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清明節祭奠親人的詩句

清明節祭奠親人的詩句

1. 關於清明節祭奠父母詩句

關於清明節祭奠父母詩句 1.清明懷念父母的詩句

《清明祭父母》

清明時日拜新墳,慈母安息兒斷魂。

二老雙親歸鶴去,陰陽兩界各離分。

恩威並重嚴家訓,甘苦同嘗益子孫。

壹炷清香思不盡,兩行熱淚謝深恩。

《清明抒懷》

遙望家鄉有墓田,無從祭掃淚潸然。

心隨鴻雁飛蝴蝶,淚染關山化杜鵑。

垂老思親留網上,還童念舊坐屏前。

人生坎坷須精進,晚照余輝慰九泉。

《清明祭》

遙知老弟拜新墳,異地同心亦斷魂。

事在尊親思不斷,人皆念祖理難分。

清明祭奠隨情況,博愛弘揚利子孫。

同悼同哀同告慰,滿含熱淚報深恩。

2.清明悼念父母親的詩歌

1.《鵲橋仙·步韻兼致老禾先生》

洪山壹別,今宵幾度,又近清明時候。

依然有夢到詩鄉,怕只怕,癡心難就。

櫻花攬客,池亭買醉,連日訪親問友。

有心再赴婺源春,思故裏,流連江右。

2.《酹清明》

千家火冷柳煙輕,道是無晴卻有情;

隴上昏鴉聲不住,人間醉客意難傾;

子推割肉三刀立,高祖尋碑壹紙成;

夢魘紅塵方欲醒,春來點豆在清明。

花開三月正陽春 紫燕南來破紫雲

青草餵魚魚欲醉 清明賦句悼亡魂

又是壹年桃花春,燕剪翠柳風戲雲。

鴨試溪水暖正好,踏青莫忘帶詩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雨中漫步鄉過村。

借問此時何所思,思念不見欲斷魂。

不堪清明雨紛紛,誰讓冪紙過小村。

摘得柳花醉入酒,黃土怎掩思念魂。

杜鵑啼血天鳴哀,淒風苦雨淚滿腮。

雙腳跪拜墳墓地,錦繡難把悲傷揩。

3.《清明》

故鄉幾載遠離行,荒草壹蓬祭未曾。

再遇清明撒細雨,杳思遠念遍插旌。

家山北望虔誠揖,先父西歸化羽成。

黑蝶翻飛何處去,依稀天外訓兒聲。

4.《青玉案 祭父》

鄉山月冷寒江碧,向誰去、孤單意。

雪落冰封愁兩地,蕭管咽語,指節翻飛,寥落吹新曲。

問天北鬥仍無覓,世事炎涼青衫蔽。

念取浮華趨步急,家山未祭,茫然啜泣,望月時時揖。

5.《踏莎行 清明》

泣雨殤魂,鞠躬鶴唳,絲絲細雨心頭系。

清明雕落百花枝,茫茫愁緒飄天際。

歲月蹉跎, 繁華過隙。韶光似水無從憶,

音容昨日筆難書, 浮華壹夢青山寂。

6.《老母住院有感》

豪樓院舍滿愁雲,忍擲千金藥液熏。

垢雪殘冰逢季損,枯枝弱柳死生輪。

禍福今昔難贖定,甘苦明朝自有分。

春風送暖舒人面,又至清明雨洗塵。

清明又致雨紛紛,春紅減半野草深。

異鄉遊子歸故土,掃墓燃紙表孝心。

淚泣親人早亡故,棄兒獨自過紅塵。

九泉父母可安好?誰伴荒嶺壹孤墳?

人間天國久睽離,又見春風柳線垂。

節近清明懷考妣,誰憐淚眼盡含悲。

7.《清明雨》

月隱星稀燭有淚,茶涼酒淡筆無言。

窗欞雨叩聲聲緊,肺腑情思苦苦煎。

8.《促拍采桑子 清明祭》

恰適近清明,祭先祖,聊表心聲。清流俯淚,蒼山亦慟,難忘親情。

忍看紙帛已燃盡,默淒淒,遙寄英靈。追思父母,剖心難報,跪叩先塋。

3.清明節紀念母親的詩詞

壹條白毛巾

掃去了墓碑上的塵土

壹束絹花

系上了對母親的哀思

點燃壹炷香

向媽媽述說著別離的心語

四月的北方

未融盡的冰雪殘留在墓地

春風仍然夾著淒冷

奪眶而出的淚

感受壹種鹹的滋味

佇立在墓碑前

媽媽的微笑、柔和的眼神

壹股熱浪敲擊著我的心扉

妳那叮嚀的話語

幻化成壹組風鈴

悅耳、濕魂

壹直陪伴著兒女們成長

歲月刻上了風景

爬山的臺階並不整齊

壹路上都攀援著妳的手臂

再苦的日子

妳都是用微笑去面對

今天的風很大

我知道

那是妳對兒女們的囑咐

好好照顧自己

妳仍然還是兒女們遮風擋雨的傘

壹直沒有離開我們

4.清明節紀念親人的詩句

《清明即事》唐 孟浩然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呈館中諸公》元 高啟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誇。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清明》宋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蝶戀花·春暮》宋 李冠

遙夜亭臯閑信步。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誰在秋千,笑裏輕輕語。

壹寸相思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

《破陣子·春景》宋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壹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裏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

笑從雙臉生。

供參考。

5.清明節悼念母親時寫的壹首詩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八大經典清明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壹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這壹習俗已有2000多年歷史。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學寶庫裏,關於清明的詩作汗牛充棟。流傳下來的經典詩作有如下八首,特與讀者分享: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點評:這是流傳最廣的壹首清明詩。最精彩的詞句是“欲斷魂”,憑吊的人那種悲傷之情躍然紙上。後人還將這首詩以不同的斷句方式改編成情景短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點評:這是壹首寫於清明時節的愛情詩。蘇軾19歲與王弗結婚,夫妻琴瑟調和,恩恩愛愛。沒想到十年後王弗亡故,歸葬於家鄉。妻故十年後,在密州做官的蘇軾在清明時節夢見了亡妻。生者與死者雖然幽冥永隔,卻 “不思量,自難忘”。特別是夢中夫妻相顧無言的情景,令人感動。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點評:白居易在這首詩中擅長用描寫來渲染氛圍,那隨風而吹的紙錢,那壹座座古墓,都給人蕭殺之感,也讓人頓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楊本是風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裏,“盡是生死離別處”,道出了人生之無常。

《寒食上冢》 楊萬裏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評點:這是作者上墳時的感受。重點渲染上墳的路上那淒涼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橋,都給人無依無助的感覺。所以“只愁余”。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點評:由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雖然無論智愚高低,

最後都是篷蒿壹丘,只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這正如當代人所說,無論妳作官還是為民,最後都要回到同壹個點:老去。只是生命的過程並不壹樣。作者這首清明詩,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僅僅是憑吊亡人,更是警醒活著的人。

《寒食》 韓 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點評:與其他寫清明的詩作不同,這首詩明顯地賦予了政治色彩。唐代於清明前在宮中賜大臣們清明燭火,於是,那些蠟燭之火燃起的煙霧籠罩了宮殿,並四散開去,巧妙地諷刺了特權及權貴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