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柳貴於垂,不垂則可無柳。柳條貴長,不長則無裊娜之致,徒垂無益也。此樹為納蟬之所,諸鳥亦集。長夏不寂寞,得時聞鼓吹者,是樹皆有功,而高柳為最。總之,種樹非止娛目,兼為悅耳。目有時而不娛,以在臥榻之上也;耳則無時不悅。 鳥聲之最可愛者,不在人之坐時,而偏在睡時。鳥音宜曉聽,人皆知之;而其獨宜於曉之故,人則未之察也。鳥之防弋,無時不然。卯辰以後,是人皆起,人起而鳥不自安矣。慮患之念壹生,雖欲鳴而不得,鳴亦必無好音,此其不宜於晝也。曉則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數亦寥寥,鳥無防患之心,自能畢其能事。且捫舌壹夜,技癢於心,至此皆思調弄,所謂“不鳴則已,壹鳴驚人”者是也,此其獨宜於曉也。莊子非魚,能知魚之樂;笠翁非鳥,能識鳥之情。凡屬鳴禽,皆當呼予為知己。 種樹之樂多端,而其不便於雅人者亦有壹節;枝葉繁冗,不漏月光。隔嬋娟而不使見者,此其無心之過,不足責也。然匪樹木無心,人無心耳。使於種植之初,預防及此,留壹線之余天,以待月輪出沒,則晝夜均受其利矣。 (選自李漁《閑情偶寄》)
譯文柳樹貴在柳枝下垂,柳枝不下垂就寧可沒有柳樹。柳枝貴在長,柳枝不長就沒有裊娜景致,只是下垂沒有什麽益處。這種樹是招納蟬的處所,各種鳥也往往棲息在上面。漫長的夏天不讓人感到寂寞,能時時聽到蟬唱鳥鳴,這樹都有功勞,而高高的柳樹是功勞最大的。總之,種樹不只是讓眼睛娛樂,還能使耳朵愉悅。眼睛有時卻不能娛樂,因為人躺在臥榻上;耳朵就沒有什麽時候不愉悅。 鳥鳴中最可愛的,不在於人坐著的時候,卻偏在於人睡著的時候。鳥音適宜在早晨聽賞,人們都知道這個情況;然而正是它單單適宜於早晨聽賞的緣故,人們就沒有察覺它。鳥兒防備射獵,沒有哪個時候不是這樣。過了卯時辰時之後,人們都起床了,人們起了床而鳥就不能自在安寧了。憂慮擔心的念頭壹萌生,雖然想要鳴叫都不能,鳴叫起來也壹定沒有動聽的聲音,這是它(聽賞鳥鳴)不適宜在白天的原因。早上人們卻都沒起床,即使有起床的,人數也是寥寥無幾,鳥兒沒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盡情表現它(善於鳴唱)的本領。況且舌頭憋了壹夜,心裏癢癢的只想壹展唱技,到這時都想擺弄歌喉了,所說的“不鳴則已,壹鳴驚人”的情況就是這樣,這是它(聽賞鳥鳴)適宜在早晨的原因。莊子不是魚,能知道魚兒的快樂;笠翁不是鳥,能懂得鳥兒的心情。凡是啼鳥鳴禽,都應當把我當作它們知己呀。 種樹的樂趣有多種,但是它對於高雅的人不便的情況也有壹個:枝葉繁茂,不透月光。阻隔著月亮而不使人看到(月光),這是它無意而造成的過錯,不值得責備它。然而不是樹木無心,而是人無心罷了。假使在種植樹木的當初,預防到這壹點,留下壹線閑余的天空,用以等待明月(在樹木之間)出沒,那麽白天晚上就都能得到它的好處了。
2. 文言文閱讀 周書 柳檜傳原文及翻譯《周書 柳檜傳》
柳檜字季華,秘書監虬之次弟也。性剛簡任氣,少文,善騎射,果於斷決。年十八,起家奉朝請。居父喪,毀瘠骨立。服闋,除陽城郡丞、防城都督。大統四年,從太祖戰於河橋,先登有功。授都督,鎮鄯州。八年,拜湟河郡守,仍典軍事。尋加平東將軍、太中大夫。吐谷渾入寇郡境,時檜兵少,人懷憂懼。檜撫而勉之,眾心乃安。因率數十人先擊之,潰亂,余眾乘之,遂大敗而走。以功封萬年縣子,邑三百戶。時吐谷渾強盛,數侵疆埸。自檜鎮鄯州,屢戰必破之。數年之後,不敢為寇。十四年,遷河州別駕,轉帥都督。俄拜使持節、撫軍將軍、大都督。居三載,征還京師。
時檜兄虬為秘書丞,弟慶為尚書左丞。檜嘗謂兄弟曰:「兄則職典簡牘,褒貶人倫;弟則管轄群司,股肱朝廷。可謂榮寵矣。然而四方未靜,車書不壹,檜唯當蒙矢石,履危難,以報國恩耳。」頃之,太祖謂檜曰:「卿昔在鄯州,忠勇顯著。今西境肅清,無勞經略。九曲,國之東鄙,當勞君守之。」遂令檜鎮九曲。尋從大將軍王雄討上津、魏興,平之,即除魏興、華陽二郡守。安康人黃眾寶謀反,連結黨與,攻圍州城。乃相謂曰:「嘗聞柳府君勇悍,其鋒不可當。今既在外,方為吾徒腹心之疾也,不如先擊之。」遂圍檜郡。郡城卑下,士眾寡弱,又無守禦之備。連戰積十余日,士卒僅有存者,於是力屈城陷,身被十數創,遂為賊所獲。既而眾寶等進圍東梁州,乃縛檜置城下,欲令檜誘說城中。檜乃大呼曰:「群賊烏合,糧食已罄,行即退散,各宜勉之!」眾寶大怒,乃臨檜以兵曰:「速更汝辭!不爾,便就戮矣。」檜守節不變。遂害之,棄屍水中。城中人皆為之流涕。眾寶解圍之後,檜兄子止戈方收檜屍還長安。贈東梁州刺史。
譯文:
柳檜,字季華,秘書監柳虬的第二個弟弟。性格剛強直率,處事縱任意氣,缺少文才,善於騎射,果敢有斷決。年紀十八歲時,從家中征召出來任奉朝請官職。為父親守孝期間,哀傷過度,瘦瘠如骨骸支立。守喪期滿除服後,任陽城郡丞、防城都督。大統四年(公元538年),跟隨北周太祖(宇文泰)在河橋作戰,因為先登上城墻而立有功勞,被授予都督官職,鎮守鄯州。大統八年(公元542年),被任命為湟河郡守,仍然掌管軍事。不久加授平東將軍、太中大夫的官職。吐谷渾入侵湟河郡邊境,這時柳檜兵少,人人心懷憂懼之情。柳檜撫慰並勉勵他們,眾人的心才安定下來。於是率領數十人先攻擊敵軍,吐谷渾軍隊潰敗混亂,剩下的部隊乘勝進攻,於是敵人大敗而走。柳檜因這次功勞被封萬年縣子,食邑三百戶。這時吐谷渾強盛,多次侵犯邊境。自從柳檜鎮守鄯州,每次作戰必定擊破入侵之敵。數年之後,吐谷渾不敢再入侵。大統十四年(公元548年),柳檜改任河州別駕,轉任帥都督。不久被任命為使持節、撫軍將軍、大都督職位。過了三年,被征召返回京師。
這時柳檜的兄長柳虬做秘書丞,弟弟柳慶做尚書左丞。檜曾經對兄弟們說:“哥哥主管文書,,品評選拔人才;弟弟管理各部門,輔佐朝廷。可以說榮耀了。然而四方沒有平靜,國家還未統壹,我柳檜唯有冒著流箭飛石,到危險的地方去(指作戰),來報答國家的恩德。”不久,宇文泰對柳檜說:卿過去在鄯州時,忠誠勇敢,顯揚昭著。如今西部邊境安定天平,無需勞駕妳經營治理。九曲,是國家東部邊境,當勞駕妳鎮守它。”於是下令柳檜鎮守九曲。不久跟隨大將軍王雄討伐上津、魏興。平定了這兩個地方後,立即被任命為魏興、華陽兩個郡的太守。安康人黃眾寶謀反,聯合黨羽,攻圍州城。於是這些人相互說:“曾經聽說柳府君勇猛強悍,他的鋒芒不可阻擋。如今既然他在外面,與其將來讓他成為我們這些人的心腹之患,不如先攻擊他。“於是包圍了柳檜的郡。郡城城墻低矮,士兵少而弱,又沒有作防禦的準備。連續作戰經過十多日,士卒活下來的很少了,於是力竭而城池陷落,柳檜身被十多處創傷,被盜賊抓獲。不久黃眾寶等人進而包圍東梁州,於是綁著柳檜到城下,想讓柳檜勸說城中投降。柳檜於是大聲呼喊:“這群盜賊只是烏合之眾,糧食已經吃光了,馬上要撤退逃散了,各位要努力守城啊!”黃眾寶大怒,於是來到柳檜身邊用武器威脅他說:「趕快改掉妳的話!不然,就殺掉妳。“檜堅守節操不作改變。於是黃眾寶殺害了他,把屍體拋棄在水中。城中之人都為柳檜流下眼淚。黃眾寶解圍之後,柳檜哥哥的兒子止戈才收了柳檜的屍體回長安。柳檜被追贈為東梁州刺史。
3. 柳下季存國 文言文翻譯柳下季存國
齊攻魯,求岑鼎①。魯君載他鼎而往。齊侯弗信而反之,為非,使人告魯侯曰:“柳下季②以為是,請因受之。” 魯君請於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賂以欲岑鼎③也,以免國也。臣亦有國於此。破臣之國以免君之國,此臣之所難也。”於是魯君乃以真鼎往也。且柳下季可謂能說矣。非獨存己之國也,又能存魯君之國。
①岑鼎:魯國寶鼎。 ②柳下季:春秋時魯國壹位大夫。 ③賂以欲岑鼎:等於說“賂以所欲之岑鼎” 賂,送。
譯文:從前齊國攻打魯國,目的是要魯國的岑鼎(壹種寶鼎).魯國國君獻出別的鼎冒充岑鼎求和.齊國國君不相信:"如果柳季說這個鼎就是岑鼎,我就收下."魯國國君打算讓柳季出使齊國(告訴齊國國君這就是岑鼎).柳季對魯國國君說:"您把岑鼎看作寶貝,誠信是我的寶貝,現在您打算破壞我的寶貝,成全您的寶貝,讓我很為難啊."魯國國君於是獻出了岑鼎(給齊國).柳季確實非常懂得說話的藝術。不僅保存了自己的名聲也保住了魯國的寶貝。
4. 文言文 {聊齋誌異柳氏子
山東膠州有個叫柳西川的人,當了半輩子的奴仆,四十多歲時,他妻子才生下壹個兒子,因此,他對兒子十分溺愛,放縱他的行為,只怕違背了他的意誌。兒子長大成人,生活放蕩奢侈,柳翁的積蓄被他花得精光。沒多久,兒子患病在床。柳翁餵養了幾只騾子,兒子說:“騾子肉好吃,殺了它給我吃,我的病
就可以好了。”柳翁想殺那只跛腿的瘦騾子,兒子聽說後,就發火大罵,病更加沈重。柳翁害怕,連忙叫人把肥騾子殺了給他吃,兒了這才高興起來。但他只品嘗了壹塊騾子肉就把碗扔掉了,病並沒有減輕,不久就病死了。柳翁悲傷不已。過了三四年,村裏人朝山進香,走到山腰時,看見壹人騎著騾子飛奔而來,很像柳翁的兒子,等他到了跟前,果真是的。柳翁的兒子下騾向大家作揖,各道寒暄。村裏人都有些害怕,也不敢問他死後的情況,只問:“妳在這裏幹什麽?”柳翁的兒子回答說:“也沒有什麽事,隨便走走罷了。”繼而問旅館主人姓名,大家告訴他後,他拱著手說:“剛巧有點小事,沒有時間敘說離情別緒,明天再來拜見。”說完騎上騾子走了。
眾人回到旅館,說他未必就來。第二天清晨,大家在旅館等著他,柳翁的兒子真的來了。他把騾子系在馬棚的柱子上,上前與大家談笑。大家對他說:“妳的父親日夜思念妳,妳怎麽不回家看看呢?”柳翁的兒子驚訝地問:“妳們說些什麽?”大家又重復了壹遍剛才的話。柳翁的兒子壹聽,神色都變了,過了很久才說:“他既然思念我,請妳們回去傳個話,說我四月七日在這裏等候他。”說完,便告別了。
大家回村後把這些情況告訴了柳翁。柳翁大哭了壹場。他按約定的日子前往那家旅館,把兒子的往事告訴旅館主人。主人阻止他說:“前些日子見他神情冷淡,好像不壹定有善意,以我推測,恐怕不宜相見。”柳翁流著淚不相信。主人說:“不是我阻止妳見兒子,要知道神鬼無常,恐怕遭遇不測。如果妳壹定想見他,請潛伏在櫃子裏,等他來,觀察他的語言和臉色,覺得可以見妳就出來。”柳翁答應按他的話做。
不久,柳翁的兒子果然來了,他壹到旅館就問道:“柳某人來了嗎?”主人回答說:“沒有。”柳翁的兒子非常氣憤,罵道:“老畜牲養的,他居然沒有來!”
主人吃驚地問:“為什麽罵妳父親?”他回答說:“他是我什麽父親!當初他和我是父子相稱,沒想到他包藏禍心,收藏了我的血汗錢,卻不肯退還。現在我要殺了他才甘心,他哪裏是什麽父親!”說完就出了門,還說道:“這回便宜了他。”柳翁在櫃子裏聽得清清楚楚,冷汗壹直流到腳後跟,不敢出壹口氣。主人喊他,他才出來,只好大失所望地回家去了
5.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沈希儀,貴縣人,嗣世職為奉議衛指揮使沈希儀傳 出自《白話二十四史》之明史 譯文 沈希儀,字唐佐,貴縣人。
承襲世職任奉議衛指揮使。他機警有膽有勇,並且智計過人。
正德十二年(1517)他被調出征永安。沈希儀用數百人攻打陳村寨,馬陷在泥沼中,騰躍而上,連殺三個敵人頭領,破除其余敵眾。
沈希儀升為署都督僉事。義寧的敵賊侵犯監桂,又回到巢穴,沈希儀追擊他們。
敵賊的巢穴有兩處險隘,敵賊在其中壹處埋有伏兵,讓熟瑤欺騙官兵從這裏攻入。沈希儀估計到敵賊有詐,急從另壹險隘直抵賊寇的巢穴。
敵賊倉促回救,於是被沈希儀大舉攻破。荔浦敵賊八千人渡江到東方搶掠,沈希儀率領五百人駐紮在北面寨,等待敵賊歸來。
北面寨距蛟龍、滑石兩灘各有數裏。沈希儀因滑石灘狹窄,即使部隊眾多仍可進擊,蛟龍灘寬廣,渡過去也難於殲敵,想將敵賊引誘到滑石灘。
於是在蛟龍灘樹起百旗,用弱兵守住,燃燒柴禾來惑亂敵人。敵賊果然趨向滑石灘。
沈希儀預先用小艦載勁卒埋伏在葭葦之中。敵賊渡過壹半,乘急流沖之,兩岸軍兵鼓噪上前,敵賊眾多人墜入水中淹死,沈希儀收獲他們所掠搶的東西回來。
沈希儀隨從副總兵張..連破臨桂、灌陽、古田的敵賊。他被晉升為署都督指揮同知,掌管都司事。
嘉靖五年(1526),總督姚鏌準備征討田州岑猛。他用沈希儀的計謀,離間岑猛的嶽丈歸順和土酋岑璋的關系,而分兵五哨進擊。
沈希儀帶領中哨。擋住工堯。
工堯是敵賊的要地,他們聚眾守衛這個地方。沈希儀夜間派遣軍兵三百人,緣山而上,繞出其背。
等到第二天會戰,所派遣的士兵已在山巔樹立旗幟,敵賊被打得大敗。岑猛逃跑到歸順那裏,被岑璋捉住,田州於是平定。
沈希儀的功最大,姚鏌壓抑他的功勞,只是受到賞賜。姚鏌建議設立流官,沈希儀說:“思恩因流官的緣故,禍亂到現在還沒有停止。
田州又設立流官,兩處之敵賊將會合起來作亂。”姚鏌不聽從他的話。
以沈希儀任右參將,分守思恩和田州。沈希儀請求回鄉整束行裝,用參將張經代守。
剛剛壹個月,田州又發生叛亂,姚鏌被罷去官職而回到家鄉。王守仁代替姚鏌的官位,王守仁多用沈希儀的計策,思恩和田州又被平定。
沈希儀改任右江柳慶參將,駐紮在柳州。象州、武宣、融縣瑤民造反,沈希儀出兵征討攻破。
他因病回到家鄉,不久又回到原任。柳州在萬山之中,城外五裏之處就是敵賊的巢穴,軍民已到無地可耕的地步,而官軍向來不能勝任戰鬥。
又加上敵賊耳目遍官府,對官府裏的事情動靜無所不知。沈希儀說要想大破敵賊,非用狼兵不可,向制府請求這件事。
調那地的狼兵二千人來,守戍之兵才稍有振作。又尋找到與瑤通貿易商販的有幾十人,抓住他們犯罪根據而厚撫他們,讓他們刺探敵賊。
這樣敵賊的動向,沈希儀也無所不知。沈希儀每次出兵,雖然是肘腋親近的人,也不告訴他們去向。
到期鳴號,則諸軍都集合起來。令壹人挾旗帶領諸軍行軍,不讓他們測知到哪裏去。
等到駐軍設立埋伏,敵賊必定到達,敵賊遇到埋伏總是逃奔。官軍攻擊他們,總是能取得預期的勝利。
之後,敵賊侵犯其他地方,官軍又比他們先到達。遠村僻地,敵賊估計是官軍不能到達的地方,前往侵犯,官軍又未嘗不在,敵賊驚服他是神人。
沈希儀獲得的賊巢婦女牲畜財產,果真是鄰巢的都歸還他們,只取暗中幫助敵賊之人的東西。諸瑤全部恐懼降伏,不敢響應敵賊。
沈希儀初到,令熟瑤能夠出入城中,無所禁忌。厚賞瑤人中的智黠之人,讓他們做間諜。
後來逐漸讓瑤婦進入到官府和她們的丈夫見面,並賜給她們酒食布帛。這些瑤婦的丈夫經常告訴他敵情,則暗中厚賞。
諸瑤婦貪愛賞賜,爭相勸說自己的丈夫偷告敵情,或者親自入沈希儀府中說明敵賊情況。正因為這個原因,敵賊更加沒有地方隱藏匿形。
沈希儀每於風雨晦黑的夜晚,偵察敵賊住宿停頓的地方,分別派遣人攜帶火銃潛伏在舍旁。半夜發銃,敵賊大駭說:“老沈來了!”都攜帶妻氏兒女匍匐上山。
兒啼女號,有的因寒凍觸巖石而死,有的後悔當賊寇不是好辦法。到天明後下山,又寂靜而沒有人聲。
其他巢穴也遇到同樣的情況,賊眾更加驚恐。暗中派遣人進城偵察,發現沈希儀像原來壹樣居住在城中沒有外出。
敵賊喪魂落魄,他們大多易容為熟瑤。韋扶諫是馬平瑤的敵賊魁首,多次捕捉他而沒有成功。
有人報告說韋扶諫逃到鄰賊三層巢去,沈希儀暗中率領兵馬剿他,他又與三層巢的敵賊到其他戍所去搶劫。沈希儀盡俘三層巢敵賊的妻子兒女,壹並帶回來,過去沈希儀俘獲的敵賊妻子兒女全部用來給與予狼兵,到這時卻將他們獨閉在空舍中,給他們飲食。
讓熟瑤去對他們的丈夫說“:妳們捉到韋扶諫,就讓妳們的妻子兒女回來。”諸瑤聽說後,都來謁見沈希儀。
沈希儀讓他們到房室中去看,見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安然無恙。於是他們***同引誘韋扶諫出巢,將他捆縛著獻給沈希儀,來換他們的妻子兒女回去。
沈希儀剜去韋扶諫的眼睛,將他肢解後,懸掛在諸城門。諸瑤服沈希儀威信,更加不敢做強盜。
從此,柳城四旁的數百裏,沒有敢搶奪的人。沈希儀曾經向朝廷上書,說狼兵也是瑤、僮人。
瑤、僮所在為賊,但狼兵至死不敢為非作歹,並不是狼兵順服,而瑤、僮。
6. 文言文閱讀題之元史·王思誠傳譯文供參考: 王思誠,字致道,黨州嵫陽人。
祖輩務農。思誠天資過人,七歲拜師學《孝經》、《論語》,都能背誦。
至治元年(1321)中進士,任管判官,後召至京師任國子助教,又改任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以後又轉任待制。
至正元年(1341),升遷為奉議大夫、國子司業。次年任監察禦史,上疏順帝,言京城壹帶去年秋不下雨,冬亦無雨,春又有蝗災,加上黃河決堤,此系陰陽失調。
請發卒堵決,給災民死者以棺木,這樣可協調陰陽,消除水旱災禍。思誠到檀州巡察,首先提出:“那裏采金冶鐵提舉司設置監獄,管理囚犯,讓服刑人帶著腳鐐刑具來舂金礦。
該獄原望給囚徒衣食,然自天歷(1328)以來,不供衣食,因而餓死者達三十余人,瀕臨死亡者又有數人。他們本罪不該死,現在卻被餓死,還不如施杖刑速死為好。
何況州縣沒有囚糧,讓輕重罪犯都死在獄中。獄吏謊報他們生病時間之長短,用藥次數之多少,以掩蓋其失職。
呈請制定以囚犯病死獄中之多少來衡量看守者罪行輕重之法令。”又說“:燕南、山東鄰近京師,近幾年來,饑饉相繼,群盜四起,巡尉弓兵與提調捕盜官,聯合鄰境,***同征剿,然而賊在南,他們卻會合於北,賊在西,他們卻會合於東。
及與賊相遇,他們又望風而逃。請立法嚴禁。”
又言“:初開海運漕糧,置海仙鶴哨船四十余艘,往來巡邏以保護漕船。如今這些哨船損害十數艘,只活動於劉家港口,以捕盜為名,實不出海。
以致海盜猖獗。應該在萊州洋等處分兵把守,不讓在島嶼旁停泊船只,禁止鎮民與船夫通婚,有能捕捉盜賊的獎給船只;捉住賊首的,賞賜官職。
仍移江浙、河南行省兵民,戍守江海口道,待查清返程海商若非寇賊後,才準許船只停泊。到第壹年糧船開航之前,派遣將士乘海仙鶴於二月下旬入海,這樣海道大概就可以安寧了。”
朝廷采納了這些建議。 松州的官吏為得到賄賂而故意誣陷百姓,向臺臣訴冤的就有四十人,於是命思誠查問。
思誠以其他名義秘密去松州,逮捕監州以下官員二十三人,都判了罪。豐潤縣壹囚犯,年紀最小,因戴刑具將至死,引起思誠懷疑,問他,他說:“傍晚遇見三人,與他們同行,半夜他們便用尖刀逼我走在前面,到壹老百姓家門前,他們大家都進去了,讓我壹人留在戶外,我就偷偷地到縣府報告,還未報案,就被抓住了。”
思誠於是判了有司的罪,那少年獲釋了。 思誠出任河南、山西道肅政廉訪司僉事,到武鄉縣巡視,監縣出來迎接,思誠暗地對隨從說:“此人定是貪官。”
不久,果然有人在路旁訴冤,思誠問他“:是控訴監縣奪妳的馬的吧?”那人說“:是。”於是將監縣問罪。
隨從問思誠為何預先能知道此事,思誠說:“穿著破爛的衣服,騎著駿馬,不是詐取來的又是什麽?”陜西行臺寫公文給思誠“,希望疏通黃河三門,設立水陸站,直通關陜。”思誠會同陜西、河南憲臣及郡縣長官去察看,大家都害怕地險路隘,想用假話回報,思誠生氣地說“:我們自己欺騙自己,怎麽督責他人?以什麽態度對待朝廷?妳們稍停壹會兒,我要親自到那裏看看。”
大家都害怕地跟著他,黃河中灘磧之路壹百多裏,礁石錯出,無路可走,便下馬徒步,攀藤前行。大家疲乏得喘著氣,流著汗,卻不敢說什麽。
行了三十裏路,推測走不通了,就作詩敘述經過的險情,被執政者采納,取消了行臺的建議。 後來召他編修遼、金、宋三史,又調任秘書監丞。
剛巧國子監的學生率領著人相鬥,又再任命他為司業。思誠召集學生在堂下,開除了五個帶頭相鬥的學生,受降齋處分的七十人,對學習勤奮的升級,學習懶惰的除名,從此大家更加互相勉勵,於是越級提升思誠為兵部侍郎。
因母親病逝,扶柩南歸。守喪期滿,起為太中大夫、河間路總管。
磁河水決堤泛濫成災,思誠召集民工修堤,日夜興工,壹個月便完成,是年農業獲得好收成。南皮民祖輩曾沿禦河種柳, *** 征稅,名曰“:柳課”。
黃河決堤,把這些柳樹都淹沒了,而官府仍舊征稅,十余年來不止,人民交加貧困,思誠奏請朝廷免除。所轄景州廣川鎮是漢代董仲舒的家鄉,河間尊福鄉有博士毛萇的舊居,思誠皆請於該兩處建立書院。
其後,思誠奉召回朝,拜禮部尚書。 至正十二年(1352),各地人民失業者多,順帝命名臣去巡察,思誠至河間及山東諸路,召集父老,宣揚皇上關心民間疾苦的恩德,百姓莫不感激淚下。
思誠又召還至京,升遷為國子祭酒,不久又拜為禮部尚書,主持科舉考試。又升為集賢侍講學士,兼國子祭酒。
他應詔奏進七事:壹曰置行省丞相,二曰寬內郡征發,三曰淘汰冗兵,四曰改進祿秩,五曰罷行兵馬司,六曰復倚郭縣,七曰設常選。不久出任陜西行臺治書侍禦史。
十七年(1357)春,紅巾軍攻陷商州,奪取七盤,占據藍田縣,距奉元僅三十裏,思誠在安西王月魯帖木兒官邸會見豫王阿剌忒納失裏及省院官,大家萬分恐懼,拿不出任何對策,思誠說“:陜西是要地,關系天下得失,察罕帖木兒是河南名將,賊壹向害怕他,應該派使臣去求援,這才是上策。”戍將憎惡豫王之兵排擠自己,始終久議不決,思誠說“:我軍力弱,失守於早晚之間,到時候誰來負責?”於是寫信給察罕帖木兒曰“:河南是京師的。
7. 文言文閱讀理解(15分)細柳營司馬遷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小題1:⑴大規模 ⑵接送皇帝 ⑶銳利 ⑷慢慢地小題1:①於是皇上派使臣手持節符下詔書給周將軍。
②天子被感動了,臉上的神情也改變了,俯身扶著車前的橫木。小題1:⑴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⑵天子先驅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小題1:上 天子 皇帝小題1:寫文帝對周亞夫的稱贊,從側面突出周亞夫將軍卓越的軍事才能。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結合文章的內容來概括兩種情形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結合對文章的內容的理解來篩選出對“漢文帝”的稱呼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結合最後壹段的內容來概括即可。
8. 《江南陶公柳》的閱讀答案19、簡述“陶公柳”這個名稱的來歷。
20、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詠“陶公柳”的詩句有什麽作用?
21、“陶公柳”具有怎樣的品格?請簡要概括。
22、請妳從語言方面對文章第②段進行簡要賞析。
23、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9、晉代陶侃在武昌(今鄂州)期間帶領官吏和百姓廣植柳樹,人們為了緬懷(紀念)他, 把他所種的柳樹稱為陶公柳。
20、印證“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稱由來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內涵;贊美了 (“武昌柳”)的風姿,表達了對陶公的懷念之情。
21、.陶公柳具有堅韌、寬容和質樸的品格。
22、示例:這段文字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
特征,抒發了對陶公柳的喜愛之情,給人以美的享受。
23、表達了作者對陶公柳的贊頌和熱愛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