造了舊石器時代的文化。他 們不但發明了火,能夠制造粗糙的石器、骨器,而且經過不斷的實踐,學會了鉆磨技術,能夠從事狩獵、捕魚了。我國傳說中的燧人氏、有巢氏,可能就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人物。 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的人口急劇增加 ,生產和文化都有了飛躍發展。1920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掘出了許多石器、骨器、陶器,其中有石斧、石刀、石杵、石鋤和紡織用的石制紡輪,有縫紉用的骨針,也有彩色陶器,這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據考古學家考證,仰韶文化延續達千年以上,早期距今已六千年左右了。考古工作者經過廣泛挖掘,發現從青海、甘肅壹直到陜西、山西、河南,到處都分布有仰韶文化的遺址。1953年開始在西安市發現的半坡村遺址,更是這壹時期的典型代表。當時,半坡人已經開始種植谷物,飼養家畜,懂得了紡線織布,創造了規模較大的草泥土木結構的茅屋,挖掘了儲藏糧食的窖穴。圍繞居住區構築了深、寬5~6米,長300多米的大量 圍溝,改變了穴居野處原始狀態。制陶工藝已經相當發達,在出土的陶器中,有各式各樣的紅色陶器和制作精美彩陶,陶面上的動物圖案栩栩如生,反映了遠古人民的藝術才能。在彩陶上還有壹些刻劃符號,很可能就是我國的原始文字。
新石器時代的晚期,黃河流域已處於氏族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的歷史時代。生產工具進壹步改進了,父權取代了母權,私有制開始出現。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的發掘,初步揭示了這壹時期的面貌。據考古工作者的廣泛考查,在山東省的黃河南北,都陸續發現了大汶口文化的蹤跡,其年限約相當於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後期可能延續得更晚壹些。從發掘情況看,這時的生產工具已有了穿孔石斧、扁而薄的石鏟、鹿角制成的短柄鶴嘴鋤。石斧、石鏟、石錛、石鑿都用硬度極高的石料制成,有的還用了硬度11度的蛋白石。在發掘的壹些墓葬中,還發現了不少隨葬的玉制裝飾品,飲酒器具和精致的象牙雕刻。尤其引人註目的是,大汶口壹號墓裏,有壹年孔雀綠色的骨鑿,據測定其中含有大量的銅,很可能當時已懂得用銅了。另外,從大汶口墓葬還可以看出:那時已出現了較多的壹男壹女合葬墓,而且墓的規模有大有小,隨葬品的多寡極為懸殊。這種情況在仰韶期的墓葬中是少見的,說明社會已過渡到以父系為中心的時代,貧富分化越來越明顯了。
在距今約四千年前,原始公社瓦解,夏禹的兒子打破過去的"禪讓"制,繼承了禹的王位,建立了世襲的奴隸制國家。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夏王朝存在了四五百年之久,大致活動於以河南、山西、山東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壹帶。奴隸制雖然破壞了原始公社的公有和平等關系,但是打破了以往狡隘的氏族範圍,擴大了生產規模和社會分工,為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科學文化的創造,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從近幾年來在河南偃師縣二裏頭和河北唐山大城山的發掘看,至遲在夏代晚期就已經有了青銅器,夏代早期很可能是紅銅時代了。冶銅業的出現,使社會發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業和農業分離開來,標誌著古代文化的繁榮進入了壹個新階段。
大約在三千五百年以前,我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商王朝在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兩岸建立了。它是壹個高度發展的種族奴隸制國家,千百萬奴隸的辛勤勞動,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更大發展,文化藝術和自然科學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據考古工作者的考證,偃師二裏頭遺址就是商代最早的都城,所謂"商湯居毫"的亳地。在這裏,除發現了東西長五裏、南北寬三裏的商代早期都邑和規模宏偉的宮室遺跡外,還掘出了壹批銅渣、坩鍋片和銅鏃(箭頭)、銅鑿、銅刀、銅錐、銅魚鉤、銅鈴等器物,經鑒定均為青銅制品。這證明商初不僅在生產工具方面已廣泛使用了青銅器,而且在消耗量大、回收率低的箭頭方面也應用了青銅,這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青銅文化中是很少見的。在河南鄭州,曾發現商代早期的另壹遺址,其中有制陶場、制骨場、制銅場等較大規模的手工作坊,並有不少金飾品、玉石、瑪瑙、貝殼、青銅制品出土。此外還發現了上釉的陶器和古老的商代城墻,為研究我國原始陶器的產生和古代城池的構築提供了重要資料。
商代中期國王盤庚遷殷以後,科學文化的繁榮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在河南安陽"殷墟"中,近幾十年先後出土的文物是不可勝計的。這裏的"司母戊"大方銅鼎,重1500多斤,高137厘米,橫長110厘米,寬77厘米,花紋華麗,結構復雜,是世界古代青銅器中僅有的雄偉巨制。另壹件商代石磬,聲色優美,悠揚動聽,長84厘米,高42厘米,上面刻有形象逼真的猛虎,是我國最古老的藝術珍品。特別是在這裏先後發現的十幾萬片甲骨文,單字即在三千字以上,記述了當時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活動,並且保留了壹批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月食和星宿、風、雲、雨、雪、虹、霞等天文氣象的記錄。這壹切,充分顯示了三千年前我國文化的成熟程度。
在商代,以往壹直認為是只有青銅器而無鐵器的。但是,近年在河北槁城商代中期遺址發現鐵刃青銅鉞,卻打破了這壹論斷。據初步研究,這件兵器出土於公元前14世紀至13世紀的壹座墓葬,青銅鉞的刃部是熟鐵。黃河當時是經過槁城東面從天津附近入海的。這壹武器的發現,說明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商代奴隸們不僅熟練地掌握了冶銅技術,而且也已懂得用鐵了。
西周以後的春秋戰國時期,黃河流域開始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新的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冶鐵成了壹項重要的新興手工業,各諸侯國相繼使用了鐵制生產工具,把農業大大向前推進了壹步。隨著生產的發展,封建制的新生產關系代替了奴隸制的舊生產關系,城市經濟繁榮起來。秦國的鹹陽,魏國的大梁,趙國的邯鄲,齊國的臨淄,都成了當時遠近馳名的城市,臨淄甚至達到了二十多萬人的巨大規模。思想文化生活這時也空前活躍起來,反映各階級、各階層利益的各家學派,相互展開激烈的論戰。他們競相辦私學、著書立說,形成了古代學術思想史上所謂"百家爭鳴"的局面,並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典籍。
從秦漢大統壹帝國的建立到北宋皇朝,黃河流域仍然是我國歷代的都城,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生活在大河上下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卓越才能,創造了更加絢麗多彩的文化。根據史書記載,在漢代,人們已經發明了造紙法,制成了用來測量天象和測驗地震方向的"渾天儀"、"侯風地動儀"。隋代創造出印刷術,宋代發明了活字印刷。對世界文明有巨大影響的指南針和火藥也早在11世紀以前就廣為傳播。1957年陜西省出土的"灞橋紙",經考古工作者判定,大約是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時期的遺物,比史書記載的東漢蔡倫造紙還早二百多年。
同時,城市建築的規模更為壯觀:幾代帝都的長安,西漢時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南通巴蜀西達西域的樞紐,城市範圍比西方同時期著名的羅馬城大三倍以上。唐時長安城東西十八裏,南北十五裏,人口壹百九十六萬,街衢市坊井然有序,其規模之宏偉,尤為中外所稱道。北宋時的東京(今開封),城周五十多裏,汴河、蔡河、廣濟河、金水河,穿城而過,是中古時期十分繁華的都會。今天,從宋代畫家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東京建築雄偉、景色綺麗、舟船雲集、車馬競馳的風貌。
在從秦漢到北宋的壹千多年中,黃河兩岸的勞動人民,除從事生產勞動外,還築長城,開運河,修渠道,營造宮殿、寺院、陵墓,進行了巨大的工程建設。壹直到現在,黃河流域的地上地下還保存著許多古代建築和藝術寶庫。寧夏的秦渠、漢渠、唐徠渠,西安唐代的大雁塔,河南登封的北魏嵩嶽寺塔,開封的宋代鐵塔,洛陽的東漢白馬寺,山西的唐代南禪寺和佛光寺大殿,陜西的秦始皇陵和漢唐陵墓,河南龍門石窟的石佛和甘肅麥積山的泥塑像等等,都充分顯示了古代匠師高超的技術水平,傑出的藝術成就。
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陜西臨潼秦始皇陵附近發現的秦俑抗,出土身高1.8米左右的大型武士俑五百八十件,和真馬大小相似,拖有戰車的陶馬二十四匹。俑坑總面積約12000多平方米,埋藏各種陶俑約六千件,還有大批實用兵器,坑內馬俑排列整齊,氣勢宏偉;武士俑身穿鎧甲,意氣昂揚。這種雄偉的軍陣場面,再現了秦始皇兵強馬壯、橫掃六國的壯麗圖景,是非常珍貴的藝術遺產。這些兵馬俑的雕塑制作,使我們再壹次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
詩句:
1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2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3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4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5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唐《浪淘沙》)
7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張養浩《潼關懷古》)
8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9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10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11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12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13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14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15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16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17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黃河二首 唐杜甫
18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黃河二首 唐杜甫
19 黃河搖溶天上來,玉樓影近中天臺。————河陽詩 唐李商隱
20 左右分京闕,黃河與宅連。——————陜城即事 唐姚合
有點多了 呵呵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