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白話翻譯: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裏觀賞菊花。
2、觀刈麥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白話翻譯: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裏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壹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壹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裏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饑腸。現在我有什麽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壹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3、鄉村四月
作者翁卷?朝代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白話翻譯: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裏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壹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4、田家元日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白話翻譯:
昨天夜裏北鬥星的鬥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壹年又開始了。
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
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裏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壹起勞作。
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壹年是豐收年。
5、尋陸鴻漸不遇
作者皎然?朝代唐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白話翻譯:
他把家遷徙到了城郭壹帶,鄉間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處籬笆邊都種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卻尚未見它開放。
敲門竟連壹聲犬吠都沒有,要去向西家鄰居打聽情況。
鄰人報說他是到山裏去了,回來時總要西山映著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