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比喻借物喻人的古詩

比喻借物喻人的古詩

比喻借物喻人的古詩如下:

1、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明·於謙《石灰吟》

賞析: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烈火焚燒”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誌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清·鄭燮《竹石》

賞析:詩句寫出了勁竹的不為外力所動搖的堅定的品格,詩人托物言誌,借物喻人,表面上寫竹,事實上隱寓了作者藐視俗見的剛勁風骨。詩句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壹個“咬”字把竹擬人化,“咬”是壹個主動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動作。它不僅寫出了翠竹緊緊附著青山的情景,更表現出了竹子那種不畏艱辛,與大自然抗爭,頑強生存的精神。

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巖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於青山之上的基礎是它深深紮根在破裂的巖石之中。在這句詩裏,竹石則形成了壹個渾然的整體,無石竹不挺,無竹山不青,這兩句詩也說明了壹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強。

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賞析:詩人筆鋒壹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誌,並反用陸遊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借物喻人,托物言誌,不忘報國之誌,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壹腔熱情,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