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壹日,三詩人***詣旗亭,貰酒小飲。俄有妙妓四輩尋續而至。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則為優矣。”俄而壹伶拊節而唱曰:“寒雨連江夜入吳……”昌齡則引手畫壁曰:“壹絕句。”尋又壹伶謳之曰:“開篋淚沾臆……”適則引手畫壁曰:“壹絕句。”尋又壹伶謳曰:“奉帚平明金殿開……”昌齡則又引手畫曰:“二絕句。”渙之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脫是吾詩,子等當須拜床下,奉吾為師。”因歡笑俟之。須臾次至雙鬟發聲,則曰:“黃河遠上白雲間……”因大諧笑。
這段故事無論真假,都是想突出王之渙的,故事中出現的三位詩人,王之渙無疑最重要,故事的內容顯然有利於他和他的詩。諸妓唱過,不論多寡,只以最佳者所唱為最優,其實是把最佳者和最有眼光等同起來,頗有唱的人多不算好,那些人都是庸脂俗粉罷了,最佳的人唱的才是最好的詩的意思。
另王之渙流傳下來的詩只有絕句六首,可後人只要喜歡詩的,幾乎無人不知曉他的詩名。《唐詩三百首》選了他兩首詩,壹首《登鸛雀樓》,另壹首《涼州詞》。《唐詩三百首》是中國最享盛名的詩歌選本,居然會選中他三分之壹的作品,可見他的不同尋常。這兩首詩在《唐詩三百首》裏也是最好的詩歌,因而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好的詩歌,抄錄如下: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 更上壹層樓。
--《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