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詩歌整體寫作特色:在藝術表現上,這首詩最突出的壹點則是精煉。全篇句句敘事,無抒情語,亦無議論語。但實際上,作者卻巧妙通過敘事抒了情,發了議論,愛憎十分強烈,傾向性十分鮮明。寓褒貶於敘事,既節省了很多筆墨,又絲毫沒有給讀者概念化的感覺。詩中還運用了藏問於答的表現手法。“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概括了雙方的矛盾之後,便集中寫“婦”,不復寫“吏”,而“吏”的蠻悍,橫暴,卻於老婦“致詞”的轉折和事件的結局中暗示出來。詩人又十分善於剪裁,敘事中藏有不盡之意。壹開頭,只用壹句寫投宿,立刻轉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題。又如只寫了“老翁逾墻走”,未寫他何時歸來,只寫了“如聞泣幽咽”,未寫泣者是誰,只寫老婦“請從吏夜歸”,未寫她是否被帶走。卻用照應開頭,結束全篇,既敘事又抒情的“獨與老翁別”壹句告訴讀者:老翁已經歸家,老婦已被捉走。那麽,那位吞聲飲泣、不敢放聲痛哭的,就是給孩子餵奶的年輕寡婦了。正由於詩人筆墨簡潔、洗煉,用了較短的篇幅,在驚人的廣度與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與沖突,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