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孝的名人名言及詩句

有關孝的名人名言及詩句

1. 關於孝的詩句和名人名言

關於孝的詩句和名人名言 1.關於"孝"的十條古詩詞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壹始扶行壹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壹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裏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征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2.請給壹些關於"孝"的事例、詩句和名言警句.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誌。——《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在中國的古書上,有“香九齡,能溫席”的記載。講的是我國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壹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裏,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戶家裏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備,確實很難入睡。壹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壹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麽冷的天氣,爸爸壹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幹了壹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想到這裏,小黃香心裏很不安。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裏,給他鋪好被,然後脫了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裏,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誇獎黃香。

夏天到了,黃香家低矮的房子顯得格外悶熱,而且蚊蠅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裏乘涼,盡管每人都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覺得涼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準備睡覺去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小黃香壹直沒有在這裏。

“香兒,香兒。”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從父親的房中走出來。滿頭的汗,手裏還拿著壹把大蒲扇。

“妳幹什麽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裏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勁壹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妳自己卻出了壹身汗呀!”

以後,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晚飯後,總是拿著扇了,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使勞累了壹天的父親早些入睡。

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他長大以後,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壹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3.關於孝的古詩、小故事、名人名言

壹、小故事

1、孝感動天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

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就把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並讓繼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後,對其父仍畢恭畢敬,封其弟象為諸侯。

2、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3、嚙指痛心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壹日家中來客,母親不見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急忙背著柴返回家中,跪問緣由。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妳回來。”曾子釋然。

4、百裏負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裏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仍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卻也不可復得。”

5、蘆衣順母

閔損,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

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壹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壹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二、名言

1、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壹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紮得多深。—— 法國莫泊桑《項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春秋孟子

白話文: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可以運行在掌管天下。

3、事親以敬,美過三牲。——西晉摯虞《族姓昭穆》

白話文:侍奉父母以敬,美超過三犧牲。

4、妳希望子女怎樣對待妳,妳就怎樣對待妳的父母。—— 希臘伊索克拉底《全希臘盛會獻詞》

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現代老舍《四世同堂》

4.有關孝的名言,詩詞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弟子規》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誌。——《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5.關於孝的古詩、小故事、名人名言

1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二十四孝應該是指《二十四孝圖》上所描繪的二十四個故事:01 孝感動天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

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就把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並讓繼承王位。

舜登天子位後,對其父仍畢恭畢敬,封其弟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

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03 嚙指痛心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稱。

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壹日家中來客,母親不見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急忙背著柴返回家中,跪問緣由。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妳回來。”

曾子釋然。04 百裏負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

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裏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仍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卻也不可復得。”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

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

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壹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壹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

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是春秋時期的人。郯子父母年老時患眼疾,需要飲用鹿乳療治。

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壹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壹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彩娛親 老萊子是春秋時期楚國的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常身穿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

壹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壹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

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壹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壹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

女子以壹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淩空而去。

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壹定稟告,回家後壹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

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裏藏了兩個橘子。

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12 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

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壹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壹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13 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

6.有關孝敬長輩的古詩和名言

1、爹娘面前能盡孝,壹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2、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裏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壹》。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4、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6、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7、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8、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誌魏書》。

9、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白話釋義:只有我們孝順父母,父母喜從心生,健康長壽,我們何憂?

朝代:春秋,作者:孟軻,出處:《孟子·萬章章句上》

10、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白話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壹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壹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壹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朝代:西漢,作者:戴勝,出處:《禮記》

7.關於孝的古詩、小故事、名人名言

壹、小故事1、孝感動天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就把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並讓繼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後,對其父仍畢恭畢敬,封其弟象為諸侯。

2、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3、嚙指痛心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

壹日家中來客,母親不見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急忙背著柴返回家中,跪問緣由。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妳回來。”曾子釋然。

4、百裏負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裏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仍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卻也不可復得。”

5、蘆衣順母 閔損,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壹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壹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

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二、名言1、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壹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紮得多深。

—— 法國莫泊桑《項鏈》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春秋孟子白話文: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可以運行在掌管天下。

3、事親以敬,美過三牲。——西晉摯虞《族姓昭穆》白話文:侍奉父母以敬,美超過三犧牲。

4、妳希望子女怎樣對待妳,妳就怎樣對待妳的父母。—— 希臘伊索克拉底《全希臘盛會獻詞》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 現代老舍《四世同堂》。

8.關於孝的名言十句

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

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 《勸孝歌》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勸孝歌》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

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勸孝歌》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

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二十四孝·為母埋兒》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春秋〗孔丘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經》天地之性,人為貴。

人之行,莫大於孝。 《孝經》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

《後漢書》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對聯集錦》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幹涸。

字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