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有關於端午節的活動總結範文
近日,基礎醫學院“家國鄉愁·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陸續開展。活動從6月初開始籌備,基礎醫學院本科生黨支部全體學生黨員和多個團支部全部參加。
活動主要目的是提高廣大師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此次活動分為“端午主題黨日”和“紅色端午節”兩個主題活動。
6月12日,基礎醫學院本科生黨支部組織“端午主題黨日”活動,全體學生黨員開展黨員優秀思想匯報展示活動,通過黨員間思想匯報的交流,提高了理論知識水平,感悟到屈原的愛國情操,體會了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通過黨支部微信公眾號開展宣傳活動,營造端午節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師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6月14日,“紅色端午節”活動在趵突泉校區舉行。活動通過展臺處關於端午節歷史知識和黨建知識問答的方式,發放艾草香囊等禮品。活動不僅促進了校園端午節氛圍的營造,還向廣大師生普及了關於端午節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群眾對於黨建的關註度和知識水平,讓傳統節日同時成為弘揚傳統文化和宣傳紅色精神的平臺。
基礎醫學院“家國·鄉愁—我們的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對廣大師生堅定文化自信,在全院範圍內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篇二有關於端午節的活動總結範文
端午節到來之際,為營造端午傳統節日氛圍,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文明過節。近期,學校組織全校師生開展了“情系端午文明過節”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讓“端午”文化走進校園。
各班班主任充分利用班會課開展端午節主題教育,教師和學生講解節日習俗和屈原的故事,觀看賽龍舟視頻,激發學生愛國之情;壹張張精美的手抄報,讓學生們充分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各班利用微信群、校訊通給家長發送文明安全過節壹封信;安排學生在家和家人壹起插艾葉、包粽子,體驗勞動樂趣,增進親子情感交流,***同營造歡樂祥和、文明向上的節日氛圍。
端午節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從小樹立了愛國主義情感,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將端午節的風俗傳承、發揚下去,力保度過壹個文明安全有意義的節日。
篇三有關於端午節的活動總結範文
6月16日,在中國傳統的端午佳節到來之際,市誌願者協會文明環保組、敬老愛幼組、扶貧助殘同時行動,開展端午節系列慰問活動。早上6點,文明環保組的20名誌願者就已全部集結,他們快速分組,帶著慰問品趕赴六個物品發放點。6點半,環衛工人們陸續到來,他們自覺排隊,井然有序,對夏日裏的這份清涼禮物表示感謝和滿意。
7點,另外兩個活動小組也準時集合,整裝待發。他們兵分四路,帶著誌願者自己包的粽子和油、西瓜等端午佳品,還有誌願者們滿滿的情誼和祝福出發了。今天,山間路上、農家小院、敬老院裏,又見那些可愛的紅馬甲,又現那些親切的身影,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他們放棄與家人的團聚,心系孤寡老人和貧困同胞,在山區間跋涉,給苦難者以慰藉,看著那壹張張發自內心的欣慰笑臉,就得為咱們的誌願者點贊!禮輕情意重,在這裏,在誌願者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本次活動規模較大,覆蓋人員多,活動地點分散,需要的誌願服務人員較多。活動通知發出後,大家積極響應,踴躍報名,服從調度,齊心協力,從而使這次活動得以圓滿完成,在此,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參與,妳們辛苦了。
為了節約活動經費,也為了使扶助對象吃到放心安全的粽子,扶貧助殘組的同誌不辭辛苦,提前壹天購買材料,組織人員,包出了500多個貨真價實的愛心大粽子,他們真是好樣的!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也為我們以後的服務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本次活動***為環衛工人發放防暑降溫物品295份,慰問了佛光和山化的20戶貧困家庭,看望了府店鄉和城關鎮兩個敬老院的65位老人。由於力量有限,我們的禮物只算是薄贈,這次走訪的範圍還很小。公益路上,任重道遠,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為公益事業的發展壯大貢獻力量。
篇四有關於端午節的活動總結範文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迎接端午佳節,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端午文化,強化學校的愛國文化教育,小學開展了“濃情端午,粽香快樂”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向師生普及端午知識,營造師生同樂、愛國愛家、***享幸福成果的良好傳承氛圍。
1、感悟愛國情懷。學校利用宣傳欄和校園廣播,宣傳愛國思想和端午習俗,讓包粽子、艾葉、插菖蒲、掛香囊、等南北方慶祝端午節的不同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滲透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晨間誦讀《離騷》等愛國名篇詩句、觀看端午節來源和屈原的典故等視頻,多種方式並存,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學習,深切感悟愛國情懷的偉大。各班趁熱打鐵,讓學生通過國旗下講話、繪畫、手抄報等形式將所學、所觀、所感說出來、畫出來,將愛祖國愛家園思想深植入心。
2、傳承愛國擔當。學校設立端午節專題論壇,論壇設立專門的論壇角,鼓勵學生利用綜合活動課參與《我論屈原》《端午節粽子》《屈原的愛國情懷》等主題的討論,將知識來源細化。同時采用體驗式教學和現場教學相結合,邀請社區的老爺爺老奶奶來為學生們講述他們對端午節習俗的傳承,讓學生傾聽老壹輩的愛國傳承方式。組織征文比賽,語文教研組成員組成評委小組進行評議,優秀作品在校園廣播室進行廣播,讓學生充分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和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3、弘揚愛國精神。學校註重“知行合壹”,開展多種實踐方式幫助學生探尋傳統文化,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有的班級自行組織“包粽子”比賽,四人壹組,有商有量,分工負責,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鼓勵學生們勇於爭先,敢於上進。有的班級組織“縫香囊”活動,圍坐壹起,穿針引線,妳做香囊我放艾草,配合默契,其樂融融,充分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樂。有的班級走進敬老院,將親手做的香囊和粽子送給孤寡老人,奉獻自己的愛心,進壹步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愛家的熱情,用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