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計功多少,量比來處,忖己德性,方堪受食,妨心離過 不生貪愛,正事良藥

計功多少,量比來處,忖己德性,方堪受食,妨心離過 不生貪愛,正事良藥

佛教的齋堂(飯堂),通常叫“五觀堂”。

五種觀(guàn)想,雖是出家人吃飯時的修行方法,但在家的佛教信徒,也可以了解、修學,從而增進道業,這五種觀想分別如下。

壹、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壹顆種子,經風晴雨露、春花秋月,夏雲冬雪,融合了宇宙萬有才能收獲,所謂“佛觀壹粒米,大如須彌山。

試計算,壹餐飯,從農人耕種、收獲、舂磨;商人買賣、保質,廚人淘洗、炊煮、烹調;工人制作餐具等,需要多少的艱辛與功夫!”

因此,進食,應心懷感恩,思考來處不易,以此增進道業。

二、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用餐時,思量自己的德行,是否圓滿?如果欠缺,深生慚愧,趕快用功修道。

三、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用餐時,謹防起心動念,對上味(美食)起貪,使勁吃,下味(不合口味的飲食)生嗔(厭惡),中(壹般)味起癡(勉強飲用),這些過失,足可讓人墮落三惡道,必須遠離。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人身百病,饑渴為主,所以把吃飯當作良藥,為了醫治身體憔悴,因為身體健康,才能精進修道。

五、為成道業,故受此食

為了成就道業,所以接受飲食。

古德說:“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出家人修行辦道,上乞佛法以滋慧命,下乞飲食以滋身命。

樓主標題部分錯誤,已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